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协调多元共治推进垃圾分类
发布时间:2020-07-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法制网首页>> 首页即时滚动新闻>> 北京实施垃圾分类成效初显 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仍存在统筹协调多元共治推进垃圾分类发布时间:2020-07-14 05:20 星期二来源:法制日报——法制网
● 北京市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科学、垃圾清运不及时、厨余垃圾破袋率不高、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
● 应重点优化地库区域的分类垃圾桶布局,在服务上下功夫,无故取消地库垃圾桶的方式当属“懒政”。同时对于近期出现的高发问题,需要从机制、执行、检查等方面再使劲、再创新
● 督导检查组将继续对上一阶段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回头看”,广泛发动基层力量,推动居民自治,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特别是针对市民反映集中的物业等管理责任人履责问题,强化督导检查,传导压力;对混装混运进行重点执法
□ 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伟伦
厨余日分出量翻番,桶站配置率大幅提高,桶站值守覆盖率明显提升,其他垃圾清运量同比下降。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5月1日起实施以来,相关数据体现出“三升一降”的特点。
根据《条例》,北京市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大类。《法制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北京市在垃圾分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还存在部分社区桶站配置不科学、垃圾清运不及时、厨余垃圾破袋率不高、混投混装混运等问题。
目前,北京市城管执法、民政、街乡等多个部门也正围绕垃圾分类在宣教、执法、服务等方面逐项发力,促进责任单位和个人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推动垃圾分类有效实现。
有害垃圾无处投
地库容器较单一
北京市民姚女士没有想到,她所在的小区并没有设置有害垃圾桶。要想丢弃有害垃圾,她必须前往社区活动站门前。
“要是灯管坏了,扔一趟也不近,路上还不安全。”姚女士吐槽道。
实际上,有害垃圾桶偏少的现象在北京各社区普遍存在。《法制日报》记者走访的多个小区物业方表示,由于有害垃圾的产生量相对于其他垃圾明显偏少,因此通常一个小区只会设置一个,大点的小区会设置2至3个。
此外,可回收物垃圾桶的设置也存在这样的现象。在《法制日报》记者调查采访的水星园、慧谷阳光等10多个小区,大部分均只设置了1至3个标有“可回收物”的垃圾桶。
对于可回收物垃圾桶的点位数量,一位不愿具名的物业方工作人员称:“小区内有一些拾荒人员,每个单元口设置可回收物垃圾桶可能会造成闲置,不如放置使用量更多的其他垃圾类桶。不过居民提意见,我们也会考虑增设。”
事实上,这样的配置数量是符合《条例》规定的,即“住宅小区和自然村应当在公共区域成组设置厨余垃圾、其他垃圾两类收集容器,并至少在一处生活垃圾交投点设置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收集容器”。
不过,不少市民,包括垃圾分类指导员都觉得:“调料瓶、饮料瓶的数量还是很多,可回收物垃圾桶不妨多摆几个,不能都按照规定的底线来设置。”
对于拾荒人员捡拾可回收物的行为,《条例》规定,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当及时制止翻拣、混合已分类的生活垃圾的行为。
除了地面的单元门口,地下车库也是居民扔垃圾的主要点位之一。在水星园和慧谷阳光的小区地库,《法制日报》记者看到,每个单元口或拐角处均放置一个老式的垃圾桶,但并未注明是什么类别。
在多个住宅小区地库,《法制日报》记者也只看到了“其他垃圾”这一类桶的设置,打开桶盖,里面混杂着厨余、可回收物等各类垃圾。
有的小区居民反映,《条例》实施后,地库原有的垃圾桶全部被撤走了,他们找不到扔垃圾的地方,又觉得去1层楼外扔垃圾再返回地库很不方便,索性将垃圾放到了原来垃圾桶所在的位置上。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李如刚介绍,《条例》实施后的第一个月,通过督导检查,发现了将近9000个问题,主要集中在部分小区未设置公示牌、内容不全、未分类配齐容器及未更新标识、值守人员不足,少数小区还缺少有害垃圾容器和可回收物容器。
厨余垃圾未破袋
混投现象很普遍
按照北京市的垃圾分类相关规定,厨余垃圾在投放前,应先打开垃圾袋再将袋内垃圾投放进厨余垃圾类桶内,然后将垃圾袋投入其他垃圾类桶内,俗称“破袋”投放。
《条例》实施以来,在居民投放方面,破袋率不高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之一。《法制日报》记者随机打开50多个无人值守的厨余垃圾桶,发现只有一个桶内上层的厨余垃圾较为纯净,其余的除了垃圾袋以外,还混有其他垃圾。在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桶内,也大多存在混投现象。除了住宅区,在卢沟桥景区,《法制日报》记者同样看到四类桶内存在上述问题。
在北京市海淀区双榆树西里社区设置的垃圾驿站,每天早晚均安排工作人员负责监督居民倒垃圾,这里的破袋情况则好很多。工作人员告诉《法制日报》记者:“如果有人监督,基本可以做到破袋投放,中老年人做得比较好,但一些年轻人在被劝阻时偶尔会恶语相向。”
“之前不懂为啥要破袋,后来才知道主要是为了后期进行生化处理时更高效。”北京市民张女士也提出,希望能加大厨余垃圾的清运频率,“没有了小袋包装,一大桶都是厨余垃圾,桶的密闭也不严实,味道比以前大,投放时心里也不舒服”。
据北京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温天武介绍,今年5月,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立案查处个人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795起,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未将生活垃圾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违反规定倾倒建筑废弃物等。
关于经营性场所的垃圾分类情况,北京市崇文门外街道城管执法队副队长蒋彬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他们在执法时发现,部分餐饮单位管理培训不到位,收拾餐桌时易将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装混放。
对于这一现象,《法制日报》记者在采访初期发现普遍存在,但诸多大型连锁餐饮品牌店在6月初前后已逐步整改合格,小型餐饮店的问题则仍然存在。
北京市城管执法部门还发现,目前收集运输单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问题相对突出。在此前的突击执法检查行动中,城管队员发现,北京市光华路的SOHO一期、二期垃圾房内的其他垃圾桶里混入了剩菜剩饭等厨余垃圾、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而负责收运的北京靓臣初新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直接将未分类到位的生活垃圾装车运输。北京市海淀区城管执法部门先后查处的两起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违法案件中,违法单位竟为同一家运输公司。为此,城管执法部门依法对北京清雷诺科技有限公司从重处罚。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统筹协调多元共治推进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