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推进活体抵押贷款试点 保障养殖户融资需求
发布时间:2019-06-1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记者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近期,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开展活体抵押贷款试点,将通过“银行信贷+保险保障+政策补贴”模式突破畜牧养殖户融资瓶颈。
浙江银保监局介绍,当前,畜牧养殖企业环保、生产自动化等投入大,应对疫情的防疫成本快速上升,资金需求迫切,但面临生物资产抵押盘活难的难题。
“银行信贷+保险保障+政策补贴”的模式,即银行机构根据畜牧存栏数量、畜牧生长周期、养殖户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因素精确测算贷款额度,通过抵押物创新和保证保险增信,降低贷款准入门槛,提高养殖户可贷额度。根据银行机构风控需要,对部分养殖户引入保证保险,防范借款人信用风险,由保险公司对贷款逾期30天等情况先行赔付,以使更多中小养殖户更易获得银行信贷。
其中,该模式引入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并联动浙江省农险协调办将生猪保险保额从最高900元/头提高到1200元/头,为畜牧疫病死亡风险提供更高额度保障。财政对政策性农业保险给予80%-90%补贴。浙江银保监局表示,按此模式测算,养殖户综合融资成本约在5%-7%,融资成本明显降低。
浙江银保监局介绍,活体抵押主要难在抵押物查核管控,参与试点的银行保险机构对接省农业农村厅畜牧主管部门的“智慧畜牧业云平台”,既能通过养殖场存栏数、出栏数、防疫数量、无害化处理数量等数据了解养殖户生产经营情况,也能通过远程视频监控动态掌握活体抵押资产情况;同时,由于畜牧出栏交易强制检验检疫环节由畜牧主管部门严格监控掌握并在平台反映,可有效防止活体抵押物私自处置风险,极大地解除了此前银行信贷介入的最大顾虑。引入浮动抵押机制,发放贷款不受畜牧存栏数量周期性波动影响。
据悉,该模式通过“政银保”合作联动,以实现减负降本;通过对接畜牧“云平台”,以突破活体抵押瓶颈。同时,浙江着力推动养殖户办理业务更简便。一是银行保险机构优化服务流程,运用科技手段,帮助养殖户在申请贷款、办理抵押等环节中“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间”;二是梳理本地养殖户清单,对有贷款需求的养殖户主动送申请材料“到户”;三是与市场监管部门对接,由银行通过“全国市场监管动产抵押登记业务系统”线上办理抵押登记,实现农户抵押登记“一次不用跑”。以对龙游县大约克种猪试验场贷款为例,从养殖户提交贷款申请到贷款发放仅用2天时间。
据了解,综合考虑浙江地区畜牧产业特点,选取奶牛和生猪作为首批试点品种,并在养殖规模大、政策基础好的金华和衢州两地试点先行。近期,金华和衢州已先行启动试点,分别发放了首单奶牛抵押贷款和生猪抵押贷款。近日,浙江辖内龙游农商行为龙游县大约克种猪试验场发放首笔生猪抵押贷款300万元、共抵押生猪7200头,人保财险配套提供保证保险和农业险;金华成泰农商行为金华市智勇奶牛合作社发放首笔奶牛抵押贷款300万元、共抵押奶牛800余头,人保财险配套提供农业险,用于养殖户日常生产经营和环保升级改造。同时,相关银行机构开发了“畜牧贷”等专属贷款品种,已经发展授信客户20余户,也将于近期逐步投放。
下一步,浙江将在主要产区试点先行的基础上,争取在全省推广。浙江银保监局表示,推动试点银行保险机构加强对相关业务的宣传推介,惠及更多畜牧养殖企业。加强业务开展的持续跟踪分析,协调解决业务开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引导试点机构不断优化业务模式,使相关产品更加契合养殖户需求。保持与畜牧主管部门对接协调,推动提高生猪、奶牛保险保额,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活体资产的可贷额度,更好保障养殖户融资需求。在条件成熟后,将相关产品推广到更多地区、覆盖更多农业品种,更好支持乡村振兴发展。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浙江推进活体抵押贷款试点 保障养殖户融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