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垃圾分类如何“拎得清”

发布时间:2019-07-0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经过了粽叶是干垃圾还是湿垃圾的家庭辩论,经过了没喝完的咖啡和不想喝的奶茶怎么扔进分类垃圾桶的人生思索,经过了以“猪能不能吃”作为分类标准的高度概括总结……几个月来,一心扑在垃圾上,认真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的上海人民迎来了正式“考试”——

  自7月1日零时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上海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所有垃圾都将被分为干垃圾、湿垃圾、有害垃圾及可回收垃圾四类,居民小区都换上了带有相应颜色标识的垃圾桶。从垃圾产生的源头直到末端处理,上海要实行全流程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一旦违规混合投放垃圾,将被处以最高200元罚款,可谓“史上最严垃圾分类”。

  实际上,不只是上海,很多超大城市也纷纷加入到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队伍中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目前,46个重点城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系统正在逐步建立。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那么,垃圾分类究竟该如何分?

  1、居民习惯要改变:做到“随手分”

  1.2公斤,这是上海市每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按这一数量计算,上海市日均产生生活垃圾总量超过2万吨,如果不对垃圾进行压缩粉碎处理,每15天上海产生的生活垃圾就能堆出一栋421米高的金茂大厦。

  在筹备了超过20年后,上海市政府终于决心以强制分类的方式对这幢“垃圾大厦”发起“冲击”。

  1日上午9点,上海市普陀区中山北路沿街一家奶茶铺存在干湿垃圾混装的情况,城管执法人员复查发现后,依法对该商铺予以当场处罚,成为条例正式实施后该区的首例处罚。

  此前,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对混投垃圾如何罚款进行了明确说明。根据条例,30天内出现混投垃圾行为3次以上且拒不改正的个人,将处以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而存在混装混运的单位,将视不同行为,处罚金额在5千元至5万元不等;此外,外地游客如果到上海出差或旅游,垃圾扔错了地方且拒不改正的,也同样面临处罚。截至目前,上海全市已完成1.3万个分类投放点改造,完成率为75%,更新完善道路废物箱标识4万余只。

  垃圾分类事关改善生活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但真正实行起来仍需一个磨合和适应的过程。比如湿纸巾是干垃圾,西瓜、葡萄等果皮是湿垃圾,但是蛤蜊壳却是干垃圾,而小龙虾的壳又是湿垃圾,怎么分类的确让不少上海居民感到头疼。垃圾更好的分类投放,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种考验。垃圾分类分得不对就要被罚,强制实行会是确保垃圾分类执行的有效手段吗?

  “上海出台的条例是我看到的最认真、最先进的条例,规定得比较完善、全面。”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看来,上海市垃圾分类的水平相对比较高,准备很充分,各环节都有一定基础。尽管如此,指望强制分类能够起到一蹴而就的效果也并不现实。“从‘随手扔’到‘随手分’,源头分类习惯没那么容易养成,应该在两年内基本形成习惯,这是很艰巨的工作。”宋国君表示。

  其实,早在2000年6月,我国就在8个城市开展了垃圾分类试点,但时至今日,垃圾分类面临的最大尴尬仍然是很多人因为分拣意识不够而“拎不清”。

  “一些城市对垃圾分类工作的认识仍停留在技术层面,对垃圾说垃圾,就分类说分类,还没有从培养一代人的文明习惯和推动社会进步的角度,充分认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导致目前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基础了解层面,还需要加强引导。”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徐海云指出。

  “我们通过七年的研究发现,垃圾分类要获得居民认可,社区里的志愿者及值班很重要,人与人的沟通、交流,比单纯的信息传递更能让居民认识和开始垃圾分类。”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李长军认为,志愿者不是单纯的督导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上门拜访,与居民的平时交流,发挥带头示范作用等等。

  2、规则设计要精细:避免“一刀切”

  随着条例正式实施,上海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的城市,但不是唯一一个。当前,我国不少城市都在试点垃圾分类,但是每个城市垃圾分类的标准不尽相同。有的地方按照干垃圾、湿垃圾进行投放处理,有的地方则按照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可回收垃圾等进行投放处理。那么到底该如何正确区分这些垃圾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主要分为四大类: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以及其他垃圾。其中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墨盒、废油漆桶、过期药品、废灯管、杀虫剂等,可回收物垃圾包括玻璃类、牛奶盒、金属类、废纸壳、废旧衣物等,而厨余垃圾主要包括剩菜剩饭、茶叶渣、残枝落叶、骨骼内脏、果皮菜叶等,像宠物粪便、烟头、污染纸张、废旧陶瓷制品、灰土、一次性餐具,则属于其他垃圾。

  “这是全国统一的大标准,而具体每一个类别下的分法还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条件来制定。”徐海云表示,我国地域广,居住条件差异大,餐厨垃圾的种类更多,“当然不论如何划分,只要看懂搞明白上述四大类的基本划分,那就基本不会扔错垃圾。”

  从国际经验来看,对于垃圾分类方法的区分,各国并没有严格统一的划分。在日本,垃圾分类体系可以达到惊人的细致程度,宣传手册可以达到500多项条款,一个瓶子的瓶盖、标签甚至要取下来放进不同的垃圾箱。当然,由于地理、人口、社会文化等因素不同,日本成熟的经验未必适合中国。即使在日本,严苛的垃圾分类方法也被认为过多消耗了社会的人力成本。

  再比如,依据上海条例规定,要逐步推行“定时定点”投放,不少早出晚归的上班族担心时间凑不上。那么,为何分类的同时还要进行“定时定点”投放?如何保证居民愿意分,又分得好?

  “当时立法时的思路是,推行垃圾的‘定时定点’投放能够提高垃圾清运的作业效率,但实施后确实带来一些不方便,特别是一些下班晚的人群和晚间上班人群。怎样才能让市民支持这项工作,我们赞成不能‘一刀切’的简单化管理,还是要精细化管理。比如每个小区里投放点怎么布设更加科学合理,什么时间收运更科学;再比如有些小区能否在晚间适当延长时间,或者增设一些夜间投放点等等。每个小区应当根据自身情况提出针对性方案。”上海市人大代表许丽萍指出。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垃圾分类如何“拎得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