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7名缅籍务工人员误食“白毒

发布时间:2019-07-0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云南网讯(记者 熊强)据云南德宏州陇川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对外通报称,6月20日,该县发生吞吞武等7名缅籍入境务工人员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

据介绍,今年5月吞吞武带领另外6人入境陇川从事甘蔗种植。事发当日,7人在王子树乡罗朗村野外自行采摘野生菌,并在午餐和晚餐进食。

6月21日凌晨1时左右,7人相继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送到医院后,当地乡、村两级医疗机构初步诊断为野生菌中毒,在初步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及时将患者转到陇川县人民医院,医院开通绿色通道,全力救治患者。县疾控中心指派专人采集剩余食物并送省疾控中心检验。

事件发生后,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陇川县外事办及时向缅甸雷基市递交事件情况通报函,并及时通知病人家属。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中缅两国胞波情谊,各级领导到医院看望患者并要求卫生健康部门积极组织省、州、县医疗救治专家尽最大努力进行救治。

6月22日,德宏州卫健委派出州人民医院肾内科和重症医学科专家赶赴陇川县救治。

6月23日,省卫健委派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名权威专家赴陇川县,与州、县及沪滇合作援陇的上海专家组成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全力抢救中毒患者。

6月24日,省疾控中心从剩余食物中检出毒菌肽。7名患者确诊为“白毒伞”中毒。白毒伞又称致命鹅膏,是本地常见的一种野生毒菇,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死亡率极高。食用50g“白毒伞”即可致死,7位患者总共食用约2000g左右的毒菇,平均每人食用超过250g,超过致死剂量的5倍。同日,省卫健委再次组织第二批中毒急救专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到陇川县参与救治。缅甸驻昆明总领事吴通昂觉委托瑞丽缅甸珠宝协会会长吴彭觉等人到陇川县人民医院看望中毒患者。

6月25日,7名患者病情极其危重,联合医疗救治专家组根据不同检验结果做出“一人一方案”的救治方案,15时,专家组与15名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患者家属同意按照治疗方案继续治疗。

6月26日,患者家属和病人多次向外事部门反映,希望返回缅甸。专家组通过翻译将患者病情和后续治疗方案详细告知家属,并将风险一一说明,家属仍坚持上述要求。陇川县外事办把相关情况告知缅甸驻昆总领事委托代表人吴彭觉后,吴彭觉反馈:总领馆表示尊重家属意愿,同意家属将患者带回缅甸。患者家属提交自动离院意愿申请书,签署出院病情告知书,完善出院手续。期间,陇川县人民政府给予每位患者五千元人民币的人道主义援助。

15时10分,在陇川县相关部门的通力配合下,出动7辆救护车将患者及家属送往瑞丽市姐告口岸,16时送达姐告口岸并交予缅甸木姐市副市长吴昂觉莫、木姐县移民局局长吴散伟等人。16时30分,完成通关及交接手续。

科普链接

云南野生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存在不少有毒品种,且不易鉴别。误采误食有毒野生菌,会因有毒野生菌中含有的毒肽、溶血素、生物碱、红菇素等毒素通过人体的消化系统进入血液系统,进而损害人体的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常见的相关中毒症状类型可以分为肝损害型、肾损害型、横纹肌溶解型、溶血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和光过敏皮炎型等,其中前四种类型可致人死亡。

加工野生菌过程中应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买来的野生菌不要混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另外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过量。

第二,在加工烹调野生菌时采用的方法要得当。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

第三,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同时,酒精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从而导致血液加速,增加毒素的吸收,进而引起中毒。

发生野生菌中毒了首先应及时送医。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如果不能及时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是要尽快转送正规医院诊治。转送时最好携带剩余野生菌样品,以利进一步明确诊断治疗。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7名缅籍务工人员误食“白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