秦知县与凤梧书院
发布时间:2018-12-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2017年的教师节,考古人员在大南门发现凤梧书院碑,这块石碑用的是常山青石,石质比较松脆,碑体巨大且厚,宽0.8米,长约2米,但顶部约有0.5米断失,应是旧磕,碑名和部分文字有失(每竖行缺八至十字),但总体如此完整已属难得。略清洗后,显现字迹清晰,当时由知县秦淳熙先丹书于石碑上,再由石匠后刻。秦知县笔力雄健有力,书法极为漂亮。结合民国《龙游县志》记载,可知,凤梧书院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一年之秋(辛丑年),完工于次年之冬,而碑立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
凤梧书院的建立,最大功劳当属秦知县。秦淳熙,字介庵,道光十五年乙未科殿试金榜第二甲第六十四名进士,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改任教授,道光十九年任龙游知县,道光二十六年五月去官。
秦知县在教谕孙仁寿的劝说下,倡仪建凤梧书院,自已带头捐了俸禄,从而一呼百应,筹集到一万多银两,建有正门三间,题有“凤梧”匾额;二进仪门三间,中为大堂三间;三为讲堂三间,讲堂之左建有楼房,楼下朝南六间,朝北六间,东西厢房各一间,为驻院山长憩息之所;讲堂之右另建朝南、朝北平房各三间;讲堂东西厢房左右两侧另建号舍,合计屋舍一百数十间,并置田亩若干,以补充修脯膏火之资。
书院建成后,秦知县亲自书写“凤梧”匾,名之曰“凤梧”,寓《诗经大雅》“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蔼蔼吉士,维君子使”之意。上世纪五十年代,文化局的一位老师曾将一块黑色“凤梧”匾送回西门小学,但后来不知所踪。
秦知县非常重视教育,他的《题赠杨海霞翁董理凤梧书院落成二首》:破屋秋风悯少陵,而今寒士众欢腾。千间广厦材堪植,一脉真传道可承。狐腋集成资大力,皋比拥坐盼荣膺。菁莪咸被春风化,妙谛应超最上乘。治愧文翁德化兴,澄心常抱玉壶冰。清名久慕鳣堂重,世德先推雀馆征。丹桂托根新植厚,碧梧分荫旧时曾。棘闱十战犹强健,悬布频邀姓氏登。诗中寄托了秦知县对人才的渴求。
秦知县为官清廉,他把自己大部分俸禄都捐给书院,并在建节孝总坊时,也捐俸颇多。他去世后几乎没留下钱财,寓留龙游的子孙甚至连吃住都成问题。
在龙游历史上,像秦知县“出淤泥而不染”的为政清廉者并非凤毛麟角,他们把清廉视作为官的操守、修养和人格,守身如玉,一介不苟,千古传为美谈,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