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期货:呵护棉企冷暖 助力价格改革
发布时间:2019-06-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棉花期货:呵护棉企冷暖 助力价格改革)
“作为贸易商,我们上面承接的是棉花加工企业,即新疆的轧花厂,下面承接的是用棉企业,即纺织企业,公司作为产业链环节的一个枢纽,通过期货市场、基差贸易,可以让轧花厂卖出更高价格,同时又能以更低价格卖给纺织企业。这样的方式对于上下游企业来说都是好事。”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商情研发部部门经理黄兆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棉花不限量收储制度取消以后,目标价格补贴、储备棉相关政策开始主导产业发展,导致近几年棉花价格波动加大,这也给轧花厂、贸易商、用棉企业经营方面带来不少挑战。不过,随着棉花期货、基差贸易等逐渐被产业链企业认可并接受,不仅可以缓解企业经营层面的风险,还可以助力棉农获得收入保障。
行业价格制度变迁
对于国内棉花产业而言,目前主要受到两大政策影响。其一,目标价格补贴。201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的通知》,明确从2017年起继续在新疆深化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棉花目标价格水平3年一定,2017年至2019年保持在18600元/吨。其二,储备棉相关政策。2015/2016年度开始供给侧改革引导的棉花去库存成为主基调,储备棉轮出的原则由“稳定棉花生产、经营者和用棉企业市场预期,保护棉农利益,保障市场供应”转换为“为了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引导市场平稳运行、减轻财政负担、完善棉花储备调控机制”,抛储成为政策调控和市场行情影响的主力,棉花抛储开始进入常态化和机制化。
“国家取消原来的不限量收储制度以后,开始进行目标价格补贴,价格为18600元/吨,并在去年改成三年一定,这其实是给市场的一个预期,由原来的临时出政策改成预期管理。这更多是对新疆地区棉农的支持或者是一个补贴的功能。”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相对来说,储备棉相关政策对产业的影响更大一些,包括储备棉轮入和轮出。储备棉轮出自前年开始,每年固定从3月份一直持续到当年的8月底或者9月底,具体情况要看当年的市场供需格局,不过,近三年都延期到了9月底。
“储备棉轮出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市场来说,影响要比目标价格补贴更大,因为它是在市场上增加供给,每天实打实地投放3万吨的量。”黄兆龙表示,储备棉轮出政策,一方面,会给市场带来一个价格底部预期信号,即市场价格不会再比储备棉价格更低;另一方面,如果储备棉成交过于旺盛,可能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心理预期影响,比如市场上是不是缺货等。因此,目前来看,储备棉轮出的成交价格包括成交量都受到整个市场的高度关注。
除了产业政策外,自2017年以来,棉花行业的发展重心也发生了转移。“现在,整个棉花产业都在向新疆地区转移,一方面,相对于其他品种,内地棉花的种植收益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国家相应的一些产业支持政策也都在支持棉花产业向新疆地区转移。”黄兆龙表示。
2017年9月19日,棉花期货市场迎来了三个新疆交割库,分别是新疆农资集团北疆农佳乐有限责任公司、石河子天银物流有限公司、库尔勒银星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这意味着国内棉花的定价中心将从内地转向新疆,这在郑棉期货历史上属于首次,同时郑商所还调整了产地升贴水和仓库升贴水。
“郑商所把交割的标准级放在新疆,不仅顺应了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也使得整个期货价格的定价更为合理,因为它反映的是新疆地区棉花价格,不再是传统反映内地价格,新疆又是我国的最大棉花主产区,所以也推动了棉花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增强。”黄兆龙表示。
期货市场呵护企业冷暖
作为一家国有企业,中纺棉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纺棉花”)不仅是国内运用棉花期货市场进行风险规避的先行者,也是拥有棉花境外期货套保业务经营权的中央企业。
中纺棉花隶属于中国中纺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直接受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2016年7月,在国资委的统一安排下,整体并入到中粮集团,目前是中粮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进行棉花贸易的专业化经营平台。中纺棉花之前主要以棉花进出口业务为主,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后,公司在保持原有业务优势以及市场地位的同时,不断开拓国内业务,目前是国内最大的棉花贸易企业之一。
“公司自2004年国内棉花期货上市以来就参与其中,可以说是业内最早参与棉花期货交易的经营单位之一。”黄兆龙表示。
实际上,目前国内不少国有企业对期货工具仍持谨慎的态度。“一些国有企业在接触期货的时候,会有一些抗拒的心理,他们觉得现货上亏损是行业、市场的原因,但如果期货上出现亏损,那就是个人的原因了。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太敢接纳。”上述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表示。
同样是国有企业,中纺棉花缘何敢于“尝鲜”?
据黄兆龙介绍,首先,不管是中粮集团还是中纺集团,都拥有一个比较开放的企业文化理念,并且较早就接触了期货市场;其次,期货市场只是平抑现货价格波动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并不要求要在期货市场上必须盈利,也不能去做投机;最后,早在2004年国内引入棉花期货之前,公司就已在撮合市场等业务平台进行了多年交易,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帮助企业更好地去理解期货市场,更好地去理解套期保值操作。
除了参与套期保值外,中纺棉花也在基差贸易领域深耕。“国内产业链的企业也都在逐渐接受基差贸易,这种方式比传统的一口价更加灵活,是以期货价格加一定的基差来作为最终的现货购销价格,这样的话,其实每做一次基差贸易,就是天然地通过期货市场进行了套期保值。”黄兆龙表示,这种因期货价格变化带来的额外的价格波动,不仅可以给买卖双方提供更适宜的入场点位,还可以有效地降低传统贸易定价的价格风险。比如,一旦现货市场价格波动剧烈,可能会增加买卖合同协商带来的沟通成本,但基差贸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者有效地缓解这种情况。
衍生品工具助力价格改革
新疆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宜棉花生长,目标价格政策更让疆棉生产如虎添翼,在自然和政策双重优势下,新疆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棉花主产区。数据显示,2016/2017年度,新疆棉花产量约410万吨,占全国的比重超过80%。因此,做好新疆地区棉农收入保障,就是建设行业发展的“稳定器”,衍生品工具也在逐渐发挥自身的能量。
对于上游棉农来说,“随着产业链对期货市场关注度的逐渐增强,我们发现,棉农在卖籽棉给轧花厂的时候,虽然可能没有直接参与棉花期货交易,但也会关注期货市场价格变动。比如,如果今天期货价格高了,就卖得贵一点;如果今天期货价格低了,他们就会考虑是不是等等再卖。”黄兆龙表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棉花期货:呵护棉企冷暖 助力价格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