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中方在西沙使用暴力 越渔民不敢出海
发布时间:2021-11-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3月13日,中国海监262船在西沙驱离非法作业的越南籍渔船。这是新华社记者在现场拍摄到的照片。不断出现越南渔船、渔民“遭袭”事件,和越南政府的纵容、支持直接相关。越南当局在南沙方向已经获得了丰厚利益,仍不满足,鼓励其渔民到西沙海域肆意进行各种非法作业,越南利用中方的正常执法行为,塑造自己是“受害者”。
【中央社河内7月11日电 】越南相关部门近日指控中国大陆船只在西沙群岛(越称黄沙)海域驱逐、扣押、破坏与夺取越南渔船,导致船舷受损,威胁渔民安全,越方除了表达抗议,还要求中国大陆赔偿。
越南《青年报》今天报道,广义省一艘渔船7日在西沙群岛海域捕捞时遭到中国大陆渔政306船控制、使用电棒威胁和拖往附近海域。
报道说,越南渔船被扣押两天,直到9日上午才获释,但是必须拖带另一艘已被大陆渔政船拆除引擎的越南渔船返回广义省李山岛。事发后,越南当地政府已向上级单位报告,提出处理方式,要求中国大陆停止驱逐、威胁在西沙海域传统渔场捕鱼作业的越南渔民,并且建议,海军与海上警察加强巡逻并保护海岛主权与渔民安全。
据报道,目前中方正在西沙海域加强巡逻、驱逐越南渔民捕鱼,甚至采取暴力行为,影响渔民性命与财产安全,使得越南渔民担忧害怕,不敢出海作业。
越南渔业协会官员表示,中方船只上述行为严重违反越南海岛主权与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他说,越南渔业协会除了严正反对中方不人道行为,还要求中方立即停止类似动作,同时必须赔偿所造成的损失。
越南外交部3月和5月曾抗议中国大陆船只在西沙群岛驱赶越南渔船,开枪射击与冲撞.导致损失。越方当时也要求中方赔偿,但中方并未接受越方的说辞。
【中央社河内7月11日电 】题:南海纠纷越加强渔政船武力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已批准渔政部门可配备武器,未来除了塑胶子弹、催泪瓦斯枪和电击棒外,还将配备手枪、步枪、机枪等武器,以有效保护渔业权和领海主权。
越南为渔政力量配备武器 可在领海以外海域开火
新华网河内7月11日电 据越南共产党电子报11日报道,越南第13届国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10日支持为越南渔政力量配备武器装备。
越南第13届国会常务委员会10日召开第19次会议。在审议《武器、爆炸物及其辅助工具管理使用法令》草案时,国会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大多数成员赞成政府为渔政力量配备武器装备。
报道说,国防与安全委员会多名成员建议,政府应明确规定渔政力量使用的枪支种类,并制定有关各项活动特别是渔政力量在越南“主权领海外海域展开活动的武器装备管理和使用措施”。
越南2013年1月宣布成立渔政局,隶属于农业和农村发展部水产总局。越南渔政局配备公务船执行海上任务,是行使海上国家管理职能的代表机构。
美:中国不动武也能大胜日越菲 海军已按耐不住
资料图:中国海监赴钓鱼岛3海里海域巡航。
美国《投资者商情日报》网站6月17日文章题:中国海军发展意味着美国必须争夺海上霸权
章家敦与退役上将詹姆斯·莱昂斯近日在《洛杉矶时报》上撰文,提醒美国警惕中国海军的扩张。
现在,海上力量代表大国崛起之路对中国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中国正在自信满满地打造一支强大的海军,美国最好注意这一点。
他们的第一步将是摒弃存在了几十年的一个假定:美国的海上力量是不容挑战的亚洲事务仲裁器。美国海军对亚洲海域的控制不再是其与生俱来的权利。我们的海军必须争夺长久以来被其视为理所当然的权利。
当然,这意味着重建海上力量的物质组成载货、武器和基地。西方专家对精巧机械着迷。但海军也必须思考,必须重新培养竞争和胜利所需的思维习惯。
从美国远航历史中重新发掘尘封的典籍是重建战略理论的理想起点。重新认识自己的传统可以帮助美国海军驾驭今天新式的常规武器。
中国将海上力量视为崛起为大国的前提。它的第一艘航母辽宁舰已经开始服役。它在遥远的南中国海海域彰显实力,强力支持其对该海域的主权要求。中国海军显然正在壮大之中。但海上力量所涉及的不仅仅是海军,还包括由陆地发射的导弹以及能对海上目标实施打击的飞机。
此外,中国非军事执法机构也已派遣船只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对抗。中国捕鱼船队甚至是巡航船只也已加入其中,挑战争议各方的船只并将其驱逐出争议海域。中国不派遣海军都能在海上争端中取胜。事实上,中国更倾向于派遣海军。
海上力量也不仅仅需要外在的实力,还需要智慧。需要活力和决断力,这些都是中国自诩的强项。
为应对中国发展海上实力,美国海军必须要做的不仅仅是在硬件发展上超过前者,还必须像中国思想家一样勤奋和敏锐。
我们的海军必须重新点燃学习和竞争的决心,否则就要面对失去亚洲头号竞争者头衔的风险。
美媒:中国海军强大后就开始威胁恐吓 但不敢热战
【环球网综合报道】据美国战略之页网站6月6日报道,当前的海军军备竞赛主要是为了争夺专属经济区的重叠区域,特别是在中国南海上。中国寻求通过更加频繁和强势地在这些争议海域中巡逻,来取得对全部争议区域的控制。
国际法(即1994年生效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距离最近陆地22公里以内的水域唯一及无可争议的管辖权属于对该陆地拥有控制权的国家。这意味着在不经允许的情况下,船只将不能进入这些“领海”水域。不过,距离最近陆地360公里以内的水域则被认为是对该陆地拥有控制权的国家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的所有国可以决定让什么人在该区域内捕鱼以及从海底开采天然气和是有等自然资源。但是,专属经济区的所有国不能禁止任何船只(包括军舰)的自由通行或是油气管道和通信电缆的铺设。
报道指出,中国尤其担心南沙群岛,该群岛由大约100个小岛、环礁和暗礁组成,总陆地面积只有大约5平方公里,但是却遍布在大约41万平方公里的南中国海海域。这些岛屿所处的海域是世界上最多产的渔场之一,而且据信那里还拥有巨大的水下石油和天然气蕴藏。多个国家就南沙群岛提出了互相冲突的“主权”主张。该群岛中的大约45个岛屿目前被少量的军事人员所“占据”。
美媒的报道认为,中国无法承受战争的代价。目前中国及其朝鲜和俄罗斯在海上处于劣势,因为其他所有邻国都反对中国的主张,并且都与美国和澳大利亚结盟。中国与所有这些国家、尤其是美国存在贸易往来,而且如果中国听任这种推搡角力升级成为一场“热战”,它就将面临经济和政治困境。不过,中国认为它打一场“威胁与恐吓”之战是可以打赢的,尤其是当中国的海军力量变得更加强大之后。而这或许就是中国将在下一个10年里打算要做的事情。
美军证实中国舰队已进入美国专属经济区巡航
英国《金融时报》6月3日刊文《中国海军“回访”美国专属经济区》,主要内容如下:
中国军队已开始进入美国的专属经济区执行任务,此举可能转变太平洋头号海上强国与其主要挑战者之间的角力格局。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USPACOM)司令、海军上将塞缪尔·洛克利尔(Samuel Locklear)周日证实一名中国军方代表在新加坡举行的高层防务论坛“香格里拉对话”(Shangri-La Dialogue)上透露的消息,即解放军海军已开始“回访”美国海军出动舰船和飞机进入中国海岸线外200海里范围的习惯。
按照国际法,每个国家都对其海岸线外200海里范围内的经济资源具有专有权利,这个概念有别于沿海国家所拥有的12海里领海。
美国和其它多数国家对国际法的理解是,军用舰船在专属经济区内拥有自由通行权,但中国不同意这种解读,并长期抨击美军沿着中国海岸频繁执行侦察任务的做法。
“他们在这么做,而我们鼓励他们具备这样做的能力,”洛克利尔在谈到中方有关解放军进入美国专属经济区的说法时表示。他补充称,由于所有沿海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加起来占世界海洋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阻碍或封堵自由通行的企图将严重妨碍军事行动。
洛克利尔不愿证实中国军方舰船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深入美国专属经济区。但香格里拉对话的一些与会代表表示,从已知的解放军海军通常的活动范围看,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它已将巡逻和演练半径延伸至关岛附近,而不是夏威夷或美国本土。
中美在专属经济区内“道路规则”问题上的分歧,曾引发两起严重冲击双边关系的事件。
2001年,一架中国战斗机与一架美国信号情报侦察机在海南岛附近发生碰撞,造成中方飞行员丧生,而美军侦察机被迫在海南岛降落,飞机和机上人员被中方扣留。2009年,美方抱怨称,美国海军测量船“无瑕号”(Impeccable)在南海遭到中方船舶的骚扰。
军事专家们表示,解放军的新动作可能表明,中方对美方在自己家门口的军事活动将采取比较放松的态度,也可能预示着在太平洋的其它海域将出现更多摩擦。
近年来,解放军海军显着扩大了活动半径,在西太平洋和南海进行更多例行演练,并通过出动不同舰队和更多数量的不同军舰和飞机,加大此类演练的规模。
中国消息人士称,进入美国专属经济区迄今不过是一种尝试。“我们把它当作一种操练,我们已经做了尝试,但显然我们不像美国在这里所做的那样,有能力一直这么做,”一名中国军方消息人士表示;他要求匿名,因为他没有对媒体发言的授权。
这一动态浮出水面之际,美国正在微调其在亚太地区的军力“再平衡”,而该地区其它国家正试图适应相互角力的两大海上强国在本地区的存在。(席佳琳新加坡报道 译者/何黎)
简氏:美已无法对华战略压制 中美进入相互威慑模式
【环球网综合报道】2013年5月22日的《简氏防务周刊》(提前出版)刊登一篇分析文章。文章指出,中国和美国两国关系目前呈现一种新的模式,由以前的美国在亚洲对华战略压制逐渐转变为相互威慑阶段。文章作者美国陆军中校丹尼斯-布莱斯科(Dennis.J.Blasko)曾在北京和香港工作过,对中国有一定了解。他在文章中称,在五角大楼发布2013中国军力报告后,西方各媒体都将重点放在了解放军装备的更新上,却忽略了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军事战略转变。
文中提到,大多数媒体并没有关注到五角大楼报告中提到的关于中国军事战略转变的一个新元素中国军队关于常规威慑的思路。以前媒体在对五角大楼关于中国军力的报道中,引起大家最多讨论的是中国的核威慑或中国台湾问题,而在此次五角大楼的报告中,却提到了一点:中国的领导层着眼于构建对有可能损害中国利益的军事力量的有效威慑,以及在威慑无效后对该力量进行打击的能力。作者称,大多数分析人士在分析解放军现代化进程时只分析了其装备快速发展的情况却并未考虑这些新型装备如何在第一时间对敌人产生威慑。五角大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尽管解放军的核心任务是赢得战争的胜利,但第一任务却是阻止战争的发生。
另一方面,中国在2013年的防卫白皮书也提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成为中国目前的国防政策。作者进一步分析,中国从10年前就开始并仍在进行的反舰弹道导弹试验、试飞歼-20和歼-31等新型隐身战机以及频繁与外军进行演习交流等活动都是为了提升威慑能力。
作者最后提到,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在亚洲可能会和中国形成互相威慑的局面。
外媒:G2构想吓坏印度和美国的盟友 怕美屈从
中国
印度单方面同中国对抗显得势单力薄
印度《印度斯坦时报》5月18日文章,原题:地缘政治拼图的零片印度-太平洋地缘政治这幅拼图缺少两片。一块是中国的意图,另一块是美国的意图。过去5年来,美国的亚太政策一直在摇摆,可能这也是中国对其邻国软硬兼施并且屡试不爽的原因。
政策变化的核心是奥巴马认为,美国不再像从前那样强大了。新兴大国正在改变世界的平衡,而走在最前列的是中国。“两国集团(G2)”政策就诞生于此。“G2”构想吓坏了印度及美国的亚洲盟友。许多人担心,若华盛顿唯中国马首是瞻,北京今后可能会愈加肆无忌惮。
但奥巴马上任次年,“G2”构想就形同虚设。“我们忘记了,我们是超级大国,”一名前国务院官员说。奥巴马越是试图接纳中国,北京越是令他难堪。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昭示“G2”的终结,中国在那次会议上试图让奥巴马空手而归。不过印度和日本等国明白,“G2”瓦解是因为中国毫不妥协,而非美国改变了主意。
美国受国内经济稳步复苏的鼓舞,加之认识到它曾让盟友失望,采取“重返亚太”政策这一政策后来被重新命名为“亚太再平衡”。
但是怀疑仍然存在。在地缘政治中,信誉需要数年才能确立,而破坏却是几天的事。美国在“G2”政策上表现犹豫。其去年对菲律宾和中国在南海对峙的优柔寡断的反应再度引发怀疑。新德里属于美国政策中不被顾及的一方,因为奥巴马自己也无法详细说出这一政策的意图。
现在,大多数国家(包括印度)给中国新领导层一个蜜月期,因为他们还在评估中国新领导人。但北京将邻国逐个击破。它对印度持和解态度,却对日本下重手;对俄罗斯客客气气,却对菲律宾进行制裁。这使邻国难以对中国采取集体行动。只有美国有能力带头,组成一个“制衡中国”的集团。不过,考虑到美国近年的表现,它还要再过几年才有充当这一角色的信誉。(作者普拉米特·帕尔·乔杜里,乔恒译)
美:中国“害怕”成为“G2”的一方 不想承担责任
环球网记者谭利娅报道,据韩国《中央日报》5月28日报道,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主管兼CEO约翰?哈姆雷日前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谈及有关G2的提法,他表示,自己并不认为现在的世界秩序已经进入中美“G2”时代,并称中国“害怕”成为“G2”的一方,原因是 “不想承担相应责任”。
“我不认为现在的世界秩序是G2(美中),G2完全夸张了两国的关系。美国虽然还有超级力量,但没有同盟的支持是不行的。我们并不处在像G1一样行动,或赋予中国G2的位置。中国害怕自己成为G2,因为它不想承担维持世界体制的责任。”哈姆雷在采访中称。
哈姆雷在克林顿政府时期担任过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在2000年之后担任了CSIS所长兼CEO。
据报道,哈姆雷还在采访中还谈及美国外交政策的先后顺序。他认为,美国外交“最首先考虑的是亚洲的稳定”。这反映在两点上。一是“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崛起”,二是希望得到稳定的、没有威胁环境保障的亚洲各国的反应。美国外交其次考虑的是帮助欧洲克服经济危机。
所谓中美进入“G2”时代的提法,最早是由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登在2008年提出。根据他的构想,如果美国要鼓励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就应该和中国分享全球经济的领导地位。他建议,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应进一步升级为“领导世界经济秩序的两国集团格局”。
不过,对于这种设想中国国内一直反应平静,甚至冷淡。一些中国学者认为建立所谓中美“G2”模式是不切实际的,也是有害无益。有观点指出,当前的国际上出现的问题并没有使国际社会的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改变,美国的“一超”地位没变,中国也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加强与美国的关系无可非议,但最重要的仍然是做好自己的事,只有自身发展好,才有可能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来源新华网)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越南:中方在西沙使用暴力 越渔民不敢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