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抓创业“鸡”遇孵出致富“金蛋”
发布时间:2019-06-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曾经的贫困户杨印明在外地打工时发现了“公司+农户”的养鸡模式,随后返家创业,通过小额贷款建设鸡棚,养殖肉鸡,当年就脱了贫。脱贫后,杨印明不忘乡亲,带动大家一起养殖肉鸡,帮助贫困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看准项目说干就干
和许多农村青年一样,杨印明曾经长期在外打工。但由于家里人口多,他的打工收入也仅能支撑家庭的最低开支,2016年,他家成为建档立卡的贫困户。打工这么久,却成了贫困户,不服输的杨印明开始另想出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摘掉贫困的“帽子”。
当时,杨印明在丁当镇一个香蕉种植基地打工,他发现当地推行“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不少村民养鸡致富。“我就跑去看、跑去问,觉得这个能成。”通过询问,杨印明得知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养殖户不仅有人指导养殖技术,鸡苗、兽药也都由公司提供,最重要的是,鸡出栏后由公司负责收购,养殖户面对的风险较小。
杨印明于是辞工回乡,说服家人和他一起开办养鸡场养殖肉鸡,并很快与专业养殖企业联系签订养殖合同。杨印明利用政府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和夫妻多年的积蓄,于2017年初在自家承包的山林里建起了两个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鸡棚。
苦学技术摘掉贫困帽
近日,当记者见到杨印明时,他正在给鸡棚里的小鸡喂食,两个大音箱播放着他精心挑选的歌曲。
给鸡放音乐听,这可新鲜。杨印明解释说,鸡棚养鸡最怕的就是肉鸡受惊,受惊的肉鸡会拼命地挤在一起,容易出现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而给鸡放一些节奏明快且舒缓的音乐,可以缓解外界声音的刺激,减少鸡的“应激反应”。“这还是合作企业的技术员教我的。”杨印明说。
养鸡场刚建起来时,没有一点管理经验的杨印明吃住都在养鸡场里,几乎没睡过一天好觉。“我缺的是技术,那我就学技术。”杨印明积极请教养殖企业的技术员,并主动参加隆安县为养殖户举办的养鸡技术培训班,抓住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身的养殖和经营管理水平。
很快,杨印明的养殖走上正轨,仅仅一年时间他就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成为帮宁村远近闻名的养鸡大户。现在,杨印明的养鸡场一年可出栏三至四批肉鸡,每批肉鸡可养13000苗,每年可以供应肉鸡40000只左右,除去成本每年纯收入就可达12万元。
带领乡亲同走致富路
看到杨印明养鸡取得成功,村里不少乡亲跑来向他咨询养鸡的事儿,甚至一些贫困户也开始筹建鸡棚,希望通过养殖脱贫致富。杨印明热心指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积极帮助乡亲们发展肉鸡养殖。
杨印明有一辆三轮车,那是他养鸡后为了方便运输饲料而买的。如今,这辆三轮车增加了新任务,成为宣传车。原来,跟随杨印明养鸡的村民遇到养殖上的各种问题,都会请教杨印明,“能在电话里说清楚的我就在电话里说,说不清楚我就骑着三轮车亲自跑一趟。”杨印明说。
贫困户杨继贤是第一个跟随杨印明养殖肉鸡的贫困户,他家里有五个孩子,生活压力非常大。看到杨印明养殖肉鸡成功后,他也动了养殖脱贫的心思。在杨印明的热心帮助下,杨继贤的养鸡场也很快产生了效益。“去年光靠养鸡就有近十万元的收入,按养鸡场现在的发展规模,今年我家肯定能脱贫。”杨继贤信心满满地说。
杨印明的肉鸡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对于养殖业的市场前景,他也非常看好,最近,他还准备开展竹鼠养殖。杨印明说,竹鼠不用喂粮食,吃的竹子等饲料村里都有现成的,成本低。现在,他已经开始平整土地,准备建设两个竹鼠养殖棚,争取年底前投入养殖。“养竹鼠对我来说也是第一次,我先自己试试,发展得好的话,就拉着村里的乡亲一起干。”杨印明说。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告知本网处理。电话:010-62110034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巧抓创业“鸡”遇孵出致富“金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