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實現防疫健康碼互通互認專家提醒:嚴防健康碼數據泄露或被濫用
发布时间:2020-07-2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標題:多地實現防疫健康碼互通互認 專家提醒:嚴防健康碼數據泄露或被濫用
如何實現有序復工復產與疫情防控之間的平衡?如何辨別人員的健康狀況、避免出現聚集性的傳染事件?近期,健康碼在全國各地的推行為這些問題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健康碼由浙江省率先推出,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后台審核后,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可作為出入通行的電子憑証。一般來說,健康碼分為綠、黃、紅三種顏色。綠碼,市內亮碼通行﹔黃碼,實施7天內集中或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超過7天正常后,將轉為綠碼﹔紅碼,實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離,連續申報健康打卡,將轉為綠碼。
目前,北京市、廣東省、湖北省等地均已推出官方健康碼申領渠道,各個省份之間的數據互聯互通也正在啟動。
然而,隨之而來的信息安全隱憂,也引起人們的關注。
一碼通行簡化流程
避免接觸防止感染
2月9日,浙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浙江省疫情防控責任令》(第2號)。該文件提出,要統籌把握好疫情防控與民生保障、復工復產的關系,突出重點人員、重點場所、重點區域實行分級分類管控。在妥善採取防護措施的前提下,各地要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群眾生產生活帶來的不便影響。
在此背景下,2月11日,杭州市率先推出健康碼,用“紅黃綠”三色二維碼作為數字化健康証明,居民和來杭人員隻需上釘釘或支付寶領取,綠碼可憑碼通行,紅碼和黃碼需按規定隔離並進行健康打卡。
“健康碼是一項數字化健康評估証明,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后台審核后,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作為個人在本地區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証,實現一次申報,全地區通用。通過線上安全授卡,線下掃碼核驗,判斷人員健康狀況,記錄體溫、判別高危人群,並引導全民自主健康申報,實現社區、企業、學校等分級採集數據,政府主管分級查看疫情數據,能夠觸達更多群體、覆蓋更多場景、接入更多數據,對用戶和管理部門來說都具有極大的便利性。”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法律系主任鄭寧告訴《法制日報》記者。
健康碼應用后,居民不再需要重復填報健康表格,高速路口和小區卡口工作人員也實現了“無接觸式”查驗,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按照杭州市政府發布的企業復工申報指南,企業復工需要在釘釘上申報,在審核通過之后,企業員工每天也需要在釘釘上進行健康打卡。不久之后,騰訊也推出了自己的健康碼。
鄭寧認為,健康碼主要有三方面的優點。首先,電子版的健康碼取代紙質的出入証,減少了來自各個層級的表格給個人和管理人員帶來的煩擾。健康碼可以實現一次線上填報,多次多處使用,可以簡化過關檢測手續,不僅節約了時間,也減少了人員聚集的傳染風險。其次,借助於大數據技術,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能夠對人員進行實時監測管理,解決各種表格填報范圍不同、數據不一致、交叉不可用等問題,提高聯防聯控效率。第三,各類單位也可以及時掌握本單位員工的健康信息,採取有針對性的精准聯防聯控措施。
多地實施互認機制
信息安全備受關注
由於健康碼具有多種優點,其在全國范圍內迅速得到廣泛應用。截至2月24日,健康碼已在全國近200個地市上線。
隨著各地健康碼的採用,各省之間的數據整合又成了一個問題。由於各地的健康碼依托不同的數據資源,往往造成已經領取健康碼的市民前往異地工作時,還需再注冊健康碼,甚至需要隔離14天才可恢復正常工作,這給不少復工人員帶來了困擾。
“盡管我國多地都在推行健康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同地方、不同部門的相關數據,並沒有進行充分的互聯互通,‘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極大地浪費了現有數據資源。”鄭寧說。
2月28日,河南、浙江簽署相關協議,確認浙江健康碼在河南省代替健康証明、全省通行協議,解決河南籍在浙務工人員回浙江復工復產的“堵點”問題。
2月29日,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發布消息稱,海南、浙江兩省於2月28日簽署了全國首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碼互認合作協議,這也意味著持綠碼的海南人在浙江省內可順利通行。
3月1日,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副局長潘鋒稱,北京將加強與天津、河北的聯動,積極推動防疫相關數據的共享,保障北京“健康寶”與天津、河北地區相關服務的互通互認,為三地聯防聯控提供技術支撐。未來,三地的健康碼將互通互認。
鄭寧分析稱,根據《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管理暫行辦法》,政務信息資源共享應遵循“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各政務部門形成的政務信息資源原則上應予共享,涉及國家秘密和安全的,按相關法律法規執行。另外,根據《政務信息系統整合共享實施方案》,為了節約資源、提高效率,已經建成的一些聯防聯控數據庫,應當開放相應的數據,與企業一道構建起健康碼平台大數據庫,對個人自主填報的信息進行自動匹配核實,進而做到對新冠肺炎疫情有效聯防聯控。
健康碼互認機制一旦完成,將可以通過技術手段解決異地互信問題。在保障防疫的同時,方便人員流通、復工復產,促進經濟恢復。然而,由於健康碼上記錄了諸多個人信息,數據安全和隱私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擔憂。
“健康碼涉及姓名、身份証號碼、聯系方式、位置、行程、健康等大量個人信息,一旦泄露或被濫用,后果不堪設想。不僅會造成人身、財產安全風險,還可能由於‘用戶畫像’而助長地域歧視和人群歧視。”鄭寧說。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利用信息網絡侵害人身權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健康信息、醫療狀況是核心隱私。為了公共利益,在當事人同意允許的情況之下,應本著合法性、正當性和必要性三個原則進行使用。
監管懲戒雙管齊下
保障個人信息安全
3月4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鼓勵各省加強自身的防控,推動省際間互信互利,為復工復產的群眾提供便利。同時,工信部將嚴格落實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措施,防范數據的泄露、濫用等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