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升级:中国再次应对
发布时间:2018-12-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2018年8月1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海峰先生在沐盟集团2018策略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中美贸易战下的中国金融政策”的演讲。
经济学博士、政策专家分析国际形势
目前担任北京市西城区政府专家顾问、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中青年专家的何主任回顾了中美贸易战的历史背景与演变过程,深入分析了此次贸易战的深层次原因及其对中美两国关系与经济发展的影响,破除了关于贸易战的几个迷思。
贸易战蓄谋已久,对中国却不一定是坏事
从克林顿到特朗普,美国历届政府对中国的定位发生了从“战略合作伙伴”到“战略对手”巨大变化。面对崛起的中国,特朗普要“让美国再次强大”,贸易战只是他手中策略之一。美国从自己的利益角度出发,不断从全球各个经济体身上剪羊毛,中东、美洲、欧洲、亚洲,经过20多年的准备,开始向中国动剪刀。因此,即使中国很早就提出要开放金融、农业和汽车三大领域的准入并降低关税,但仍然无法阻止美国发起贸易战,中美的结构性冲突决定了贸易战是不可避免的。
面对愈演愈烈的贸易战,何海峰表示,这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国内外权威机构研究数据表明,贸易战对中美两国的GDP都有影响,中国GDP受损的同时,美国也无法独善其身。但相比较而言,中国GDP的整体下降水平尚在可承受范围之内。相反,贸易战可能加速中国在产业升级和核心技术突破方面的步伐,跨过中等收入陷阱,在美国的“围堵”中杀出一条血路。
美国要的是“自由贸易”?是“公平贸易”?
何主任就贸易战背景下美国的口号和要求,以及中国经济的运行与金融政策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
正如何主任指出的,虽然美国在贸易战中仍把“自由贸易” 、“公平贸易”挂在嘴边,但其核心诉求还是美国霸权,或者说,“公平地、自由地”进行强权贸易。这也就是特朗普所说的“美国不会再被其他国家占便宜”。因为在特朗普看来,美国的市场开放度远高于别国,而这些国家又通过政府干预、出口补贴等不正当手段来抢占美国市场。特朗普以此为理由,对中国等国产品进行大幅征税,后来又拉拢日本和欧洲发表关于自由贸易的联合声明,表示对“美欧日以外第三方国家非市场导向政策的关切”,并讨论了相关措施。
事实上,自1976年起,美国已经连续40余年出现贸易逆差,且数额不断增大,2006年达到最高峰8921亿美元。美国对华货物征加关税、挑起贸易争端则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发生。因此,此次贸易战并非是突然开始的,而是多年来经常发生的贸易纠纷的升级,其背后是美国40余年连续贸易逆差的累积效应,以及中美之间实力的消长变化。
中国如何应对:置之死地而后生?外力促进改革加速提升
“贸易战打响后,中国经济与中国金融势必会受到影响,当然,中国也采取了相应的政策,即对外深化改革开放,对内减税降费扩内需”。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对中国而言反倒是好事。何海峰表示,随着贸易战的加剧,扩大内需对中国经济运行的作用日渐增强,就2018年上半年的表现来看,中国经济总体平稳,且稳中向好。
以外力倒逼改革是中国几十年来获得成功的重要路径,改革开放其实就是“以开放促改革”,而贸易战也可以起到倒逼改革、深化开放的作用。
表面上特朗普的贸易战大棒加剧了中国金融市场目前的一系列问题:“融资难”、股市与汇市波动明显、相关风险加大,但这同时也让中国更进一步明确了改革方向,即继续扩大开放、稳杠杆、防范金融风险。
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与挑战,“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补短板、防范金融风险、推进改革开放、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成为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金融发展的关键。
何主任强调,科学防控金融风险需把握四个基本原则,即回归本源、优化结构、强化监管与市场导向。不久前中央资管新规的落地与明确,对金融机构存在疑惑或把握不到位的具体细节进行了详细解释和说明,保证了社会融资的稳定状态,这加快了中国金融体系建设速度,能够发挥更多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政策导向也将从之前的大水漫灌慢慢过渡到稳定状态,最终向实体经济输血,帮助实现中国核心科技的突破和产业升级。
深化开放,推动金融创新,应对美国贸易战挑战
从历史上来看,改革开放让中国重新融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就此拉开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进一步扩大开放,使中国的比较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一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今天,面临美国的贸易战大棒,摆在中国面前的只有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实现产业升级、完善金融体制一条路而已,如果应对得当,这可能会成为中国的新一轮发展机遇。
超越历史,顺应时代,以金融创新应对中美贸易战
沐盟集团董事长吴家富就中美贸易战应对策略进行了解读。沐盟集团认识到产业升级是中国继续发展强大的必由之路,从而确立了以金融力量组织、完成产业升级,实现国家经济新目标的道路。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贸易战升级:中国再次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