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人才如何致富一方?听"土专家""田秀才"说创业故事
发布时间:2019-06-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交汇点讯 10万紫砂工人带来78亿元紫砂年产值;8万人同时从事扎染加工,年收入最高者达50万元;依托水晶特色大力引进、培养水晶相关的工艺品创作、雕刻、营销等各路人才,带动水晶产业年交易额达160亿元……9月12日,省委党建创新重点项目交流会上,一批“土里土气”的“土专家”、“手艺人”的创业故事令人振奋。这些带着乡土气息的手艺人,是如何致富了自己,还把手里的绝活“升级”发展成当地的特色产业,带动一方农民富起来的?
支持传承,让传统手艺“活下来”
10万紫砂工人,是宜兴市丁蜀镇西望村党总支书记范泽锋打造紫砂工艺旅游、带领大家奔小康的底气所在。
紫砂壶制作是西望村传承了200多年的手艺,由于种种原因一度只有三五户人家还在坚守。直到2009年村里成立了全国第一家紫砂手工艺合作社,将分散民间紫砂艺人聚拢起来,大家一起合作交流,抱团作战,才慢慢地形成致富一方的优势产业。目前有95%的村民从事紫砂茶壶和雕塑的制作。
“没有当年老书记的坚持,这个手艺说不定就丢了。”范泽锋说。传统手艺的传承关键在人。有意识地引导乡土人才带领技艺传承,让传统手艺“活下来”,是不少地方正在做的事。
海安县委组织部吴兰告诉记者,红木雕刻工艺是当地传统技艺。面对机械化生产的挑战,越来越多的手工雕刻师傅改了行。为了保护这门手艺,海安县依托曹云龙等当地红木雕刻大师,开展“1+10+100”的师徒结对活动,让大师挑选10个有一定功底的苗子作为传人,再由10个弟子分别再收10名无基础但有兴趣的人为徒,从而形成几何递加的效应。“除了红木雕刻,海安活跃着一大批扎染、园林、缫丝等方面的大师和能工巧匠。为了保证这些手艺不流失,我们每年都会组织各种类型的技能大赛、操作比武,引导他们强化技能,不丢手艺。”
资料图对于东海县来说,水晶产业人才是最急需的乡土人才。除了就地培养,东海县还花了大本钱引进水晶工艺创作及雕刻方面的大师。如中国玉雕大师、河北省保定市水晶雕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玉成,到东海成立大师工作室之后,不仅可以免费使用4000平方厂房5年,而且还获得创业启动资金150万元、工作室装修补助100万元。“目前东海县从事水晶工艺品创作及雕刻的6900名专业人才中,有40%是外地人。持有国家级大师证书的4人,都是引进的。他们到东海之后,招工育徒,培养了一大批水晶雕刻能手,提升了东海水晶产业的技艺水平。”东海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冰说。
要传承更要融合创新
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让传统手艺得到保护性地传承,但是要想技艺长青,离不开与现代社会的“融合创新”。
“我们请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的老师讲当代艺术与紫砂的关系。村里还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基地,让这些高校的毕业生进驻,设计更新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产品。”范泽锋说。作为一名优秀的紫砂艺人,范泽锋带头把自己的独门绝活交出来和同行分享,还打算在电视上开播小型节目,联合紫砂界的老匠人一起分享心得。“只要能让紫砂工艺更好的传承下去,哪怕只向前推动一厘米都是值得的。”
记者注意到,但凡是融合创新好的传统技艺,都“活”得很好。南通扎染技艺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焦宝林的带领下,糅入绘画艺术,吸收刺绣等“姐妹手艺”的特色,开辟了“新龙绞”、“新缝绞”、“新绉褶”、“新防染”等新工艺,使得传统的扎染技艺既有现代形式美感,又富传统美学意境,扎染产品也从手工艺品“进化”成了艺术品,成为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从手艺到产业,需要强烈的市场意识。焦宝林闯市场之初,主要生产和服出口日本。随着传统和服的需求量越来越小,焦宝林组织开发了适合日常穿脱的简易和服,很快占领了市场。“40年做下来,我不断地从国内外市场考察中学习完善,不断从市场需求中发现新路。只有心里装着市场,才能做强这个产业;只有产生带动效益,才能体现价值。”
范泽锋说,村里的合作社经常组织“艺人”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甚至国外去交流,不少原本不敢走出去的“艺人”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有个工艺师说,你去学习学习,哪怕学学人家怎么花钱的,才能学会挣钱,把技艺学得更好。”
政府的“做”与“不做”
长期以来,乡土人才游离于政府职能部门视野之外。随着乡土人才价值的重新发现,各地对“土专家”、“田秀才”给予了充分关注。
资料图今年8月,江苏出台乡土人才“三带”行动计划,确定了哪些人属于乡土人才,即扎根和活跃在民间传统工艺、现代实用技术、古建园林技艺等领域,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提出要充分发挥他们在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的“三带”作用,并在乡土人才的发掘培养、激励扶持、跟踪服务等方面确立了配套的制度,乡土人才发展将迎来春天。
“当前,不仅要发掘那些知名的、显性的乡土人才,也要拓展渠道,通过自荐、推荐、举荐等形式把那些隐藏于民间的能工巧匠挖出来。”无锡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才办副主任林茂松说。
徐冰认为,对地方党委政府来说,要有强烈的人才意识,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还要有端正的人才态度,有长远的人才规划,为人才打造发展平台、营造创业环境。要因地制宜引进产业相关、实用型人才,不仅要大师,也要技工;不仅要培养艺人,还要培养营销电商等方面人才。“东海引进的很多人才没有纳入我们的人才评价体系,但恰恰是这些来自福建、河南、安徽的技能人才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党委政府要让人才聚焦主业,心无旁骛干事业。”徐冰在与乡土人才的深入交流中了解到,人才最怕的是迎来送往、调研应酬,最头疼的是市场的不规范。“一件作品,凭什么你卖一千万,别人的只要两百万?他很难解释。为什么?市场上充斥着各种水晶制品,有天然水晶、优化水晶,还有上了颜色的、人工仿制的,而国际上对水晶质量也没有严格的分级标准。正是为了规范市场秩序,优化信用环境,我们推动东海水晶宝石协会制定出台水晶工艺品A-F分类体系,规定东海市场上所有水晶制品必须按这一体系配备等级证明,让消费者有了参照,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东海水晶的品牌价值,预料之中,得到了广大水晶商户的拥护。”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乡土人才如何致富一方?听"土专家""田秀才"说创业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