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代表、委员聚焦“实施数字乡村战略”

发布时间:2019-06-2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徐金玉)2018、 2019,连续两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实施数字乡村战略”均被提及,迅速成为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热点、焦点。

参加今年两会的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数字乡村”写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凸显了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文件中的“互联网+农业”“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等措施,成了解读该战略的重要关键词。

数字经济

为农业配上“千里眼”

“数字乡村是建立在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管理和治理为框架的管理运营系统。”全国政协委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霍学喜一语言中。在他看来,数字经济理念、方法和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运用,可以大到无限,小到精准。

有多大呢?霍学喜起身在玻璃上画了一个圈,“假如这是全球地图,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对全球全年的农产品布局、生产规模、市场供求变化等进行监测,为国家制定农产品市场及贸易干预政策、主要农产品安全风险管控政策等提供决策支持。有多小呢?可以针对农户的一块田,建立起农作物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测、管理系统,实现农业作物生长过程的实时化、动态化监测管理,为精准管理施策和评估‘投入—产出’状况提供决策支持。”

更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可以为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加强国家数字农业农村系统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为重要农产品的生产、发展保驾护航。“通过数字技术建立大数据库,对重要农产品市场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研判,能有效地防范、降低风险,并能够及时调整市场政策、价格政策。”霍学喜说。

在“互联网+农业”时代,注重推广应用数字经济理念和技术,可助力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更具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物联网是把各种物质资源、商品资源、信息资源连接的网络,对它的有效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要素配置效率,进而改善供给效率、需求效率、管理效率,还可以做到精准、适度。”霍学喜以农作物种植为例。“当运用数字技术对农作物进行实时监测时,如果系统发现土壤湿度变化且有碍农作物发育生长时,可以自动启动精准排、灌系统,还可节约人工成本、时间成本。”

在霍学喜看来,数字乡村战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治理层级、减少管理环节、提高管理效率,支持构建更加扁平化和高效率的乡村治理体系。

“但也面临着挑战。”霍学喜说,我国幅员辽阔、农村较为分散,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管理系统建设方面的投资成本,将比城市更大更多。要做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整体规划,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其中。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数据”,在初级阶段也可能出现偏差,还需要佐以实地调研,形成矫正参数,建立国家层面完整、统一、共享的大数据及云计算体系。

电商实践

助推农产品搭载“飞毛腿”

“电商长啥模样?”2016年以前,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打安镇副镇长羊风极被村民围着问。

“电商,就是现在你看到几乎家家户户都拉起了网线,用起了网络。白沙县做电商的服务点已超过了40家。”羊风极介绍道。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负责人华茜,2015年回乡创业先后办起了电商服务中心、农特产展示中心、创业指导中心。网线,已让自家的红薯片、野蜂蜜、米粉等原生态绿色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

C20190304001-zx141

在华茜看来,实施数字乡村战略,电商是老百姓参与度高、积极性强的重要一环。电商产业可以带动全产业链共同发展,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重要渠道。“比如网店销售产品,销售的前端有生产,生产的前端有种植,每个环节都需要有人来参与。”

华茜敏感地发现中西部与东部电商发展的不同。“沿海城市的电商,往往是产业成熟后自然融入网络,而在我国中西部偏远地区,通常是先有互联网,才有产业发展。中西部的电商发展虽起步较晚,但利用这一优势,在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后,进行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

华茜提醒电商经营者,一定要注意特色产业的地域性,不要想当然地认为本地的明星产品同样会受到全国青睐,要关注市场变化,去开发和挖掘顺应市场需求的产品。互联网媒介形式多元,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可以搭上这趟顺风车。

“可以利用微信、短视频非电商平台的形式,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项目。”去年,华茜单是通过在微信上转发商品图片,就卖出了十余万斤的香柚。

“电商产业要顺应时代潮流,也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经营者、专业的电商带头人,多措并举,才能让电商产业的生命力更加持续。”华茜建议。

“互联网+”

让信息进村有了“顺风耳”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户,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李成贵认为当前的数字乡村建设,为缩小城乡公共服务提供了有效途径,甚至是捷径。农村宽带网络和WIFI,为远程医疗、远程教育提供了极大便利,为农民共享城市优质资源提供了可能。对古老的农村而言,信息化还很新鲜,硬件相对容易,软件方面任务更加繁多。“这一切仅是刚刚开始。”

在他看来,数字乡村建设的意义远不止物质层面,重构农民的知识体系,提升农民的精神世界同样重大。过去,农民不知山外的世界,信息闭塞。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进城务工,受城市文明熏陶影响,农民的自我意识有了诸多进步。现在,信息化为农民的自我提升又提供了一次历史性机遇。

“我的老家是一个相对偏僻的村庄,现在农民家里都安上了WIFI,坐在炕上就可知道北京的事、美国的事、月球上的事。他们可能理解不深,但知道了,就是实现飞跃的第一步。实现农民精神世界的更大自由,也许这是数字乡村建设的最大意义所在。”李成贵说,“鼠标+黄土地,相信一定能演绎出农业的全新画卷。”

依托“互联网+”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包括提供“互联网+”教育、医疗、交通、娱乐等公共服务的延伸,以及建设智慧乡村,开展智慧党建、在线办事和政务公开等内容,也将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鸿沟跨越的水平,标志着城乡差距缩小的趋势和程度,也标志着城乡文明的水平。”霍学喜认为,要做到跨越鸿沟,仍需有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政策整合的大动作。

“只有进行改革,建立起与信息化相匹配的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达到乡村改革与数字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建立起更加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让农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代表、委员聚焦“实施数字乡村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