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动驾驶路测覆盖卡车大巴 每季度新增路测道路
发布时间:2018-03-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首批路测车企、车型是如何选出的,为何上海的自动驾驶路测汽车要求配置驾驶员,开放道路的测试意义在哪?近日,澎湃新闻记者专访了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淞泓智能汽车)副总经理李霖。
李霖表示,开放道路测试,彰显了信心,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化普及越来越近。毕竟封闭道路测试是实际道路的简化版,通过封闭区测试验证的自动驾驶汽车,只是刚刚通过及格线。真实的交通环境的场景是无穷尽的。这些真实的数据,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基础,借此才能真正优化自动驾驶系统。
上海淞泓智能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股东包括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电科智能系统股份有限公司等。作为第三方机构,淞泓智能汽车成为了上海市制造业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相关项目的承担实体。
李霖在回答澎湃新闻记者提问时还提到,未来,每个季度都新增测试道路,扩大范围、丰富道路形态。上海自动驾驶试验田也将拓展到其他区域。截至3月上半旬,有关部门已经收到30多家企业的路测申请,申请的企业除了乘用车车企,还有卡车、巴士、自动驾驶算法集成公司等。未来,无人驾驶的集装箱卡车、大巴车、扫地专用车都将开上路测区。
【首批获牌车企和车型是怎么选出来的】
澎湃新闻:首批获得牌照的车企和车型是怎样选出来的?
李霖:他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作为首批试点车型,为实现示范效应,遭受了极为严苛的挑战。
早在2016年9月,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就开始筹备相关事宜。他们在封闭道路内,测试突发各种突发情况。当时还不是抽查,而是把所有的突发场景都模拟测试了一遍。以谨慎确保安全。
通过逾半年的考验,上汽及蔚来的测试车辆证明,自动驾驶确实在某些领域内比人类驾驶员表现更好。所谓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澎湃新闻:上路路测的车辆需要通过哪些考验?
李霖:目前,自动驾驶车申请上海路测至少有3道门槛:1.企业需要有赔付、抗风险能力;2.车辆技术指标达标;3.驾驶员经过特殊培训。
申请路测前,车辆必须通过封闭道路测试:采取抽查方式,验证车辆在各种自动驾驶状态下的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在30次重复实验中,成功率必须达到90%以上。在检测时,若因失控发生碰撞,车辆(路测资格申请)将被一票否决。现有自动驾驶设备的成功率尚无法达到100%。但是,上海路测的指标门槛是瞄着现有产品标准上限设定的。
澎湃新闻:这些考验是怎样设置的?
李霖:当时花了不少心思。工作人员做了很多“非标准化、符合中国国情的测试工具”。
比如,定制了价值六七百万、也是国内第一套相关模型、仿真模拟测试自动驾驶汽车跟车时是否追尾:不同于国外用2D模型,工作人员专门定制了一款3D模型感受器,模拟国内部分驾驶员粗鲁变道时、自动驾驶车型是否会刮擦车辆侧后方的情况。更为贴近真实数据。
机会留给又准备的人,所以路测细则的东风一到,马上就能给车辆发牌上路。
【为何强制要求测试车辆配置驾驶员】
澎湃新闻:为何强制要求车辆搭配有驾驶员?
李霖:一方面为了合法,目前法律要求驾驶员主体必须是自然人,而不是机械。同时,若发生事故,作为驾驶员的测试工程师可以职务身份承担责任。
具体来说,车上必须得有测试工程师担任驾驶员,要求他不但驾驶技术好,还要熟悉自动驾驶系统,能够应对突发情况,当汽车失效时,驾驶员必须瞬间接管车辆,避免相撞、保障安全。
这就需要专项培训,比如某合资车企普通车型试车员有两级考试,而自动驾驶员设置十级,难度系数陡然而生。
澎湃新闻:是否有人主动挑逗无人驾驶车?
李霖:暂无。因为驾驶座上有人,可以随时接管车辆,保障安全。
澎湃新闻:路测周遭行人、驾驶员有何反馈?
李霖:路测车辆车身贴有显著标识,但我们更希望没人关注到他,这才意味着他没有影响交通。目前没有收到举报,运营状况良好。
【开放道路测试的意义】
澎湃新闻:作为运营第三方,如何监管路测状况?
李霖:所有路测车型的基本信息都将同步上传到监控平台、留存数据。我们不要厂家的核心数据,比如算法、探测等数据,只是要了解车速、加速度、是否是自动驾驶状态,实时监控,防止车辆越界路测。
具体来说,平台方在车辆上提供了第三方监控装置,由车企提供信息接口,记录数据。车企也得有自己的数据记录装置,如同“黑匣子”,当路测出现问题时,调用数据,来分析原因、追踪责任。
澎湃新闻:上海汽车城很早就下大力气投入了封闭道路模拟测试,相比之下,开放道路测试有何具体意义?为何备受业内关注?
李霖:开放道路测试,彰显了信心,意味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市场化普及越来越近。
首先,这完善了自动驾驶汽车上路前的测试环节:从计算机进行仿真、模拟场景,设置自动驾驶系统;到进入封闭园区内测试,在特定场景下,调试自动驾驶系统;最终,到开放道路上,获取更复杂、更真实的数据,来完善自动驾驶系统。
毕竟封闭道路测试是实际道路的简化版,通过封闭区测试验证的自动驾驶汽车,只是刚刚通过及格线。真实的交通环境的场景是无穷尽的、要素更多元,包括天气、温度、车辆间互动、驾驶员与行人违章行为等等。这些真实的数据,是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基础,借此才能真正优化自动驾驶系统。
澎湃新闻:在开放路测前,遭遇过哪些困境?
李霖:刚开局就面临两大困境:1、道路智能化程度不足,需要资金、技术升级,涉及多部门协调;2、路测与现有法律法规存在冲突,存在法律空白。在此背景下,我们下定决心,先突破技术难关,再等政策“东风”。
比如,改造智能交通设施,就是个系统工程,协调、沟通成本太高:路边的通信设施归交通委管理,车辆事故、信号灯归公安局管理,产业规划归属经信委,通信则归属无线电管理局,定位信息则归国土资源局管理。
从升级现有交通信号设备,与有关部门协调开放后台数据端口,到选取实际路测路段,都用了不少的功夫,最终借助市区两级政府支持,取得突破、达成试点。
【上海优势】
澎湃新闻:目前全国各地都加速了自动驾驶车辆路测进程,目前上海有哪些优势?
李霖:上海已经走在了前列。2016年,嘉定区政府和上海汽车城就设立了封闭测试区,并开始积累自动驾驶路测的前瞻技术。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上海自动驾驶路测覆盖卡车大巴 每季度新增路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