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十笔投资,不可复制的传奇!

发布时间:2021-05-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本文发布于老虎社区,作者为陈达美股投资。老虎社区是老虎证券旗下的股票交易软件 Tiger Trade 的社区板块,致力于打造“离交易最近的美股港股社区”,有温度的股票交流社区。

  一年一度、别无分店、被昵称为“资本主义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Berkshire Hathaway 2018 Annual Shareholders Meeting)将在5与5日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西部金融重镇奥马哈召开。对于这一场资本主义世界的顶级欢宴与朝圣之旅,老虎证券绝不缺席。老虎将派分析师陪同美股投资者们来到大会现场,第一时间跟大家分享今年大会的见闻,解读巴菲特最新的投资动向与观点。届时,老虎证券APP TigerTrade 也将上线股东大会的直播视频。

  在此之前,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巴菲特的十大投资案例,通过真实的投资案例来梳理股神理念的进化与成长。

  一、比亚迪:科技股的初恋 $(01211)$

  最早投资时间: 2008年

  清仓时间:仍持有

  年化收益率:25%(注:所有的年化收益率计算未包含股息收益)

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十笔投资,不可复制的传奇!

  比亚迪的投资之于伯克希尔的大洋大水,其实仅为沧海一粟;截止2017年底,伯克希尔持有的2.25亿股比亚迪股票,价值19.6亿美元,只占伯克希尔二级市场股权投资的1.1%。然比亚迪是老爷子与中国观众的一次深度交集;而多年后伯克希尔仍然坚定持有比亚迪的股票,近十年来未售一股,也让中国粉丝们颇为暖心。

  不过投资比亚迪的念头实际上来自于好基友芒格。当年经人介绍,芒格认识了比亚迪的掌舵人王传福,颇为欣赏。他打电话给巴菲特说:兄弟,我发现一哥们,经营企业比爱迪生还牛逼。巴菲特兴致寥寥地说了声“这好像还不够好”,就挂了电话。过了一会儿芒格又打来:兄弟,我发现这哥们是爱迪生和比尔·盖茨的合体,够不够好了?

  如同特斯拉一样,相比于归属在传统的造车业里,比亚迪更属于是科技股。芒格肯定也是如此认为,不然他不会向巴菲特安利比亚迪,因为他恨重资产的造车业恨到骨子里。芒格曾说:“世界上有两种生意,第一种可以每年赚12%的收益,然后年末你可以拿走所有利润;第二种也可以每年赚12%,但是你不得不把赚来的钱重新投资,然后你指着所有的厂房设备对股东们说:这就是你们的利润。我恨第二种生意。

  所以芒格是以新能源科技股的说辞向巴菲特推荐比亚迪的。这样说来,坚持不搞科技股的老爷子,破戒的并非是IBM,而是在2008年把他的第一次献给了比亚迪。

  2008年9月,雷曼兄弟垮台、金融危机渐深、油价暴跌、新能源随油价的节奏而从风口跌落,在这种抛甩股权为主流、持有股权为找死的乱世里,伯克希尔用1.03美元(8港元)价格吃进了2 .25亿股比亚迪股票,成本约为2.32亿美元。仅仅一年后,比亚迪的股票就猛涨到了88港币,一年实现11倍收益。而后,随全球经济进一步陷入泥潭,比亚迪公司利润在2012年猛降94%,股价快速地跌到伯克希尔的建仓线附近。

  于是此时有人出来看衰巴菲特对比亚迪的投资,认为他投了一个产能过剩没有任何竞争优势的行业和企业。这些人显然将比亚迪当成了一家传统造车公司而说事。 然而对于管理者的信心,最终让伯克希尔一直持有比亚迪;而后来比亚迪新一轮强劲的股价表现,也当得起中国新能源科技的长期龙头。

  二、房地美 奥马哈先知的完美出逃

  初次投资时间: 1988年

  清仓时间:2000年

  年化收益率:23%

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十笔投资,不可复制的传奇!

  巴菲特常说:对于好公司,我希望能永远持有。买入既是捂住(buy-and-hold)也是伯克希尔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投资策略。老爷子标志性的那几个大手笔,持股时间都非常之长,投资可口可乐源自1988年,富国银行源自1990年;而一些全资控股的子公司如GEICO保险,更是太子爷亲儿子,从1976年开始买入,直到1995年将其彻底收编私有。

  从1997年到2009年,伯克希尔的资产组合周转率(portfolio turnover)的中位数是2.1%,平均数是5%,换算过来也就是平均持股年限为20年。而主动型共同基金的周转率 —— 根据Morningstar的数据 —— 三分之二在50%以上,其中的一半在100%以上。为此,巴菲特甚至帮艾萨克牛顿爵士发明了第四运动定律:就投资者整体而言,运动得越多,则收益越少。

  但千万不要认为所有投资伯克希尔都是一扛到底;一些投资让我们不得不感慨,会卖的才是师父。我们可以参考其投资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房地美(Freddie Mac)的这个案例。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巴菲特以4美元(拆股调整后)的均价建仓买入了大约占其总股本9%的房地美股票,买入逻辑是他认为当时房利美的价格“便宜得离谱”;当然最后事实也证明了他正确得离谱,到1998年,伯克希尔在房地美的投资已经翻了12倍。

  到2000年左右,房利美的业绩几乎到了鼎盛时代,每股收益处于历史最高水平,管理层不断回购股票、信心爆表。单纯从如日中天的业绩上看,如果不是事后复盘,很少人能在当时看出是个卖出的时机。但巴菲特觉察到房地美的异常迹象,比如他认为整个管理层在不断追求风险,过于关注每三个月一次财报的短期业绩表现;比如时任CEO 偏执于“二位数的盈利增长”;比如房地美做的一些风险投资与主营业务毫不相关。

  种种迹象让巴菲特认为公司高层在暗中作祟、感到脊背发凉,本着“如果看到厨房里有一只小强,那肯定不止有一只小强”的祖训,巴菲特在2000年左右清仓了几乎所有房地美股票。

  巴菲特清仓的价格是40-50美元之间,卖在顶点是神仙做的事,而老爷子也未能幸免。次贷危机之前房利美的价格屡次逼近70美元。但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大衰退中次级贷款大面积违约,两房首当其冲,直逼破产的最边缘。最后美国政府慌措间做了接盘侠(当然后来也借此发了笔横财)。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谨小慎微的判断来自于公司财报的措辞,同样是读财报,奥马哈的先知就能读出荧惑守心的至凶之兆来。

  三、华盛顿邮报:此生不渝为报童

  最早投资时间: 1973年

  清仓时间(股权置换):2014年

  年化收益率:12%

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十笔投资,不可复制的传奇!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巴菲特最有代表性的十笔投资,不可复制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