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清明小长假300万市民祭扫 “正清明”未现祭扫和返程高峰

发布时间:2019-05-0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低碳环保成亮点错峰祭扫不拥堵

本报讯(记者黄海斌通讯员周钢王瑞)追奠逝者,寄托哀思。昨天是清明节小长假最后一天,武汉各大陵园、公墓依旧人头攒动。据武汉市民政局数据统计,昨日全市12大公墓、陵园累计接待祭扫群众近90万人次,疏导车辆8.5万辆。三天假期全市扫墓人数累计达到300万人次。

昨日上午,记者在石门峰都市陵园内看到,许多祭扫、踏青的市民手里都拿着鲜花,祭扫方式不再是“焚纸烧香”、燃放“烟花爆竹”。

市民陈鹏和弟弟陈远选择的祭扫方式很特别,他们没带纸钱和贡品,而是在母亲墓碑附近栽下了一棵冬青树。陈鹏告诉记者,他和弟弟早就商量好了,今年清明节要用环保的方式祭拜亲人。“我们没有开车,特意坐公交车过来,这也算是环保出行了吧。”弟弟陈远说,他们还准备在网上给母亲建个虚拟灵堂,寄托哀思。

今年清明小长假期间连续三天好天气,武汉市民政局统计的数据显示,三天假期全市扫墓人数累计达到300万人次。而3月27日至4月5日10天祭扫高峰内,全市共有457万市民祭扫踏青,较去年增加了近百万人。

武汉市民政局介绍,今年清明祭扫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加,但各大陵园情况整体平稳有序,市民祭扫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烈。

“正清明”未现祭扫和返程高峰

本报讯(记者周琦通讯员黄进明程凡耘)清明小长假,武汉市交通未出现长时拥堵,墓区及景区人行、车辆出入有序。据统计,4月2日至5日,武汉市共发生一般以上道路交通事故22起,伤23人,无死亡,较去年同期,交通事故四大指数全面下降。

清明长假前,交管部门多次预警,希望市民能采取错峰出行。三天来,路面交警一度放开交通管制措施,在4月2日,三大墓区就已出现了扫墓的第一波高峰,很多市民出城至周边宜昌、孝感等地“回乡祭扫”,武汉几处进出城交通出现了短时滞留,但未现大拥堵。由于祭扫人流分布平均,清明长假的3、4日祭扫及郊游的人流量虽持续上升,但三大墓区及周边道路交通有序。

4月5日是“正清明”,武汉市并未出现之前预计的祭扫高峰和小长假结束而引发的返程高峰。当天,扫墓人流量出现回落,墓区交通较前两日更为畅通,城区内傅家坡、新华路等长途客运站及火车站、武汉进出城通道交通均显示畅通,市区主干道及过江通道出现了异常畅通的局面。据统计,截至昨日下午4时,122接警量仅有829起,事故接警量621起。较前日分别下降40%、26%。

铁路四天发客百万人

记者昨从武汉铁路局了解到,4月2日到5日,该局共发送旅客103.2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1%,创下清明小长假旅客发量最高纪录。其中武昌站发送2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5%;首次经历清明小长假考验的武汉站发送旅客达4.6万人。通讯员刘强

轮渡900市民清明江祭

记者昨日从武汉轮渡公司了解到,清明期间900余市民通过江上祭祀的方式寄托对亲人的思念。

轮渡公司工作人员表示,清明期间,约900市民通过江上祭祀专航纪念亲人,人数与去年持平。由于天气晴好,轮渡连续三天保持了较高的客流量,日均客流量达到了8万人次。本报记者徐靓丽通讯员陆雪军

公交30万人乘公交扫墓

清明小长假,公交扫墓专线平安载客30万人次。公交部门表示,今年扫墓专线开通的五天里,客流分布较为平均,客流量最大的一天出现在4月4日,达到12万人次。

昨日,在王家店墓区,最高人流量达每分钟50人,比扫墓专线开通第一天(3月27日)人流量大。从12时起,客流量逐渐减少。昨日有8万乘客搭乘公交扫墓专线前往各大墓区,比前两天都要少。

本报记者徐靓丽通讯员张惠荣余利军张凤华黄爱平

专家

杜牧《清明》问酒处应在新洲柳溪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朝诗人杜牧的这首《清明》诗,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昨日,新洲区环保局原总工程师刘光皖在长期考证的基础上指出,杜牧问酒的地方(即牧童遥指处),应在今新洲三店街柳溪村一带;“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路”,应是遍布古墓的新洲城关东边叶顾岗及龙丘的古官道。

刘光皖赞同湖北很多学者的说法,认为麻城歧亭镇杏花村才是诗中写到的杏花村。当时麻城一带正属黄州管辖,刘光皖认为,杜牧的《清明》诗应作于其任黄州刺史时。当时黄州城(今新洲城关)北面都是河湖,从黄州到歧亭,须经今新洲城关东边叶顾岗的一段,再过渡船或桥,经过龙丘(今新洲三店街境内举水河东大堤的一段堤脚,当时是举水河中的一段较长的洲丘)而北上到歧亭。这是一条古官道,沿路遍布墓葬。杜牧冒雨行走在这条遍布祭祖人群的路上,目睹众人祭祖扫墓,触景生情。

刘光皖认为,杜牧沿路到了龙丘,墓群将尽,他应是在此地问酒,这里到歧亭已很近,只有10多里地,牧童可以在此“遥指”不远的杏花村,应当是在高处遥指,当地官道的高处,在一块突兀于举水河川的龟石上,今为新洲庙岗山泵站的石台,这里都属于当时的柳溪一带。

本报记者许兰超通讯员程书雄

清明故事

为4000英烈守墓16年

看守骨灰、清扫墓地、擦拭墓碑……39岁的王盛勇每天面对的是一盒盒骨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别人眼中的“晦气行当”,他一干就是16年。

“1994年得知九峰山革命公墓急需为英烈看守骨灰的人,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王盛勇说,当时九峰山革命公墓存放着4000多个英烈骨灰,他只身一人带着一张单人床就在这里工作了。

“当时生活非常艰苦,晚上把单人床摆在过道上,两边全是骨灰盒。”王盛勇说,刚开始真有点害怕,连续几天都睡不着。但想起这里都是革命英烈们的骨灰,敬仰之情逐渐战胜了内心的胆怯,慢慢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

很多人为王盛勇介绍女友,但当女方知道他是一个守墓人时,都是不告自吹,有的甚至是连面都没有见过就拒绝了。

1995年,王盛勇经人介绍与一位女孩结婚,新婚之夜,他在新房里只待了4个小时就又去守墓了。

“我就喜欢这样的男人,执著、善良,有他陪在我身边会有一种安全感。”王盛勇的爱人这样说。现在逢年过节,妻儿都会来公墓与王盛勇一起过节,全家人一起清扫公墓。

看守骨灰、清扫墓地、擦拭墓碑……王盛勇说,这就是他每天的工作,虽然单调,但他总是尽心尽力去做好。距家只有200多米,但16年里,王盛勇除了吃饭、外出办事时离开革命公墓,5840个日日夜夜都是与英灵为伴。

本报记者黄海斌通讯员周钢

昨日,傅家坡汽车客运站外秩序井然。当日,扫墓人流量出现回落,武汉进出城通道交通均显示畅通。本报记者原丽阳摄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清明小长假300万市民祭扫 “正清明”未现祭扫和返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