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绿色防控技术守护玉米健康

发布时间:2019-06-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在我国,玉米目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水稻和小麦,成为第一大粮食作物,同时又是重要的饲料和能源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我国粮食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据了解,玉米一生中可遭受的病虫害种类有上百种之多,其中主要的病虫种类包括玉米螟、玉米蚜、蓟马、叶螨、黏虫、甜菜夜蛾、二点委夜蛾、地下害虫等虫害,玉米小斑病、大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褐斑病、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穗粒腐病、粗缩病、矮花叶病、等病害,每年都造成不同程度的为害和损失。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玉米每年因病虫为害损失可达总产量的10%~15%,有些地区重发年份甚至高达30%以上。经济、安全、有效地控制玉米病虫害的为害,减少因病虫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我国玉米生产上的关键技术问题。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作物根腐病综合治理技术方案”首席专家、河南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植保岗位专家,河南农业大学教授李洪连介绍,为了有效地防控病虫为害,同时又能保护农田环境和提升农产品质量,我国近年提出了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理念,即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根据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及特点,积极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恶化病虫的生存条件,提高农作物搞病虫能力,在防控措施上以种植抗(耐)病虫品种和健身栽培为基础,采取生态控制、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必要时科学合理地使用化学药品,把病虫害损失到降到最低点。

李洪连教授说,“对于玉米病虫害,防治重点因地制宜抓好抗(耐)病虫玉米品种推广应用,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和简便易行的农业防治措施,播种前种子处理,灯光及性诱剂诱杀,赤眼蜂、白僵菌、BT等生物制剂应用,高效低毒药剂精准施用、秸秆科学处理等措施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确保生产出绿色安全无污染的玉米。”

推广使用抗(耐)病虫玉米品种是绿色防控首选的好方法。根据各地病虫害发生种类及品种抗性鉴定结果,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稳产抗耐病虫品种。李洪连说,例如黄淮玉米产区可以推广种植豫安3号、伟科702、豫单608、蠡玉16等品种。

“采用农业防治技术也不失为玉米病虫害防控的好方法。” 李洪连说,采用合理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方式,推广间作套种,春玉米区可以采用玉米―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套种模式,可以利用生物多样性及空间隔离减少病虫害发生程度,具有良好的增产增收效果。茎基腐病、丝黑穗病等土传病害较重的地块可以采用玉米与其他非寄主作物2-3年轮作的种植方式减轻危害。

专家强调,同时,要注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夏玉米种植区粗缩病较重的地块可以适当推迟播期,在6月上中旬后再进行播种,可以显著减少粗缩病发病率。要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采取适宜的种植密度,避免应密度过大造成叶斑病、茎基腐病和锈病等病虫害严重发生。还要重视合理水肥管理。玉米是大水大肥作物,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肥和钾肥,可以增强植株抗性,减少茎基腐病发病率。同时,应根据各地测土配方测定结果,适当增施锌肥等微量元素肥料,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发病。

“理化诱杀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防控新技术。”李洪连说,比如灯光诱杀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在田间可以使用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或投射式杀虫灯等诱杀玉米螟、地老虎、二点委夜蛾、金龟子等害虫。一般每2~3公顷使用一盏诱虫灯即可。性诱技术是在越冬代成虫羽化初期,利用玉米螟等昆虫性信息素,在诱捕器中安放性诱剂(芯)诱杀玉米螟等害虫,一般每个诱捕器可以控制2亩玉米田。诱捕器要专人进行管理,一般每隔3-5天要捞出死虫,在整个诱捕期内要保持诱捕器中的水量。

采用生物防治技术也可以达到好效果。专家介绍,比如,利用白僵菌封垛,春玉米区在早春越冬幼虫开始复苏化蛹前,发现有越冬幼虫爬出洞口活动时,对残存的秸秆,逐垛喷撒白僵菌粉封垛。每平方米垛面用每克含100亿孢子的菌粉100克,将喷粉管插入垛内,摇动喷粉器手柄,当垛面有菌粉飞出即可。

李洪连说,再比如,利用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成虫产卵初期向田间释放玉米螟或松毛虫赤眼蜂灭卵。一般分两次放蜂第一次放蜂在田间玉米螟初卵期;第二次放蜂再往后推5-7天。每公顷释放22.5~30万头,平均分两次进行释放。将即将羽化出蜂的蜂卡每公顷均匀设置45―60个释放点,选玉米植株中部叶片,将蜂卡固定在叶片的背面即可。在玉米心叶末期,应用白僵菌或BT制剂向玉米植株喷施,或将生物制剂制成颗粒剂丢心,可控制一代玉米螟幼虫危害。注意蚕区禁止使用白僵菌制剂。

专家介绍,要尽量减少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等高毒农药使用,保护和利用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等天敌,以发挥其对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时,要科学使用农药。根据需要,选择高效、低毒、环保型农药,科学、精准施用。李洪连说,比如,利用噻虫嗪、吡虫啉等杀虫剂和戊唑醇、咯菌腈等杀菌剂制成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可以有效防治地下害虫、苗期蓟马、蚜虫和灰飞虱等刺吸式害虫,以及玉米粗缩病、矮花叶病、苗枯病和丝黑穗病等多种病虫害,是一项值得大力推广的精简化施药技术。

近年一些地区玉米苗期甜菜夜蛾、玉米螟、黏虫和褐斑病等为害较重,可在发生初期利用高效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加烯唑醇等杀菌剂及时喷雾防治。

对于玉米中后期病虫害,可在心叶末期,利用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或吡虫啉+烯唑醇或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复合喷施玉米心叶,可以有效防控玉米螟、桃蛀螟、棉铃虫等食穗害虫,玉米蚜等食叶害虫,以及各种叶斑病、锈病等中后期病虫害,延长叶片功能期,促使玉米增产增收。李洪连说,如有条件,也可以利用无人机及大型施药机械在期施药,防控效果更好。

专家介绍,还应重视秸秆的科学处理和利用。玉米收获后,应进行科学处理或利用。如秸秆青贮及过腹还田,秸秆压制、气化等能源化处理,利用秸秆生产育苗基质或栽培食用菌等等。如进行秸秆直接还田,需要充分粉碎,或使用秸秆腐熟剂,加速其腐解,减少田间病虫基数。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绿色防控技术守护玉米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