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5日在泰安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发布时间:2021-06-3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十三五”时期及2020年工作回顾
“十三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市上下在中共泰安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挑担不畏难、登山不畏险,坦途不歇脚、重压不歇肩,圆满完成了“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
这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发展后劲不断增强的五年。“十三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766.5亿元,年均增长5.8%,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0年翻一番;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229.2亿元,年均增长2.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2.4亿元,年均增长4.4%;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559.6亿元、3136.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3.7%、14.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0937元,比2010年翻一番。粮食总产连续6年稳定在50.4亿斤以上。
这是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五年。三次产业比例由13.3:41.7:45.0调整为10.8:39.1:50.1。“十三五”期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9%。服务业增加值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增速7.7%,贡献率达到61.4%。科研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23%提高到2.42%。“四新”经济占生产总值比重由2017年的19.6%提高到26%。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369家,是“十二五”末的3.2倍。康平纳集团“筒子纱智能染色工业示范项目”荣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石横特钢特种建筑用钢产业集群被列为全省四大钢铁产业集群之一。文化旅游产业不断壮大,累计接待游客3.2亿人次,泰山作为中国山岳旅游“第一名片”地位不断巩固。
这是基础设施实现突破、城乡一体统筹发展的五年。编制实施《泰安市城乡一体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取得重大突破,交通基础设施累计投资443.3亿元,是“十二五”的4.8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75公里,是“十二五”末的2倍;京杭运河东平湖区段航道具备通航条件,千吨级货船经泰安港可直达江浙沪。建设改造万官大街、博阳路、环山路东延等城市主干道,新建续建道路25条、71.6公里。将黄金地段建成泰城最大生态绿地健身公园,泰安老街、岱庙广场等成为网红新景点。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71万户。建成5G基站3279个、公用充电桩1915个。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九女峰先行区获中国文旅融合示范奖。创建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3家。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城乡垃圾治理一体化实现全覆盖,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到90.7%。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攻坚,集中供水率达到98%以上。完成286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83.3亿元,新改建“四好农村路”3700余公里,2785个行政村实现农村道路“三通”。新改建农村电网3535公里。
这是重点领域改革扎实推进、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五年。机构改革顺利实施,“放管服”改革取得突破,财税体制、投融资体制、国有企业、供销合作社、“亩均效益”评价等改革提速加力。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行政审批服务局,被列入全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事件。“贴心代办、一次办好”改革不断深化,推出“带方案出让用地”审批服务新模式,工业新增用地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打响“泰好办”服务品牌,获评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全面完成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全市实有市场主体达到49.3万户,比2015年增长81.4%。与1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往来。“十三五”时期,完成进出口总值833.9亿元,年均增长8.4%;招商引资项目到位市外资金1842.3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0亿美元,年均增长14.2%。
这是生态建设不断加强、美丽泰安加速凸显的五年。泰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成功入选全国试点,完成投资144.8亿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4.95,优良天数比例较“十二五”末改善17.4%。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林长制,国控以上重点河流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建设国家、省湿地公园7处;大力实施“绿满泰安”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25.8%。全面加强泰山石保护,彻底关闭取缔各类大型石头交易市场236处。顺利完成土壤环境管理重点目标任务。累计治理“散乱污”企业4200余家。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21.9%。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这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五年。民生支出累计达到1510.6亿元,占比稳定在80%左右。顺利完成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民生实事。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7.7万人,期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8%。教育经费提高到110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45.5%,累计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1111处,增长55.6%,泰安一中新校区、市特教中心建成投用,义务教育“大班额”全面消除。市属高校年度教育经费提高到4.2亿元,较“十二五”末增长101.7%。集中整治房地产开发历史遗留问题,惠及22万人。基本药物制度实现全覆盖。建成全国首家慢病互联网医院。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医保线上支付,被确定为全国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市。成功举办首届泰山国际文化论坛。泰山国际登山比赛、泰山国际马拉松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指示精神,同心同德干事业、攻坚克难抓落实,应对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克服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年来,我们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力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全市各级各部门闻令而动、守土尽责;广大医务工作者舍生忘死、义无反顾,9批77名医疗救援队员逆行出征、驰援湖北,105名医护人员支援青岛;机关党员干部、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广大志愿者联防联控、日夜值守。全市人民众志成城、共克时艰,彰显了风雨同舟、大爱大义的家国情怀,展现出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昂扬斗志,铸就了抗击疫情、保护生命的强大防线。截至1月24日24时,已连续329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推进企业复工复产。开发“泰安政企直通车”服务平台,梳理惠企政策246项,精准推送到企业。对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文旅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和民办幼儿园,一企一策重点帮扶。在省内率先开展“战疫情、保发展,金融支持在行动”,为148家企业授信189.2亿元,帮助3408家企业融资1066.6亿元;获得省政策性农业担保和政府性融资担保授信150亿元,推动全市小微企业、“三农”担保规模快速增长;成立84支金融辅导队,结对帮扶1148家中小微企业。新增减税16亿元,累计落实各项税收优惠143.6亿元。重点企业财源建设基金投放31.3亿元,累计达到74.6亿元;投放1000万元消费券,有效激活拉动消费。全市经济全面恢复、稳步回升、逐渐向好,主要指标实现正增长。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137.1亿元,同比增长1.4%;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11.4%、16.3%;进出口总值增长24.8%,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