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产能翻倍 一分到底成“闭环”新时尚涌动申城
发布时间:2020-07-0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1千克收购价连0.5元都不到的泡沫塑料,却能脱胎换骨,变为小区附近口袋公园的创意雕塑,成为居民身边的“小确幸”。
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分类一年来,类似这样用变废为宝促进居民认同垃圾分类意义与价值的“闭环”,正变得越来越多,且日趋完善。
这正是上海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的题中之义。只有每一位市民坚信“一分到底”,垃圾分类才能成为涌动全城的“新时尚”。
干垃圾:“一分到底”促下游转型升级
8时,明园小安桥社区的垃圾箱房前,居民有序排队,垃圾各归其类。居民陈晓君说,自己在小区里住了十几年,过去每个楼层都有一组干湿垃圾桶,但大家“想怎么扔就怎么扔”。
真正的变化发生在一年前,2019年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此前,小区已完成了撤桶并点,垃圾箱房同步完成改造:外立面刷上白漆,窗口加装智能刷卡系统,上面支起顶棚,旁边架起水斗,每扇门还贴上醒目的分类标识,让投放者一目了然。
“垃圾分类是门心理学。”田林街道城市网格化服务中心副主任刘鸿飞表示,多年的习惯要改,居民有怨言可以理解,这时,让垃圾箱房变得可亲近,扔垃圾变得方便从容,大家才会有分类的动力。
8时10分,一辆两侧贴有黑色“干垃圾清运”标识的垃圾车驶入小区,只“吃”黑色垃圾桶内的干垃圾。“贴上标签后,我们和居民相互监督。”司机张杰说,一年多来,这个小区从未发生因分类质量不好被拒运的问题,每次清运效率都很高。省下的时间,他们能跑更多小区,缩短了垃圾在小区逗留的时间。
9时30分,记者在生活固废集装转运徐浦基地看到,一辆辆垃圾车正有序排队,驶向与所载垃圾种类匹配的坑位。基地将原来横卧的数个卸料槽全部改成竖式“漏斗”,增加“打包”效率,同时控制污水飞溅、渗漏。
“源头分类越来越好,促使我们转型升级。”徐浦基地副总经理付广杰表示,平均每天有3000吨生活垃圾在徐浦基地转运,一年多以前,湿垃圾占比仅一成左右,现在干垃圾与湿垃圾的比例已达6∶4。所以,要为增长的湿垃圾中转需求“定制”一批卸料槽、集装箱。
源头分类越来越好,还让中转单位有了管控上游垃圾质量的底气。付广杰指着一张人工智能识别抓拍的车辆照片说:“这个红框里是水流,说明干垃圾不过关。”徐浦基地立刻通过全程分类信息平台追溯,准确找到问题出自哪个区的中转站。
15时35分,经过5个多小时的水路,“沪环运货5006号”集运船靠泊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1号码头,里面装着徐浦基地打包的干垃圾。没多久,集装箱被逐个吊放到运输车上,分别送去焚烧发电或填埋。
遥控抓斗的垃圾吊操作员方建春对“一分到底”深有感触:“以前干垃圾不干,抓斗容易打滑。”现在一爪下去,至少有7吨。
“必须站好最后一班岗,将干湿分离进行到底。”上海城投环境(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徐哲表示,上海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后,仅一年,到老港处置的干垃圾就“轻”了1000吨/日。干垃圾更干了,每吨燃烧热值从1700大卡提高到2300大卡,发电量从480千瓦时提高到550千瓦时。
末端处置项目如何转型升级,很大程度取决于源头分类的实际情况。“一分到底”给老港点亮了发展道路,徐哲透露,老港未来15年的“蓝图”已规划多个新增项目,包括处置能力不低于3000吨/日的再生能源利用中心三期、处理能力3000吨/日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等。
放眼全市,更多末端处置设施也因“一分到底”而勇敢落子。到2020年底,上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要达到3.28万吨/日以上,其中,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7000吨/日。
湿垃圾:一户家庭一周“发”一度电
过去一年,越来越多的上海市民知道,近42个月用过的电中,有4000多万千瓦时的原料出自他们家的厨房,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与认同。
7时,栖山小区热闹起来,湿垃圾车驾驶员钱培峰跳下车,没看湿垃圾桶里的内容,就把它们挂上了车尾吊臂。居民没有辜负这份信任,记者站在车尾盯着,3桶湿垃圾倾泻而出,挑不出毛病。
“分得干净,因为大家知道湿垃圾派什么用场。”居民耿德超说,以前提倡垃圾分类,只知道法律规定这么做,至于有什么意义,或者讲得更直白些,“有什么好处”,则是一头雾水。后来知道湿垃圾送到发电厂当原料,所有人一下子就“醒”了。
10时,浦东多个小区的湿垃圾在罗山路中转站短暂停留后,抵达浩江路上的黎明生态园有机质处理厂。在这里,湿垃圾经过除水、杂质分离、制浆、蒸煮等环节,其中近八成物质转化成浆料,用于沼气发电,约3%的物质为废弃油脂,加工成生物柴油。
黎明生态园项目2017年1月开始调试运行,半年后,项目达到设计的处理量300吨/日。截至目前,累计已有31万多吨湿垃圾在这里变成沼气,产生了4000多万千瓦时清洁电,供应电网。
如按照1吨湿垃圾约产生六七十立方米沼气来计算,每七八千克湿垃圾可以发电1千瓦时。按照上海每户家庭湿垃圾的平均产生水平,大约每户家庭一周的湿垃圾就能为全社会贡献1千瓦时清洁的生物质电。这一点,鼓舞了居民。
上海黎明资源再利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卫华坦言,其实过去对源头分类不放心。项目刚开始时,垃圾车运来的所谓“湿垃圾”里甚至混着钢筋、混凝土。单位不得不在杂质分拣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经常被迫停产检修。严重时,整个项目要停摆一到两个月。
和过去形成鲜明反差,近两年来的湿垃圾纯度令人倍感欣慰。“我们有了提高拒收门槛的底气。”生产部副经理陶毅说,仅过去一年,厂里针对湿垃圾来料的评价标准就提高了3次,过去一批料里有四五只马甲袋算合格,现在最多只允许一只。
市民的努力也让处置单位效益得到了保障。近一年,黎明厂的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企业因此省下了100多万元的残渣处置成本。
这些都增强了处置单位升级的信心。紧邻一期,黎明生态园有机质处理厂二期工程正在进行紧张的调试,按计划今年7月底要投产,日均可“吃”掉约700吨湿垃圾。
二期产能翻了一倍都不止,哪来的信心?“是每一位参与垃圾分类的市民给的!”陈卫华兴奋地表示,伴随着上海市民日益高涨的垃圾分类热情,黎明厂迎来了“黎明”。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半月,全市湿垃圾分出量达9632.13吨/日,同比增长38.52%,市民的努力让上海多家湿垃圾处置项目不仅能“吃饱”,还能“吃好”。
可回收物:变身城市家具“回婆家”
10时,家住宝铭浦秀苑的陆玉敏通过手机下单,不到5分钟,回收员梁爽驾驶着电动回收车赶到,将可回收物逐一分类拍照、称重,把1.5元打到了她的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