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
发布时间:2019-06-2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位于成都市大邑县青霞镇的幸福公社,前来参观、考察的团队络绎不绝,每到周末,幸福公社开设“幸福讲堂”,聚集本土以及各地的行业大咖交流。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和沉淀,这里成为大邑在探索乡村振兴发展的样板工程——以幸福公社为载体,聚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农业+品牌”行动,创建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在具体的实践中,大邑创新“平台聚集+人才孵化+创意品牌”运行机制,聚集培育人才,用创意设计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坚持用设计点亮乡村,提升乡村审美竞争力,设计成果走出成都、服务全川。如今,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创链条,引进农创文创设计服务团队32个、创意设计人才150余名,累计为省内外设计推出农产品品牌130余个。大邑以“示范带动、共建共享”的理念,力争让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的服务功能辐射全川,为全省乡村振兴自觉服务,贡献大邑力量。
孵化平台强力带动
“一平台四功能”持续造血 走出农业品牌发展新路
在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一个展示中心让人瞩目:五谷、果汁、茶叶、火锅底料……这些制作精美的农业伴手礼,其设计理念独特,包装充满着乡村韵味。
这里是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的农业创客中心,是全国最早的农业创新创业平台之一,开创“设计+产业+农业”全新模式:充分发挥孵化、展示、交易、推广四大功能,全面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属性,将农产品变成高端伴手礼,累计推出100多个品牌设计。
“我们结合产品特点和地域特色,在品牌理念、产品包装方式等方面进行设计。”参与农业伴手礼产品设计的回声工作室负责人马新林介绍,这些经过设计后的农业伴手礼,农产品附加值大大提高,深受市场欢迎,有力提升了全系产品价值和“大邑造”品牌知名度。
大邑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安仁葡萄”一路走俏,是大邑实施“农业+品牌”行动的成效之一。从自产自销到供不应求,“安仁葡萄”进入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大城市超市,并销往我国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正是得益于品牌孵化的力量。除此之外,大邑积极打造地理标志保护认证品牌,新创建安仁蓝莓、西岭佛手瓜等10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像回声工作室一样,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聚集了一批“土生土长”,从事“乡村+设计”的创业团队,被当地称为乡村设计师聚落。
“这些团队都在思考,如何立足于乡村文创,如何更好地打造农业品牌,塑造乡村IP。”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相关负责人史御力介绍,经过摸索,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从最初主要将一些文化业态的产业带入乡村,到如今,明确了从文创升级到农创,并形成了两方面的“文化+农业”的主要模式:一是打造精品化的、有文化情怀的农业品牌和产品;二是通过农村再造设计站,打造特色乡村空间。
从这两条路径出发,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形成了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厚植品牌孵化的土壤。当地居民靳开曼是一名服装设计师,她在孵化园内开办了一家服装设计室,她说:“园内的邻居有的经营客栈,有的开办手工艺制作室,这里已然成为我们居民的创客中心。”
随着创新创业项目不断增多,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的平台作用越来越凸显。畅通创业信息渠道,提供技术、政策指导和培训,举办农业品牌设计大赛……
据统计,通过“设计+文创+农创”的品牌孵化模式,已成功孵化企业70家、品牌运作企业14家,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为提升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增加农业产品的附加值,重振乡村产业、企业、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造血机能,走出一条新路。
乡村之美日益彰显
构建乡村美学空间站 重塑美丽乡村建设新内涵
冷铁打的叶子、木头做的勺子,一条条设计古朴的街区格外亮眼……行走在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数百名来自天南海北的“新农人”,在这个文创村落里安营扎寨,并通过他们的设计和创意,将这里变成了都市人争相前来“打卡”的胜地。
“在这里,每家每户、每堵墙、每扇门、每条巷子,都充满了生活之美。”史御力谈道,川西林盘、建筑等人文风貌,呈现了独特的成都乡村之美,再通过植入文创产业、现代农业等,让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相结合,“点亮”城里人羡慕的乡村生活。
为了提高乡村的审美竞争力,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一方面创新对乡村工匠的人才培训,把农民工培养成匠人,培养石匠、木匠、编织匠、砖瓦匠等细化垂直门类的工匠,恢复和传承祖辈留下来的传统工艺,最终输出“四川造”的工匠品牌和人才;另一方面,研究乡土材料,创新乡土材料的运用,不脱离本地材料和文化背景,让乡土材料经由设计变成文创,坚持用设计点亮乡村。
聚集在这里的设计团队覆盖了建筑、品牌、影视等范围,广泛参与到大邑乡村建设、品牌设计,空间改造、村标设计等领域,极大带动了乡村品牌意识、产品理念的塑造,有力地提升了大邑的乡村面貌和生活美学。
在大邑县农林局,一张理念独特的设计图引人注目——即将开建的大邑县智慧农业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围绕农业生产衍生出米食博物馆、米食餐厅、田野教室、有机蔬菜市集、青年农夫创客等乡村文化丰富的第三产业,在大幅提升区域农业发展的同时,带动乡村经济文化的繁荣。
而这个设计,出自于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的“再一”设计。“我们从城市回到农村,力求通过设计为传统的乡村带来更多美丽和活力。”建筑师刘红谈道,能在这里品味乡村生活美学、感受理想乡居生活,同时融入到乡村振兴中,这让大家很有获得感。
人才核心强化支撑
完善人才培育机制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
今年上半年,“杲十”设计团队现身央视《新闻联播》栏目,这个10余人的“95后”团队,2016年到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安家,今年正在参与大邑县董场镇祥和田园综合体的七个林盘设计村标。
“杲十”设计团队负责人戴子淳介绍,“创业几年,他们深深感受到,乡村发展的潜力和活力无限。”
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要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关键在于补齐乡村的人才发展短板,搭建人才干事创业平台,吸引各类人才扎根乡村、建设乡村。
如何引才聚才?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创新机制——实施“市民下乡、能人留乡、人才兴乡”人才振兴新模式。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天府农业品牌创意孵化园走出乡村振兴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