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消费主张》揭秘“养猪黑科技”:你桌上的c 原来是这样养的
发布时间:2019-06-22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但我们的农业生产水平却远远称不上发达。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批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投身农业生产的一线去,将数字科技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助力农牧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的升级改造,也将更多优质安心的农副产品送上了老百姓的餐桌。京东数字科技旗下京东农牧就是其中之一。
正文:
618前夕,在京东七鲜超市的北京大族广场店内,京东农牧与山黑猪品牌精气神联合推出了“AI鲜肉铺”,这也标志着第一批通过AI技术养殖的猪肉正式上架了。
但是,进店购物的大部分消费者对AI猪肉并不了解,甚至对于其背后蕴含的“养殖黑科技”持怀疑态度。
AI、IoT、SaaS这些看上去和养猪没有任何关系的技术,如何运用到养殖行业?用AI养出来的猪品质真的会更好吗?
带着这些问题,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栏目走进位于长白山腹地的精气神山黑猪养殖基地,为大家揭开了AI猪肉背后的“秘密”。
“AI鲜肉铺”所出售的AI猪肉,全部来自于这个郁郁葱葱的林间宝地。在精气神位于长白山的两个养殖园区的100 多栋山黑猪猪舍中,都部署了基于AI(人工智能)、IoT(物联网)和SaaS技术的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这也是国内第一个真正落地的AI养殖基地。
在猪舍中,有一位24小时巡逻,从来不知疲倦的“饲养员”,它就是京东农牧创新独创研发的巡检机器人。
在整个猪舍的巡检过程中,它会自动实时盘点猪只数量,点数准确率为100%。这还不算最神奇的,只要通过京东农牧独有的3D农业级摄像头扫一眼猪栏,就能了解到猪舍每一头猪的体重,整个过程只有几秒,测重的误差可以控制在3%以内。
这个京东农牧独创的3D农业级摄像头还可以实现“识别猪脸”技术。没想到吧?AI养出来的猪,比人类更早过上了“刷脸吃饭”的生活。
应用“猪脸识别”技术,再加上饲喂机器人的精细化投喂和伸缩式半限位猪栏,可以保证每一头猪能够单独进食,实现“精准到克”的喂养每一头猪。如此一来,每头猪都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同一栏猪出栏时的体重差异可以缩小到5%之内。
此外,巡检机器人还可以为每一头猪测量体温、观察猪的进食量变化,如果检测到某只猪出现进食异常或其他异常表现,可以利用“猪脸识别”算法快速关联它的生长信息、免疫信息、实时身体状况等,通过AI分析在第一时间找到异常原因并通知饲养员对症下药,将病症扼杀在摇篮中。
京东农牧智能养殖系统还为每栋猪舍安装了环境检测系统,自动对水帘、风机、暖气等设备进行调节,保证猪场的空气、温度、湿度维持在适合生猪健康生长的最佳状态。如此一来,每头猪都能获得均衡的营养,并且在舒适、快乐的环境下成长。
往常,猪场的饲养员需要凌晨4点起床,直到中午11点半,才能勉强喂完200头猪。如今,借助饲喂机器人的自动上料与饲喂功能,5点起床,9点收工,一个人就可以轻松喂养800头猪。
事实上,借助京东农牧智能养殖解决方案和巡检机器人、饲喂机器人、3D农业级摄像头、伸缩式半限位猪栏等黑科技物联网设备,在解放养猪饲养员的同时,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的养殖成本。
在接受央视记者的采访时,精气神CEO孙延纯表示,按每年出栏20万头山黑猪的产量测算,如果每头猪在饲料上能节约10%,相当于每头猪节约了60元,这样整体算下来可以为企业创造1200万元的效益。
与此同时,每头猪只的生长数据都会录入到系统中,这些数据通过京东物流端、仓储端会一直打通到消费端,展示给老百姓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