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神山医院10天落成记
发布时间:2020-03-0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新华社武汉2月2日电 题:“火神”战瘟神——火神山医院10天落成记
新华社记者
湖北,荆楚大地、云泽之乡。楚人,自视为火神祝融的后代。当下,一场“火神”驱赶瘟神的角斗战事正酣。
今天,一座名为火神山的医院,正式落成。战疫魔,增添了新的利器,开辟出新的战场。
总建筑面积超过3万平方米,架设箱式板房近两千间,接诊区病房楼ICU俱全……这个建筑面积相当于半个北京“水立方”的“战地医院”,从开始设计到建成完工,历时10天。
经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于2月3日起在这所医院承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任务。
过去10天,发生了什么?怎么做到的?新华社记者带你去探访火神山医院落成全过程。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铺开武汉地图,位于武汉西南的知音湖犹如一匹奔驰的骏马。刚建成的火神山医院,就在这匹骏马的鼻尖之处。
这里,曾经是武汉职工疗养院,遍布着藕塘、土丘。
“10天建座医院,这怎么可能完成?” 这是众多参加火神山医院设计、施工者,接到任务指令时的第一反应。
中建三局三公司项目经理方翔从事土木建筑行业多年。他说:“按照常规流程,3万多平方米建筑量的项目,至少要两年。紧急状态搭建临时性建筑都需要1个月,更何况是新建一座传染病医院?”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背后,是异常严峻的疫情形势。从确定新建火神山医院的1月23日当天到2月1日,9天中,武汉市确诊病例从495人陡增至4109人。
不断增加的定点医院床位数量,远远跟不上疫情蔓延速度。“根据2003年抗击‘非典’时的经验,新建集中收治疫情患者的医院,能够很大程度上缓解现有医院的压力,减少交叉感染。”一位参与抗击非典的医疗专家表示,临时医院启用后,更重要的作用是减少社会恐慌情绪。
过往抗击重大疫情,也曾经创造过奇迹。
2003年4月,北京建成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小汤山医院,两个月内收治了全国七分之一的“非典”病人,其间无一名医护人员被感染,创造了人类医学史上的奇迹。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当年建好小汤山医院用了7天。现在的工程能力更高了,10天完成任务,很困难吗?
紧急的疫情让人们已经忘记了,武汉抗疫斗争高峰是在春节前。小汤山建设是在4月份,火神山医院建设其间,适逢大量工人假期返乡,“别说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就连工地上吃喝拉撒,这些后勤都难以保障”。武汉市城建局一位工作人员介绍。
疫情,不等人。与死神竞速,情势紧迫,间不容发。各方面迅速动员,进入战时状态。
——选址。规划、环保等部门紧急会商,定在知音湖畔的武汉市职工疗养院。这里远离人口稠密的汉口主城区,交通、管道等配套基础齐备。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设计。小汤山非典医院设计方迅速参与。中信建筑设计院等设计机构组成60多个人的应急项目团队,5小时内就拿出设计方案,不到24小时绘出设计图。
——施工。多家建筑企业踊跃请战。指挥部最终确定由中建三局、武汉建工、武汉航发、汉阳市政四家企业参建,明确施工任务,立下“军令状”,迅速组织开工。
没人想到,一个建筑工地,成为数千万人瞩目的焦点。火神山建设现场场景被网络“云直播”后,数千万网民在屏幕前当起了“监工”。
“这不是一场单纯的工地直播,而是抗击疫情的希望,大家都希望能够快点,更快点。”类似的网络评论天天时时可见。
入夜,工地上灯火通明。不远处,武汉三镇是焦灼中等待的万家灯火。
这是2月2日无人机拍摄的武汉火神山医院。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分区严隔离 病房带“口罩”
从空中俯瞰,火神山两栋住院楼,整体呈中间医护两边病房的“鱼骨状”布局。“主鱼骨”是中间的长走道,功能为医护人员通道和办公区域。走道连接“次鱼骨”的9个病房区,在走道里可步行至任何一间病房。
作为一所传染病医院,大到房间的结构布局,小到一个下水管道,在各项防护措施方面,近乎苛刻。而充分借鉴小汤山医院,让火神山医院的设计与建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曾参与小汤山医院设计的全国知名设计大师黄锡璆,腊月二十九晚上专门给设计组打来电话,提出小汤山医院设计中曾经留下的遗憾和不足:病房紧挨地面,没有隔空层,容易潮湿;没有设置专用病区走道,开门就是院子,管理不便……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火神山医院10天落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