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善于自我经营的幸运大IP
发布时间:2018-12-1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金庸 善于自我经营的幸运大IP)
证券时报记者 余胜良
准备在墓志铭上写“大闹一场,然后离去”的金庸,闹得的确不小,去世后好多人都说是一个时代的终结——现在有点头脸的人去世后,都要用“终结”这个词,幸亏时代也变得多了。
说他的去世代表一个时代的终结,并不准确,武侠时代兴起到衰竭,都不是由他决定,决定因素是消费文化时代选择的偏好,这个偏好早在40年前就在港台谢幕,早在20年前就在大陆缓降。纵观金庸的一生,倒是应该庆幸他是被媒体从上海派驻到香港去,可以躲过一个时代,赶上一个武侠时代,可以让他大闹一场。
和他一起大闹的人还有不少:台湾的古龙、诸葛青云,香港的梁羽生,还有新加坡的温瑞安。三大华人文化飞地同时在上世纪50年代出现武侠热,肯定是有一定内在规律,总结起来,应该是民众收入增加、报纸发行量增加,增加了娱乐需求和娱乐载体。到了上世纪80年代,武侠小说就不行了:金庸上世纪70年代宣布金盆洗手,有创作高峰已过的问题,也有市场问题;温瑞安这些作家还在,但是再也没有像样的作品;还有很多想写武侠小说的,但也没有出名的武侠作品。当然黄易算是一个例外,黄易吸引了不少人读武侠,加入玄幻部分,但放长了看,更像是昙花一现。
金庸和其他武侠作家不大一样的地方,是他同时办报,放在现在,报纸就是一个独立的APP,武侠小说和报纸相互成就。
在1959年创办《明报》之前,金庸已经写了好长一段时间武侠小说了,这就好比一个明星演员自己成立电影公司,自己拍摄电影,肥水不流外人田。当初写武侠小说,也完全偶然。在香港做了好长一段时间穷编辑,1952年,金庸跳槽到《新晚报》做副刊编辑。副刊负责人罗孚请他和另一位编辑陈文统(即梁羽生)写武侠小说连载,于是《书剑恩仇录》产生了,又开始在《商报》连载《碧血剑》,之后是《射雕英雄传》。《明报》创办时,资本仅10万元港币,金庸出8万,另两万为他的中学同学沈实新所出,据说报纸发行量只有几千份,好几次都差点办不下去,但是小说连载成功吸引了用户订阅。到《明报》1991年股票上市时,其市值已达8亿7千万,金庸独占六成。1992年,金庸开始卖出《明报》的股份,估计前后可套现10亿以上。
金庸武侠作品有三个版本,一个是上世纪50年代的朗声版,一个是改过一轮的三联版,最后一个是广州版本,这个版根据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读者的意见,改掉了部分小说的结尾。早在创作环节,金庸就做了很多妥协,当时他准备把小龙女写死,但是有读者闯进来威胁要退订,金庸就更改了小龙女的命运,又把她写活了。武侠创作,一直是金庸的饭碗,不管在读者中有多高的地位,在金庸看来,就是饭碗和赚钱工具而已。他不停地写写写,是因为读者喜欢,可以增加收入,促进报纸销量。
1972年,《鹿鼎记》连载结束,金庸宣布封笔。1989年,65岁的金庸宣布辞去社长一职,1993年宣布辞任董事局主席,向他一手创办的《明报》正式告别。在创作旺盛阶段见好就收,很好保证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而在明报上市后,金庸抓紧机会过后半生了。他后来频繁在大陆现身,大陆已经在他收入权重中占比更高,他的频繁出现无疑可以让出版物卖得更好。他很善于谈价格,善于自我经营,维护自身权益。15岁时他就编了《献给投考初中者》,相当于考试参考书,小小年纪就有了这么好的生意意识。
有人说他是古往今来读书人中赚钱最多的一个,不但在于他能写,也在于他经营得法。
金庸作品能一纸风行,得益于出身大家族,见多识广,也得益于他聪明,而且经历坎坷。1924年,金庸出生在浙江海宁的书香世家。海宁查氏是望族,康熙年间创造了“一门十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看金庸这么慈祥和善的面目,想不到年轻时是个刺头。金庸少时一次次挑战师长,反抗压力,两次被学校开除,没有完整的大学教育经历,但他为人明聪,求职的时候照样从数千人中脱颖而出。他并不是安分守己的人,他大学读的是外交,目标是做外交家,抗战后,金庸始到杭州的《东南日报》当记者,4个月后赶上上海《大公报》招聘国际新闻翻译,金庸被录用。1948年,香港《大公报》复刊,24岁的金庸被从上海派到香港。
从此,金庸和香港绑在了一起。那时候,金庸的工作和内地还有很多关联,算是从内地派驻。据说当时香港的繁华程度远不如上海,身处香港的金庸心系内地,新中国成立后,他还赶到北京试图谋取外交部工作,无奈家庭成分不好被拒绝,好在当时他还有机会回到香港工作,据说当时香港和内地的关卡并不算严。这才让金庸有机会不停写写写,什么都可以写。
尽管武侠小说里的人物都是不缺钱,动不动几十两银子花的主儿,但实际上,金庸办报纸非常抠门,他一直给偏低的薪酬,他认为年轻记者在《明报》工作是一种荣耀。有专栏作者要求加薪水,金庸也不给加。不过那些没要求加的,金庸反而会加一点。这显示出金庸对事情的掌控欲望,在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中有一句台词,皇帝对王子说“我不给,你不能要”。
但有很多东西不是他能控制的。
金庸卖出《明报》,是精明,卖出了好价钱,当时《明报》盈利已达到1亿港币,是行业高点,也是败笔,所托非人。金庸将报纸在众多求购者中,选中了于品海。于品海很善于利用杠杆,据某周刊说,于品海花了多年时间与金庸套近乎,“他花了很多时间陪金大侠看戏、食大闸蟹,又不时大谈办报理想,令金庸老人家十分开心”。据说他还与金庸建立了“义父义子”的特殊关系。于品海不久就被爆出在加拿大留学期间,曾触犯偷窃、冒签支票、非法使用他人信用卡、私藏枪支等7项控罪,被判入狱两年。当晚于品海发表声明承认自己20岁时在加拿大确被收监,但实际服刑4个月获释。金庸知悉后大吃一惊,于品海此前向他隐瞒案底。于品海此后又将《明报》卖出,又做了很多有争议的买卖,他善于利用杠杆,资本运作眼花缭乱。
选择接班人没选好,毕竟这不是写小说,剧本不是自己写。爱情也是这样。金庸家庭经营也不算成功,他有三段婚姻经历,前两段都失败,儿子也因感情问题自杀。直到碰到小他29岁的第三任妻子才稳定下来,他们地位悬殊,林乐怡是一位酒吧服务员,是金庸的崇拜者,那时候金庸已经名满天下,但是林乐怡小心体贴,愿意对他无条件的好,金庸反而在这样的关系中稳定下来。
金庸曾无奈嗟叹:“我对爱情的看法从年轻到现在都没什么改变,最理想的是一见钟情并缔结连理,然后一直爱下去,可惜,这只能是理想。”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大多是美丽有身份有地位的优秀女性无条件地爱上穷小子,愿意献上一切,按照这个剧本,胡梦这样的女子应该倒过来追他才对,可惜人家也真聪明,真要是倒追不一定是好事。现实中,金庸连同等条件的女子也相处不来,这倒是符合中国传统,男人们愿意找比自己条件差一点的女性,双方结合才稳定。
他看起来很有佛相,还是更喜欢控制和被崇拜的感觉。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金庸:善于自我经营的幸运大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