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二十五载爱与梦 铸就一个大写的“中能”(组图)

发布时间:2018-07-0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25年前,他是一个在岛城开出租车的小伙,2006年即成为福布斯富豪榜单上的年轻新秀之一;15年前,他从重庆路一间窄小的厂房开始生产电缆,今天他的产品已成为中国线缆业的知名品牌之一;8年前,当青岛中超球队无人接手时,他毅然扛起大旗,延续了青岛足球城的薪火,诠释了一段“为青岛足球保留一份火种”的佳话;他深爱这座生于斯长于斯的城市,对社会真切感恩,对民生关切悲悯,近年来累计为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5000多万元……

  15年前,它是一个生产单一电缆产品的小工厂,今天它是一个横跨制造业,体育、文化、旅游产业,新能源与资源再生利用产业,涉及文化旅游、体育、新能源、文化传媒、再生资源、线缆制造、房地产开发、酒店管理、硅化工等业态的多元化民营企业集团。它的商标跻身中国驰名商标之列,其商标价值达5.9亿元,品牌价值则高达30.5亿元,它拥有员工3000余名,2011年工业销售收入突破18亿元,总资产达30多亿元……

  他,就是乔伟光。它,就是中能集团。

  回顾25年的创业历程,很多青岛人跟笔者一样,对乔伟光及其中能集团的认知从模糊渐趋清晰:一个崇尚信义、热心公益、反哺社会的良心企业家,一个无怨无悔执着前行的青岛职业足球救火者和掌旗手;一个扎根青岛、风行中国、奔向世界的行业品牌,一个见证改革开放历程沐浴时代新风的明星企业。乔伟光和他的中能,不仅仅是一个足球符号,更是一部草根青年实现爱与梦想的创业史话,也是一首新时期青岛民营企业家艰苦奋斗、自我成就的青春之歌。

  当笔者初见中能掌舵人乔伟光时,感受到的是一份很强的印象反差。找不到年轻成功者们惯有的张扬与犀利,看不到一丝骄傲和浮躁,没有想象中的距离感,只有沉着、稳重、睿智,言谈举止间透着浓浓的人情味。谈笑间,他打开了自己的记忆闸门,向笔者娓娓讲述着创业史中的吉光片羽,而这远远比一场场好看的足球赛更加精彩与值得回味。

  17岁少年独自追逐创业梦他说人生就像天天写作业

  1987年,放弃去自来水公司端“铁饭碗”的机会,在众人惊讶的目光里,初中刚毕业的乔伟光选择了独自创业,开始阅读社会这本无字的大书,成为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第一批弄潮儿。

  17岁,本应在课堂上朗朗读书,本应享受着家人的溺爱。乔伟光的17岁迥然不同,这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不甘寂寞和平庸,毅然走出校门面对人生的挑战,拿着东凑西借的3万块钱买车开起了出租。在当时,个人买出租车还是一件很“另类”的事。早期的出租车市场偏冷清,他每天起早贪黑,走街串巷,钱挣得很辛苦。深夜独自驱车跑数百公里的长途,路两边漆黑一片,只有发动机的隆隆声响,窗外疾驰而过的寒风和他作伴。经过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空荡无人的大路、人生地不熟的他乡,忍受着饥肠辘辘的折磨,面对的是人身和交通的双重危险。那时年少的他,时时处处注意多听、多看、多学,向比他年长很多的人们虚心学习,一点一滴的积累自己的社会经验。他说,那时才真正明白什么是“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什么叫“一夜长大”。

  两年后,出租车行业逐渐热起来,个人买车“拉活”逐渐成了人人眼红的“蛋糕”。在生意好转时,乔伟光竟选择了离开,孤身一人去了东营。“家电业开始兴盛,盈利能力较强。而东营是胜利油田的所在地,又是当时福利待遇较好的地区之一,对家电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都很强。”那时的多数青岛人都很恋家,“千好万好不离青岛”,没有外出打拼挣钱的习惯,而东营当地人也很少有人做生意,于是洞察市场、走在人们观念前面的乔伟光也走在了市场的前面。“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我的信念就是抢在别人之前达到目的。”这是洛克菲勒的一句箴言,而乔伟光恰恰是在别人争抢的时候选择放弃,在别人沉睡之时,保持清醒提前介入。一个草根青年,从此开启了一段不服输、不退缩、不安分的多彩青春。

  在东营,乔伟光是个“择业狂人”,经销家电、办公司搞办公自动化设备、开酒店做餐饮,在多个行业他都是先行者,挑战新行业成为他的一种惯性。当然,这也注定了他要比别人吃更多的苦,耗费更多的心血,承受更多的坎坷与磨难。初到东营,卖家电时,长驱数千公里去广州进货,为了省钱他曾经被淹没在拥挤的春运大军里,蜷曲着睡在火车座位底下,一趟就是30多个小时,而那几天吃的只是几毛钱的馒头和咸菜。而每次去广州进货为了把费用省下来能吃饱饭,他舍不得住旅馆,往往是在十几个人一个房间的“马车店”过夜。推销办公自动化产品时,曾七次登门而被拒之门外,独自坐在无人的角落里暗自垂泪。在东营开酒店,没有宿舍,他这个老板经常和员工一起睡在酒店大厅里。“人的成功必须经历三种水:冷水、泪水、汗水”。一路走来,乔伟光遍尝艰辛。每当谈起这些往事,乔伟光感慨之余常会潸然泪下,但他也会坚毅地评价那段岁月:“不易,但不苦,那可能是老天对我的历练吧,没有尝过苦辣酸咸,当你吃到甜时,也不会真正享受它的好滋味。”

  这点痛算什么,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水手》是那个年代的热门歌曲,至今也是乔伟光最喜欢的一首歌,唱出了乔伟光的心声,一个不服输的草根青年,百折不挠,从不轻言放弃。在东营打拼五载,乔伟光像一块顽石,在市场的激流中被打磨、冲刷,失去的是铅华,拥有的是成熟和稳健。市场是一个残酷的战场,乔伟光完成了他的第一次蝶变。亲身经历的实战经验,丰富的管理思路,冷静的经营战略,敏锐的市场嗅觉,让他收获了第一桶金。而此时的乔伟光又开始不安分了,他在寻求更大的商机。他经常警醒自己:人生就像一道道数学题,就像一天天的作业,只有你一遍遍不厌其烦地耐心解答,才会逐渐成熟。敢于尝试,敢于判断,相信并践行自己心中的目标,乔伟光再次出发。

  单枪匹马挺进线缆领域从头抒写宏大的产业梦

  在不少同行眼里,乔伟光是一个对机会“毫不留情”的人,这有赖于他敢于面对挑战、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性格和超人的胆识。20世纪90年代,国家开启了新一轮基础设施投资的浪潮,对私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也逐渐加大,电缆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在多数人刚刚隐约感受到这一变化时,乔伟光早已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再次上演跨界创业的惊人举动。谁说做酒店的不能做电缆?他果断进入了电线电缆生产领域。

  1994年乔伟光与青岛变压器厂合作办厂开始生产电缆,行业里的人首次认识了一匹 “黑马”,年轻、创新、学习能力突出,不甘居人后。三年后,27岁的乔伟光果断“单飞”,投资成立青岛中能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那时,恐怕没有人会相信,重庆路上那间租来的小厂房里,一个初涉电缆的行业新手,能掀开一场青岛线缆业的发展浪潮,会在中国的线缆制造史上留下“中能”这个响亮的名字。乔伟光“打造中国线缆第一品牌”的梦想就此拉开了序幕。

  电缆厂筹建初期,这个不服输的年轻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奋斗在厂房建设、设备安装调试和产品试生产的一线,整整半年没有回家。半年后,执着、务实、谦逊的态度和勤奋的学习与钻研,使这个电缆的“门外汉”可以和资深技术专家一起讨论专业问题……不久,他们的首批产品正式面市,很快便通过了当时市机械局组织的批量生产产品鉴定、产品安全认证,并获得了国家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随后这个敢打敢拼的年轻人又开始了不停歇的奔波,接下来的几年中每年有大半的时间是在出差跑销售,很快使中能又先后获得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石油、中石化、总参等国字号机构的电力入网证。在此期间,这个“线缆新手”,像一个行业里的老猎手,时刻在关注着大环境的细微变化。1998年国家计划用6年时间,全面改造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电缆生产厂家可谓赶上了“百年机遇”。乔伟光决意要搭上这趟国家政策的“高速列车”,他果断决策扩大电线电缆生产规模,这一年,中能高歌猛进,其力度令同业惊叹。同时,中能在产业链上提前布局,加强市场的推广和销售,主动与改造项目工程寻求合作,产销量增长数倍。

  随后,在线缆业驾轻就熟的乔伟光,开始了新一轮跑马圈地。中能成了业内名副其实的先知先觉者,又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时机,投身西部大开发、西气东送、西电东输、三峡建设等大型项目,顺势而为,纵横大江南北,市场份额不可同日而语。那时的中能,可谓一步一个台阶,一年一个纪录。2000年销售收入突破亿元,纳税过千万元,成为当时青岛市私营企业中的一颗明星。

  而在线缆业初试牛刀的乔伟光,也用他的成功,诠释着一个企业界曾苦苦求证的公式:成功=远见+力气+才气。

  青岛第一根光缆“中能造”北京奥运青岛桥隧都用它

  乔伟光在中能创建初期所处的行业,离我们挺远,也离我们很近。照明、通讯、网络、数码生活,看得见和看不见的角落里,其实都有中能的影子。翻看中能25年的历史,我们发现了不少“第一”。正是那些第一,改写着我们的现代生活。2001年,经过翔实的市场调研与论证,乔伟光和他的团队看到了中国光纤市场广阔的前景。于是,在信息产业部第五研究所、第八研究所的支持下,中能投资3000多万元强力挺进光缆制造业,成立了青岛中能光科通讯有限公司。2001年9月27日,青岛科技界需要铭记的一个时刻中能造出了青岛批量工业生产的第一根光缆。

  插上最前沿科技翅膀的中能好戏连台。同年12月1日,它生产出了青岛第一箱五类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了超五类缆的技术标准,并通过了国家信息产业部的权威鉴定,两项产品相继填补青岛市在该产品工业生产领域的空白,也为青岛信息领域光纤光缆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能由此成为青岛市率先规模化生产光缆、五类缆的企业。

  现在,中能线缆已成为中国线缆业颇具影响力企业之一,北京奥运工程中有它的身影、山东奥体中心有它的身影、世界第一的青岛胶州湾大桥上有它的身影……中能,它是那些大项目里藏在光环背后的“筋骨”。目前,中能的各类线缆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电力、通讯、广电、铁路、煤矿、钢铁、石油化工、家电等行业及城市建设、机场、港口、高速公路、国防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并与很多国际、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房地产集团达成了长期的战略合作。“中能线缆,更安全、更环保,更专业”已成为业界共识。

  “成功不是做你喜欢做的事,而是做你应该做的事。好的公司、好的产品每天都会诞生,但我们不会因为每天吃饭而去卖大米,也不会因为每天穿衣服而去卖服装。一个人的能力再大,水平再高,如果选择的平台不对,也将无法发挥潜能达成自己的目标!”乔伟光和他的中能,在线缆领域的成功,精彩地印证了卡耐基的这句话。在乔伟光眼里,其实他只是做到了“应该”二字。

  接手老国企做“救火者”注入新血液开启多元化

  “不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市场的突变有时是无法预知的,只有先知先行者有所警觉。为了全面提升经营业绩和空间,在乔伟光的带领下,中能又开始通过收购兼并的方式不断开疆拓土,开启了多元化发展之路。

  敢做社会上的“救火者”,把责任和勇气发挥到极致。这是乔伟光一贯的冒险风格。面对人人望而却步的“硬骨头”,他往往会选择挑战,依靠中能电缆奠定的良好基础,他积极地参与了当时的国企改制。

  2000年,中能收购了已破产的青岛硅化工有限公司,接收了下岗失业人员162名,并投入巨资对其进行了扩建和技术改造,开发和生产出的中能牌猫砂、啤酒硅胶等产品,畅销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中国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高品质的产品深受客户信赖,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使一个本已倒闭的老企业起死回生。值得一提的是,中能的啤酒硅胶产品被认定为青岛市高新技术产品,无定形大孔硅胶产品通过了青岛市科技局组织的权威鉴定,质量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跟他们掌舵人的风格一样,中能人的脚步片刻不停。同年,中能房地产有限公司和中能投资公司相继成立,并组建了中能集团,中能由此第二次蝶变,从战舰变为航母,从单兵作战变为集群推进。2006年,中能收购原江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企业山东鲁通线缆公司,乔伟光投资2.7亿元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奋战十个月,一举建成了江北最大的通信电缆生产基地中能线缆制造基地,该制造基地于2007年底竣工投产,年产值达10亿元,中能开启了规模化发展的大幕,“中能”商标也同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打造百年足球俱乐部振兴青岛体育文化城

  青岛,有着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是闻名遐迩的奥帆之都、田径之乡,更是名副其实的足球城,而中能对很多青岛球迷而言,它已然成为这座城市职业足球发展的象征和符号。

  2004年12月,由于颐中集团退出足坛,青岛职业足球陷入空前低潮,昔日的“足球城”跌入困境。关键时刻,乔伟光与他的中能挺身而出,斥巨资收购了青岛颐中足球俱乐部,以非凡的勇气接过了青岛中超足球的大旗。当时,正处在中国足球最低谷的时期,甚至没人愿意去碰足球,而在青岛,民营企业接手中超球队也并无先例。那是一个痛苦的抉择,一个关乎企业命运的抉择。为了青岛体育事业,为给青岛职业足球保存一份火种,为了挽留青岛爱足球的孩子心中的那份期待,乔伟光毅然举起了青岛足球的火炬,作为一个曾经的足球运动员和狂热的球迷,他的足球梦想是要打造一个百年俱乐部。

  “责任和义务!”直到今天,乔伟光仍这样解释当年接手足球的原因。

  8年来,这支同其掌门人一样打着深深年轻烙印的球队陪伴我们度过了许许多多个下午和夜晚,或喜或忧都凝聚着无数青岛人对足球的梦想的情结。“八年间,那无数个夏天的赛场,那无数个狂欢和洒泪的夜晚,多少个青岛足球名将和新秀的青春梦想,多少个足球粉丝‘青岛中能’的疯狂呐喊。”这是一个中能球迷博客里的一句真情留言青岛人的看球记忆里,数百万球迷的青春激情里,几代足球爱好者的期待里,“中能”大旗猎猎生风。

  8年,两千多个日日夜夜,200多场拼杀鏖战,场内场外乔伟光为青岛的职业足球发展可谓耗尽心血,不过他也有常人无法体会的苦衷与烦恼,那就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坚持和努力非但得不到部分球迷的理解还常被误解。中能队成绩起起伏伏,赢得众多市民的支持,与此相伴的也有各种各样的非议,球队赢球时他会像个孩子一样高兴地手舞足蹈,比赛失利时他比球迷更加失落和悲伤。“当你想干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却得不到别人理解时,自然会感到心痛。”乔伟光说,因为搞足球,自己“至少老了10岁”。如今,“为球消得人憔悴”的他已早生华发,还因疾病缠身常去医院。每当说起足球,说起外界的不解和争议,乔伟光这个坚强的青岛汉子黯然泪流。

  天道酬勤。8年来,中能足球俱乐部在逆境中募直前行,一步一个脚印,为青岛足球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2006年,青岛中能选派主教练及队员代表山东男足参加十运会,获得份量最重的一枚金牌,受到山东省政府和青岛市政府的表彰,荣获 “振兴山东体育突出贡献奖”。在2011赛季中超联赛中,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及广大球迷的关心支持下,中能足球队取得了第6名的历史最好战绩,赢得了社会各界广泛认可,重塑并提升了青岛足球良好的形象,培养出了曲波、刘健、姜宁、刘震理、郑龙、宋文杰、朱建荣、朱世玉、栗鹏……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新生代国脚和优秀球员,在刚刚结束的2012赛季,中能俱乐部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俱乐部”。

  (下转第9版)

  【社会荣誉(部分)】

  曾荣获山东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山东省创业十杰、山东省诚信企业经营者、山东省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山东省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山东省光彩事业先进个人、山东省个体私营经济践行科学发展观带头人、青岛市工商联成立六十周年十大民营光彩之星、青岛市十大慈善人物明星、青岛传媒最具有影响力人物、纪念改革开放30年青岛市企业家社会公益奖等称号,是山东省富民兴鲁奖章获得者,并作为火炬手参加了第十一届全运会青岛站火炬传递。

  【社会职务(部分)】

  先后担任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工商联执委,山东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副会长,青岛市九届、十届政协委员,青岛市十四届人大代表兼财经委员会委员,青岛市工商联副主席,青岛市民营企业协会副会长,青岛市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副会长,青岛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等多项社会职务,并被青岛大学特聘为MBA校外导师。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二十五载爱与梦 铸就一个大写的“中能”(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