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先声
发布时间:2018-12-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近日,在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威县,枣园乡潘店小学的远程同步互动课堂上,学生们借助信息化教学设备,通过屏幕和邢台市小学生同上一堂课,他们时而倾听,时而欢动。琅琅书声中,城乡间的天然距离被瞬间拉近。
如此灵动而美好的场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分组讨论中,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魏书生不曾也不敢设想。
魏书生清晰地记得,当时来自教育战线的代表,只要谈到办学,谈的都是困难,农村学校面临的困难更严重。当时大家就提议,应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遗憾的是,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到十三大报告定稿时,只写进了“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的表述。
显然,魏书生们的遗憾没有延续。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首次提出“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随之正式开启国家意志层面的教育优先发展时代。
2017年秋天,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对教育事业作出新的全面部署,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8年秋天,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中的一个方面,深刻指出,“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教育优先发展,一段并不激昂的表述,却执着穿过改革开放40年的风雨,一路走来,每一个足迹都弥足珍贵。
教育优先发展破土而出
1977年冬天,19岁的朱永新走入了高考考场。
此前一年多,高中毕业后的朱永新先是给泥瓦匠打下手,又当翻沙工,还去过码头扛包卸货。直到恢复高考招生的消息传来,朱永新豁然发现前方的光亮。
如今已是民进中央副主席的朱永新,是当年大学录取的27万人之一。朱永新记得,因为对学历和年龄要求宽松,同学间年龄差距大。当年班上两个同学报到时,老师问年纪小的同学:他是不是你父亲?
回忆起那个年代,朱永新依然感到心绪难平:“恢复高考不仅恢复了正常的教育秩序,为青年人重启了改变人生的大门,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知识和教育重获尊严,全社会出现了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风气,中国教育事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或许积蓄已久的渴望,等待的就是回应呼唤的契机。
1977年8月,北京。邓小平复出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会议,便是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如今,站在新时代的历史阶梯上回望,在教育改革发展的浪涛中,1977年恢复高考更像是一个隐喻,一次让国家和民族重新正视知识、教育价值的回归,一次面向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新出发。
于是,百废待兴的20世纪80年代,国家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计划和中长期规划时,教育事业始终都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的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第一次在党的代表大会上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此后,教育优先发展写入了每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延续着这一重要的国家教育发展战略。
2001年1月1日,中国政府向全世界宣布:中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2000年年底,全国“普九”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青壮年文盲率下降至5%以下。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着重就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提出了要求:2007年实现西部地区“两基”目标。“这是必须完成的硬指标”,此后温家宝多次强调。
实现这个目标,面临着极其艰苦的条件和特殊困难。当时410个未实现“两基”的攻坚县(含兵团)中,有215个贫困县,309个少数民族县,51个边境县,普遍自然条件艰苦、经济发展落后、教育投入不足,是真正难啃的“硬骨头”。
转瞬之间,2007年的“限期”如期而至。2007年11月28日,在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忍不住几度落泪。
她想起4年来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整个过程,深感不易的同时,兴奋和喜悦也溢于言表。这年,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8%,实现西部教育的历史性巨变。
实际上,西部地区“两基”攻坚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两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的小学教育还没有普及。1985年,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首次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1986年,九年制义务教育写入了《义务教育法》。
整个90年代,中国的教育都在追问一个百年夙愿:何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让所有适龄儿童都能走进学校?
据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回忆,“两基”真正从宏图成为国家行动是在1994年。在当年召开的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两基”以1996年、1998年、2000年的时间节点立下了军令状。
山东德州曾是全国42个经济贫困地区之一,1996年地方财政收入7.4亿元,在“普九”攻坚的3年间,共拨出8.6亿元投入教育。在完成“普九”前,机关事业单位一律不得新建楼堂馆所。
听说村里建学校,德城区袁桥乡牌子村老人赵俊杰捐出了自己多年积攒的1000元钱。齐河县焦庙镇姜堂村农民姜立洪身患食道癌,却执意将自己的100元救命钱交到村支书手里……
物质匮乏的年代,人心充满期待。优先发展教育,刻在了这些有温度的历史细节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奏响教育优先发展的时代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