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如何能致富?广东各地市成功经验扫描
发布时间:2019-06-1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农业“龙头”带动近6万农户增收 揭阳今年再投2.62亿元予以扶持
“今年还要加大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以增强这些企业带动农户的能力,在资金上已作出投资2.62亿元的计划。”揭阳市市长唐豪20日向记者简要介绍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势头和所起作用等情况,认为在带动农民增收方面功不可没,很有发展前景。
翌日,我们来到去年颇受惠来县荔枝果农称赞的惠来金荔红果酒厂有限公司探访。这座占地近百亩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让人看到了希望:未进酿酒车间,已闻飘逸而出的荔枝酒香,进来一看,车间里酿酒罐一路排开,罐壁上透明管道里流满着玉液琼浆。公司董事长方泽强介绍,这是今年初引进投入使用的意大利全流程荔枝杨桃酒前加工生产线,共引进了3套,日可加工鲜果140吨以上。
分管农口线的副县长曾镇真说,去年全县荔枝丰收,果农的销路成了问题,好在这家公司投产吸纳了不少荔枝,帮了大忙。方泽强伸开五指说,我们光收购荔枝就有5000吨呀。去年共产了500吨酒。今年计划产酒1000吨。我们公司是分两期边建设边生产的,第一期到今年底完善建设,投资1.06亿元;第二期从明年到2006年完成建设并投产,要投资1.14亿元,到时将是广东省最大的一家果酒公司。据市农业局统计,去年这家公司共带动了8674户农户,使户均增收1140元。
我们在惠来采访,还发现另一家在带动农户增收方面比较好的龙头企业——惠来金马(集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主要是搞综合种养的,据统计去年带动5400农户,户均增收1780元。
在有“中国竹笋之乡”的揭东县,那漫山遍野婀娜婆娑的麻竹,令人留连忘返。笋农讲,这几年种麻竹的人越来越多,是因这竹笋能卖钱,有销路。如今揭东县麻竹种植面积已有六七万亩,县里还在大力引导农民种植麻竹,原因很简单,麻竹种植简单,没有什么病虫害,又是绿色环保植物,且当年种植能当年收获,第三年还可达亩笋2吨以上,按这几年每斤均价0.45元计,每亩纯收入有1800元。笋农这一收入的大部分就在于有了一批负责销路的龙头企业。
目前揭东县共有竹笋加工企业12家,年加工竹笋15万吨、产值5亿元,产品大部分出口到美国、欧盟、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规模较大、档次较高的企业有3家,其中1家是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50强之一。今年初县里统计,去年全县竹笋产量20多万吨,收入3.5亿多元,占种植业收入的30%多;全县参与种植的农户有8万多户、30多万人,人均竹笋收入达到1000元,占农民人均年纯收入的25%。
在揭西县,揭西蓝天果蔬贸易有限公司去年带动7700户农户搞蔬菜种植,帮助销售,使这些农户户均增收2600多元。在普宁,广东佳隆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带动9600户农户大搞果、鱼种养,使这些农户尝到了这家龙头企业带来的硕果——户均增收3900元。经揭阳市农业局统计,去年揭阳全市16家农业龙头企业(含1家扶贫农业龙头企业)共带动57252户农户种养面积237639亩,使这些农户户均增收1298元。同时这些企业共创利润4747万元、出口创汇1183万多美元。
连平七人中就有一人外出务工 劳务输出创年收入2.45亿
由于外出务工者对家乡突出的贡献,连平县新年的第一次会议就成了表彰外出务工创业致富典型和外出务工先进代表的盛会(如图)。受到表彰的唐达敏过了许多天一提起这件事就说:“县政府真关心我们。”唐达敏是该县陂头镇人,在深圳某公司做人力部主管。
他外出务工几年,为家乡输出富余劳力8批550人,年创劳务收入528万元。依靠外出务工积累的资金,陂头镇已有95%的打工家庭建起了新房。
在受表彰第二天的大年初六,他又兴冲冲地带着十几位青年到深圳上工了。
目前,该县常年在外务工创业的有4.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近1/7,每年创2.45亿元的经济总收入,占了该县2002年度GDP的14.7%。
近年来,连平从讲政治的高度,切实抓好劳务输出工作,认真落实“输出一人,脱贫一户”措施,把这项工作作为解决失业人员就业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帮助农民增加收入,加快脱贫奔康步伐,实现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该县劳动部门在开展劳务输出中,注重落实“抓调查,抓信息,抓培训,抓组织,抓跟踪”的工作。目前,在全县农村盖有新房的家庭中,有80%家庭的建房资金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所得,他们基本过上了居住小康化、家电现代化的小康生活。
江门:“龙头”带动农户增收2亿
日前,台山市长江食品有限公司被评为省优秀民营企业。这是江门市在实施农业产业化过程中以营造大环境为核心,积极打造强势龙头企业的又一成果。目前,该市农业龙头企业有117家,固定资产总值20多亿元,带动农户18万多户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近50亿元,农户从中增收近2亿元。
信宜:20万农民从事竹织业
信宜市目前有20多万农民从事竹器编织业,竹编产品畅销美国、欧洲市场,去年出口创汇1.43亿美元,掀起了山区特色工业新一轮的发展潮。
信宜竹编历史悠久,近年来,该市大种竹子,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幼参与竹器编织,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国家。
惠东:马铃薯“滚”出大产业
从24日起,惠东县九华农贸公司向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家出口的1.5万吨马铃薯将分批起运。
据了解,惠东县种植马铃薯已成为该县农村的一个重要产业。
仅九华农贸公司带动的农户就达8000户,马铃薯规模化生产达2万亩,预计今春生产商品薯2万多吨,年销售额可达4400万元。该县铁涌镇去年种植马铃薯1.5万亩,每户平均种植2.3亩,单是马铃薯一项农村人均收入就达到1100元。
梅州:区域性农业产业具雏形
春节刚过,东南亚驻广州种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水江与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的教授、专家来到梅州,落实合建东南亚最大的蔬菜育种基地事宜,确定今年先在蕉岭县建设100公顷,2至3年内建成333.3公顷的蔬菜育种中心。
目前,梅州市区域性农业产业已具雏形,建成了万亩连片基地13个,千亩基地176个,百亩基地1013个,优质果茶种植面积10万公顷,形成了东茶、南烟、西菜、北橙、中柚的区域经济链。曾强温助民
云浮: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农民如何能致富?广东各地市成功经验扫描
编者按 如何使农民尽快增收致富?这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十分牵挂的问题。可喜的是,各级党委、政府殚精竭虑,有的出钱出力扶持,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有的甘当“后勤部长”,做好各种服务工作;有的高瞻远瞩,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广大农民兄弟或从东、西两翼张开翅膀,或在粤北岭表打开山门,在接受珠三角的辐射中,在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道路上,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他们中有的走出山门、成为外出打工族;有的走进“公司+农户”的产业链,成为种养专业户;有的洗脚上田,自己做起了老板……今天介绍了其中较为成功的经验,敬祈垂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