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海外网评:贝鲁特爆炸引爆黎巴嫩政治“炸弹”

发布时间:2020-08-2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8月6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前中)访问爆炸过后的黎巴嫩贝鲁特港口。(图片来源:新华社)

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大爆炸的“冲击波”仍在蔓延。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黎巴嫩国内上演了大规模抗议示威活动,抗议者一度“接管”黎外交部,并闯入经济部、环境部和银行协会等部门;包括新闻部长和环境部长在内的内阁高官宣布辞职,总理迪亚卜称将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与此同时,法国总统马克龙在爆炸发生后第一时间到访黎巴嫩,由法国和联合国倡议的国际援助黎巴嫩视频会议于8月9日召开,美国总统特朗普罕见与会。可以说,这场意外不仅重创了贝鲁特和黎巴嫩经济,也再度引爆了黎巴嫩政治的“不定时炸弹”,并将这个“地区火药桶”置于危险之地。

这场爆炸导致220人死亡、7000多人受伤,并且令30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预计在100亿-150亿美元之间。随着爆炸细节的逐渐披露,黎巴嫩政府治理的困境再度激起了黎巴嫩民众对政治体制的不满。根据1943年独立时制定的《民族宪章》,黎巴嫩总统由基督教马龙派人士担任,总理由逊尼派人士担任,议长由什叶派人士担任。在民族和教派分割权力的情况下,黎巴嫩议会党派林立,碎片化严重。固化的政治格局和碎片化的政党格局,让黎巴嫩时常处在激烈的教派权力斗争中,也导致政策连续性和执行力都严重不足,令黎巴嫩最终掉进了经济增长乏力、贫富差距过大、政治僵局难解的泥潭。俄罗斯东方学家维亚切斯拉夫·马图佐夫认为,由于需要对政府中职位按教派进行划分,从而使黎巴嫩政权体制变成了寡头体制,因此,黎巴嫩抗议者要求对政治结构进行全面改革,而不只是重新分配政权中的职位。

黎巴嫩当前乱局也可能在地区引发新一轮大国和地区国家博弈。黎巴嫩“依教而治”的政治格局,让黎巴嫩政治陷入“代理人化”的局面。马克龙之所以成为爆炸后首个访问黎巴嫩的外国元首,与黎巴嫩独立前作为法国委任统治地密切相关:在黎巴嫩的政治光谱中,法国是黎国内基督教马龙派背后最大的支持者。同时,马克龙的高调还与法国和欧洲近年来大力介入中东、特别是东地中海地区事务密切相关。2010年法国率先介入利比亚局势,近期又在东地中海油气开发问题上与土耳其等国龃龉不断。在这种情况下,坐拥地中海交通枢纽位置的黎巴嫩无疑成为法国介入中东事务的支点。在此次爆炸事件发生后,黎巴嫩社交媒体上希望法国重新“委托统治”黎巴嫩的声音再度响起,一些人还发起签名活动,要求法国全面接管黎巴嫩政府。

除了法国之外,黎巴嫩“马赛克式”的政治体系使域外和地区大国都能在这里找到抓手:2017年,黎巴嫩总理哈里里在访问沙特期间突然宣布辞职,就被认为是沙特施压的结果;另一边,在黎巴嫩什叶派中拥有广泛支持、并且一直与以色列针锋相对的黎巴嫩真主党,则是伊朗在这一地区的长期盟友;因为历史原因,叙利亚长期将黎巴嫩视为自家后院,直到2005年叙利亚才从黎巴嫩撤军。而就在黎巴嫩人还深陷于爆炸案带来的伤痛之中时,美国驻黎巴嫩使馆8日在推特上称,黎巴嫩人“理应拥有听取他们意见并改变方针的领导人,以回应民众对透明度和问责制度的要求。”俄罗斯驻黎巴嫩大使扎瑟普金8日警告称,应防止一些国家打着人道主义援助地幌子干涉黎巴嫩内政。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黎巴嫩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许多中东国家共同面临的难题。因为历史和地缘政治因素,中东长期困于民族、宗教和教派斗争之中,这不但让中东许多国家陷于内耗之中,错过了国家发展的机会;也给了外部力量培养代理人以谋取地缘政治利益提供了机会。从这个角度来说,贝鲁特大爆炸的悲剧,是否可以促使黎巴嫩人超越宗教和民族分歧,从更广泛国家利益层面重构黎巴嫩,是黎巴嫩18个派别、200多个政党和600多万黎巴嫩人民需要面对的最大考验。(聂舒翼)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海外网评:贝鲁特爆炸引爆黎巴嫩政治“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