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发布时间:2019-07-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浙江在线-婺城新闻网(记者傅伟炎贾佳/文陈俊/摄)

  溯水而上

  重回梦中的白沙溪

  “多少次身心俱疲的时候,总有一个声音在心头飘荡:溯水而上,溯水而上,回到白沙溪去走一趟……”这是婺城籍著名音乐人陈越在其《白沙溪》这篇文稿中写下的一段话,见证了一名在外拼搏奋斗的婺乡人对白沙溪的眷恋之情。

  时间回到25年前,21岁的陈越以一首《江南有座金华城》唱响了家乡,歌曲一夜之间响遍了金华的大街小巷,从此金华百姓知道了这位才华横溢的音乐才子。如今,《江南有座金华城》已收录在金华小学音乐教材的第一篇,成了金华的城歌。而经过20多年的游历,如今的陈越,在艺术上越来越成熟,为全国许多城市写了城歌,因为在城市音乐创作上的造诣和贡献,享誉音乐界,名满天下,先后被国内外100多个城市聘为荣誉市民。如今他客居异乡,但他内心依然有着始终不变的乡愁。

  今天,借着新创的歌曲《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在婺城全球首发的时机,陈越也终于有机会回到久别的家乡。上午,在区领导蔡艳、苏荣兵、王国平、方锦瑞等陪同下,陈越携亲朋好友一起相聚琅琊,重游阔别已久的白沙溪。

  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的婺城,河道星罗棋布。100多万人口的金华,饮用水却仰仗一条不足70公里长的河流——白沙溪。总长68.3公里的河流,大部分与白门线并行缠绵,起伏偎依于南山脚下。白沙溪也是是一条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的灌溉惠民之溪,2000年前,东汉大将军卢文台亲率子民筑成白沙溪三十六堰,成为造福一方的著名水利工程。如今,古老的白沙堰成为后人缅怀古人功绩的纪念碑。

  蔡艳等区领导与陈越一行徜徉在绿道上,沿着溪流而上,一路缓步慢行,领略溪流两岸美丽风景,一路交流探讨“五水共治、白沙文化、花满婺城”等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眼前,清澈见底的白沙溪水宛如罗带蜿蜒于苍翠雄奇的群山之间,溪边群山耸立,细窄处碧水深潭,宽阔处鹭舞沙洲,美不胜收。

  在陈越的记忆中,白沙溪虽没有江河湖海的浩荡,但常年不绝的溪流,自有一股波澜不惊的从容。尤其是两岸芦苇细竹,丛丛叠叠,春来翠绿逼人,秋尽芦花飘荡。那成群的野鸭和白鹭,在溪水间自得地寻虾觅蟹。“太美了,还是记忆中的老样子,五水共治真的是泽被后世的德政之举。”游览过程中,陈越感慨道。

  近年来,随着“五水共治”的不断深入,婺城实施了白沙溪防洪堤坝工程与白沙溪琅琊段溪岸景观建设工程,新建文台堰1座,设计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同时增设了红色记忆、婺窑遗风、文台生辉等文化景观。如今的白沙溪,顺河流而下,看不尽两岸风光旖旎;溯河流而上,听得见两千年来清晰的马蹄声声。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重焕光彩

  见证古镇美丽蝶变

  游览了白沙溪,蔡艳等区领导与陈越一行走进琅琊集镇,见证小城镇整治给古镇带来的美丽蝶变。一路走街串巷,整洁有序的街道,古色古香的街面,修缮整治后的种德堂,望泉公祠、敦伦堂等古建筑,重新焕发了往日风采。美丽庭院、古代宗祠、街巷水文化齐头发力,使老街风貌富有古韵,彰显古街特色。

  “琅琊已完全不是记忆中的样子了,这座古镇经过整治颜值更高了,变得既古典又现代时尚了。”参观过程中,陈越等客人对琅琊美丽蝶变频频点赞。

  事实上,自实施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以来,琅琊镇加强项目建设与环境整治齐推进、相助力,全面打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战。在整治中,我们深挖白沙文化,发扬琅琊特色。一是建设琅琊榜项目,用图文形式展示宣传白沙治水文化、古窑文化、抗战文化等;二是建设入镇口景观,在入镇口景观节点一建设中采用浮雕形式传扬治水文化。在入镇口景观节点二树立白沙老爷雕像、治水故事介绍板,纪念卢文台将军治水功绩。三是展示文化遗产,在市级文保点全院内展示白沙36堰墙景、卢文台治水故事等。

  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琅琊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已取得明显的阶段性成果,一个崭新、美丽、整洁的“梦幻白沙、水墨琅琊”健康小镇正在快速成型,广大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与日俱增。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

  江南有座金华城

  城里绕着他的思乡梦

  不论身在哪里,在金华人的心里,总回荡着这么一首歌曲。它透露着浪漫纯美的赤子之情,有令人身心荡漾的唯美风景,更是年少离乡的游子陈越心里头久久不灭的思乡旋律。今天下午,在陈越新歌的发布会现场,孩子们用童声合唱了《江南有座金华城》,稚嫩的声音将在场所有人的思绪都迁回到了那一段曾经。

  1972年,陈越出生于白沙溪古廊桥旧址边,是外迁入白龙桥的村上外姓。刚出生不久,一场火灾销毁了他们全部的家当,是母亲抱着他逃过一劫。

  可是,命运总是爱开玩笑:3岁那年,母亲意外离开人世;4岁时候,相依为命的父子俩一起因病入院,为了偿还费用,父亲之后变卖了3间大火后重建的瓦房;到了11岁,早已穷困潦倒的父亲蒙冤入狱,陈越也彻底成为了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除了年迈的外婆,再无依靠。

  自此之后,他干过建筑小工,当过街头小贩,也蹲下身子为别人擦过皮鞋。在还没有力气举起铁锤的年岁,被父亲的朋友带到永康打白铁。

  然而,困苦不幸的生活并没有击垮这个男孩,命运终究给他开了一扇窗。他没有受过任何教育,但音乐才华却早露了端倪。13岁那年,他写的《来自冰球》,让大家看到了这个年幼孩子身上隐隐散发的光。

  8年后,在辗转了金华、永康、东阳之后,陈越决计带着他满腹的音乐梦想,南下广东开始了“广漂”的生活。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亲爱的婺城,亲爱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