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派出所勤务改革一周年 交警消防警或进社区
发布时间:2019-06-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巡逻间隙,社区巡逻民警梁柱华进入有隐患的社区和楼宇检查。以前他有时一天都忙于接警,如今责任清楚了,压力小了,有更多时间进社区巡逻。 黄宇 摄
交警消防警或进社区
作者: 丰雷
深圳派出所勤务改革一周年,过半警力在社区巡逻,警务改革进一步扩大范围
2006年4月1日,深圳警方酝酿多时的派出所勤务改革在全市115个派出所推行。社区警、巡逻警和治安警三个警种撤销合并为一个新警种——社区巡逻队,逾半警力以武装徒步巡逻的方式到路面巡逻。
这一全国率先的大“动作”,打破了派出所惯有的模式,有国内同行惊呼,此次涉及的警种改革,领全国警务改革风气之先。
同过去每年春节期间开展的大巡逻等运动式执法行动相比,今年春节期间,深圳公安的应对方法显得更从容了一些。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去年社会治安明显好转,刑事案件下降10.2%,八类暴力性案件下降29.9%。
昨日是深圳警方派出所勤务改革一周年纪念日。经过一年的实践,深圳过半警力在社区巡逻,下一步,警务改革将扩至交警和消防警,两警种将向社区倾斜。
社区警减负了
以前梁柱华有时一天都忙于接警,如今责任清楚,压力小了。
梁柱华原来是片警,现在是南头派出所治安防范一队的一名警长,负责维护南头古城所在地九街片区的治安秩序。
3月19日早晨8:30,梁柱华走进南头派出所,他身上披挂着“八大件”,手上拿着像手机一样的手持定位终端GPS机。还没见到梁柱华本人,南头派出所所长于承恩就知道梁柱华来了,他指着电脑屏幕说,梁柱华一上班就必须打开GPS机,电脑屏幕上光点的移动,立即可知道梁柱华的去向。
梁柱华从夜班民警那获得信息,中山南街56号一户人家被撬门,他急匆匆去这栋楼房检查。梁柱华说,这栋楼的大门坏了,给蟊贼可乘之机,他赶紧通知房东修门,同时将信息告知侦办队。
如果按以前的规定,梁柱华上班后先到警务室,等待片区居民来反映情况,有时一天都会忙于接报警,出不了门。此时,梁柱华将案件移交后,他又走上中山南街巡逻了。
去年4月1日后,社区民警、巡逻民警和治安民警合并为一个新警种——社区巡逻队,将不再有路面民警和片区警区别。
梁柱华对此很有感触,以前压力很大,如今巡区就是责任田,责任清楚了,压力小了。巡逻间隙,他还可以进入社区和楼宇检查。
据深圳警方介绍,目前,全市各派出所在社区巡逻的民警比改革前增加了四成,占全部警力的52%,巡逻民警密布路面、社区,出警时间从过去的平均11分钟,提高到现在的5分钟。
警察坐班之弊
路上、社区见不到民警,民警没法及时处置治安问题。
不容置疑,对破解深圳治安困局的强烈期待,是深圳警方在全国率先推出勤务改革这一大“动作”的催动力。
作为中国急速城市化的典型代表,深圳人口创下了8个全国之“最”,即最严重的常暂(住人口)比例倒挂,最不平衡的收入结构,最大的平均人口密度,最快的年均增长速度,最低的适龄文化水平,最大规模的“同乡村”,最多数量的流动人口,最大的房屋租赁市场。戴上了8个“最”的帽子,也背上了全国治安负担最重的包袱。
治安甚至一度失控,被逼无奈,深圳市公安局局长李锋上任伊始就烧了“三把火”:一是策动调整警队基层领导班子,宝安近20个派出所一把手被调整,罗湖也有派出所所长被摘掉“乌纱帽”;二是开展万警大巡逻;三是在全市推行网格化布警,设立逾万卡点,各警种配合上路巡逻,织就一张全方位、全时空、全天候的动态打击防控网络。
烧过“三把火”之后,李锋治警的新思维开始逐渐被外界所注意,一场以深圳破解治安困局为指向的警务改革逐渐浮出了水面。
深圳警方调研发现,深圳社会治安动态特征日益突出,原有警务运作机制已经明显不适应整肃治安的需要,必须进行深层次的改革,真正将派出所建设成“综合性战斗实体”。
同时,公安部部长周永康对深圳警方派出所改革也提出期望——
深圳要在派出所改革工作中闯出一条新路子。
动态化的治安新形势,令派出所旧勤务制度的诸多弊端浮出水面。
民警长期沿用“坐班”勤务方式,没有全天候对社区进行渗透式、覆盖式巡逻,没法在现场及时处置治安问题。巡警、治安、社区民警责任不清甚至相互推诿。派出所设所长、副所长、队长和探长,管理层次过多,“机关化”倾向严重。打防陷入恶性循环,对民警的考核模糊,依赖“人情”、“印象”。路上、社区见不到民警,居民遇侵害时第一时间见不到警察。
让警察动起来
民警被制度推向路面、社区,走出房子、车子、走近群众。
改,一定要改。市公安局副局长申少保说,派出所勤务机制改革“触动了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总神经’”。派出所一半以上民警压向路面,警务前移,化被动工作为主动巡逻,对民警的理念产生了根本性的冲击。
2006年4月1日,市公安局正式宣布改革,全面推行勤务新模式———在派出所总警力不变的前提下,将派出所原来刑警队、治安队、社区防范队、巡警中队、综合室四队一室重新调配,整合为“三队”:社区巡逻队、侦查办案队、行动支援队,从而形成战斗序列队。这个“动作”打破了派出所惯有的模式,一亮相便引起广泛关注。
创新勤务运作模式实施后,深圳警方管理机制由“条”向“块”转变、勤务模式由“坐”向“巡”转变。
最显著的改革变化是,派出所副所长全部兼任各队队长,专职副所长消失。同时,民警被制度推向路面、社区,走出房子、车子、走近群众。
深圳警方成立维稳处突专业队伍,派出所警力从琐碎、无序的杂务中解放。
申少保介绍,深圳还借鉴香港经验,在内地首创了“区域指挥”模式,实现了指挥中心对路面警力“点对点”的直接指挥。
“以往的案件或求助,市公安局110接到报警后,先分派到分局110,再传达到派出所,既浪费时间又难免在传达过程中产生错误。”
申少保说,目前,警方已规定,深圳特区内的警情,民警须在报警后5分钟内到场,并对数千台警车安装了GPS,方便指挥中心定位、指挥。
为解决报警人说不清楚发案位置从而无法出警的难题,深圳还首创了“路灯杆报警定位”应用技术。这一简单而实用的技术,已经在全国开始推广。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深圳派出所勤务改革一周年 交警消防警或进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