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最前线】日海方舱医院建设实录:“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发布时间:2020-03-2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央视网消息:(记者 吕媛媛刘禛)中国光谷日海方舱医院预计将于2月20日开始收治轻型和普通型的确诊患者。
在一期施工单位中交二航局承建的一栋厂房内,上千张床位已布置完成,病床设有顶棚,席梦思、床头柜、电热毯、空气净化器等生活设施一应俱全。
连续18天,从“火眼”实验室到日海方舱医院,李安辉一直在前线,跟着建设队伍跑。他用镜头记录建设过程,捕捉背后故事。
李安辉给记者讲述的“战疫最前线”中,有“头靠在一袋螺丝钉上都能睡得着”的工人,有“自发捐款买水果慰问住在同一酒店外省医疗队”的建设者,还有本地“62岁的老爷子主动来帮工”……他说:“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以下为李安辉自述:
他们是一家三口
成昶云川今年27岁,见到他时,他正在一个方舱医院中铺被子。和他搭档的是一个中年女子。他们非常细心,一丝不苟,床垫、床单、被子、枕头,一样一样扯得通通顺顺,摆放得整整齐齐。在拍摄过程中我了解到,他们是母子关系,母亲是纺织工人,儿子是数控机床的程序员。成昶云川还告诉我,除了他们母子俩,身为建筑工人的父亲也来到了工地一线,和工人们一起安放床位。
成昶云川在朋友圈看到“日海方舱医院紧急招人”的消息,他告诉父母他想去,最后却是一家三口驱车赶赴一线。他们到达方舱医院时,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他们接到的任务很简单,就是将床上用品从仓库搬过来,然后铺好。到14日凌晨5点起,他们已经累计搬运了床上用品几百件、铺床40多个。
当问到为什么前来帮忙时,成昶云川很腼腆地说:“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做点事,尽点力,早日战胜疫情,让武汉快些恢复正常,也是好的。”
“战场”来了父子兵
13日下午,我在拍摄暖通班组作业时,见到了前来报到的张师傅。今年五十岁的张师傅来自红安,有着二十几年的暖通施工经验。此前,他带着两个儿子奋战在雷神山。雷神山完工后,父子三人立马赶了过来。
在交谈中,张师傅告诉我,大儿子在孝感开美发店,小儿子跟在身边做暖通。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们留在武汉回不去,正好工地上缺人,就带着两个儿子加入了医院建设的大军。好在女眷和两个孙子一直待在乡下,现在都很安全,他们也就没了后顾之忧。
13日晚上,我在施工现场见到张师傅带着小儿子在做风机接头。一会用锤子敲,一会用螺丝刀顶,他不停地重复上述动作,直到将防火帆布两头都接起来。当时,张师傅已经满头是汗。
张师傅的大儿子一会儿爬上板房,一会儿爬下来,一会儿越过一米来高的风管,一会儿操起电动螺丝刀紧螺丝,身手极为矫健。我问他为什么这么娴熟,他笑着说:“别看我这几年做美发,我爸早些年教的童子功还在呢!”
女子能撑一片天
“你们俩去搬一袋床垫过来!”
“你们俩去搬一袋枕芯过来!”
“你们几个去搬四件套!”
一群90后女孩的任务就是将床上用品从百米开外的仓库搬到医护人员住宿的楼上。这栋楼有六层,300多个床位。
除了四件套,其他床上用品都装在麻袋里,一个麻袋重五六十斤。对于这些90后的女孩来说,这样的重量有点超出她们的承受能力。一个人扛不动,那就两个人抬,抬累了,就放在地上拖一程。搬完后,顾不上擦一把汗,就两三个人一组,拆分袋子,挨个房间铺床。
她们都是华中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有的从武昌来,有的从汉口来,一共来了三十多人,一半以上是女性,最小的只有20岁。
晚上七点多,她们下楼来吃饭。几个小姑娘拿着盒饭,不知道要往哪里去。我告诉她们,大家都是蹲在地上吃饭的。她们学着工人的样子,就坐在路牙子上。打开饭盒时,有一个小姑娘惊叫起来:“居然有白菜!这里居然有白菜!我已经一个多星期没见过蔬菜了!”她们说,这是有生以来第一次蹲在风中吃饭,这种记忆估计要保留一辈子。
风风火火女司机
13日晚上九点多,在现场值班室里,一位大姐正在风风火火找东西吃。
“有蛋黄派吗?”
“有,在大巴车上,没卸货。”
“有牛奶吗?”
“有,也没来得及卸货。”
“那你们有什么?”
“泡面。”
“好吧。来碗泡面也好,饿死了!有开水吗?”
大姐告诉我,她家住东西湖区的吴家山,她平时开货车运货。这些天来,她一直帮着运送各种物资,除了武汉市内,孝感、黄冈、咸宁等周边县市,她都跑了个遍。她说,今天已经跑了两趟。咸宁这一趟,下午五点出发的,九点多才回,正好错过了饭点。“说实话,我也很累,也想打退堂鼓。看到你们搞得那么火急火燎,我也豁出去了。”
其实,在这个繁忙的工地上,这些镜头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