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资料:解读美国枪案

发布时间:2020-09-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一版看懂美国枪案

  

一版看懂美国枪案

  

多方角力下的控枪“囚徒困境”

一版看懂美国枪案

多方角力下的控枪“囚徒困境”

  图说天下

  (2015-12-29)广州日报讯 12月2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圣贝纳迪诺市发生枪击事件,造成至少14人死亡、17人受伤,这是美国自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以来死伤最严重的枪击事件。

  美国枪击事件近年来呈井喷之势,正如奥巴马所说,世界上没有其他国家像美国这样频繁发生枪击事件。与此同时,美国的控枪立法改革止步不前,民众对枪击事件越来越司空见惯。控枪与美利坚民族流淌的自由血液相抵触,但不控枪又对民众的人身安全有极大威胁,加上诸多利益集团的参与角力,美国的“控枪”已成为多方角力下的“囚徒困境”,未来恐怕曲折而漫长。专题文字、制图:郑佳文

  数说美国枪案

  355次

  2015年 美国已至少有355次枪击事件,平均一天发生一次枪击案。

  200多起

  自2006年以来,美国先后发生了超过200起大规模凶杀事件(至少有4人被杀的枪案)。

  352人

  算上圣贝纳迪诺枪击案,全美今年已有352人在大规模枪击事件中丧生。

  2.8亿支

  美国是世界头号持枪大国。虽然人口只占世界人口4.4%,但美国平民有枪支数量占世界民有枪支数量的一半,美国平民持枪超过2.8亿支,几乎是人手一枪,数量还在持续上升。

  14万个

  美国有14万个合法枪支销售点,是麦当劳数量的10倍。美国法律一直允许枪店的存在,连在体育用品店里也可以买到枪支弹药。

  46%

  46%的案件发生在商业场所,24%发生在学校,10%发生在政府或军事设施内,另有4%发生在宗教场所。

  14岁

  最年轻的枪手只有14岁。

  15次

  10月份俄勒冈州校园枪击事件发生后,奥巴马发表了任期内第15次与枪支暴力有关的声明。

  枪手犯罪模式

  枪手并非毫无目的地杀人,他们或出于心理疾病、或感社会不公平对待、或因为情感伤害走上杀戮之路。在公开场合滥杀的枪手仍属少数,他们更多以亲人、朋友和同事为目标。枪案频发,还让一些人开始“想象”受到不公,模仿过去的案件进行犯罪。

  半数枪手识受害人

  截至2013年12月的数据显示,57.4%的受害人认识枪手,即使他们并非主要目标。1/4的受害人是枪手最亲密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配偶和兄弟姐妹。比如说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枪手兰扎闯入学校之前就已将家中的母亲杀害。

  因分手杀人最频繁

  枪手行凶动机不一,但分手、社会歧视和家庭纠纷是大多数枪案发生的原因。53%的大规模杀人事件和家庭有关,其中,1/4的枪击案作案者的犯罪动机是分手或离婚。2007年4月制造弗吉尼亚理工枪击案的枪手赵承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赵承熙怀疑女友移情别恋,已经和其他男孩开始约会,才在一怒之下到女方宿舍将其杀害,从而开始了“大屠杀”。

  枪手多患精神疾病

  1/3人枪手未活着离开杀人现场,其中有1/4会在犯下案件后选择自杀,其他则被警方击毙。活下来的枪手多数被判处死刑或终身监禁,但有些则因为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疾病而没有遭到起诉。

  许多枪手都被发现存在“自闭”、“社交障碍”以及“抑郁”等精神疾病,像赵承熙的心理就出现过严重扭曲。

  早在2005年,赵承熙的同学与英文老师就发现这个学生的文章内容扭曲且令人不安,他们曾请学校相关人员协助,但校方以自由创作不应干预为由没有处置。

  受害人呈现低龄化

  《今日美国》注意到,枪击案受害人呈低龄化趋势,几乎1/3的受害人年龄低于18岁。

  另外,黑人群体是枪案的牺牲者。从2000年到2010年,每10万黑人中有18.5人因枪支犯罪身亡,白人群体的数字为9人,西班牙裔只有7人,其他种族则低于3.5。

  模仿犯罪继而出现

  美国枪案频发,还让一些人开始“想象”受到不公,从而寻求诉诸暴力。

  联邦调查局副局长詹姆斯·亚科恩说,许多枪手模仿其他行凶者,从其他案件中获取犯罪灵感。“许多罪犯观摩过去的案件,尤其是类似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案和桑迪胡克小学枪击案等知名案例,他们学习这些案件。”

  枪案背后政治角力

  虽然在过去25年里,美国与枪支相关的暴力犯罪不断下降,但枪击案件的规模却有扩大的趋势。每一次重大恶性枪击事件发生后,在涉及枪支管理方面,美国舆论的反应都几乎势不两立。“控枪派”义愤填膺,强烈要求严控公民拥有枪支;“拥枪派”顾左右而言他,坚称控枪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NRA力阻控枪:

  枪击事件是自由的代价

  美国政府与NRA的较量最早可追溯至1938年。美国政府曾试图在该年颁布法律,遏制枪支犯罪,但迫于NRA的压力,不得不取消了这些法律的制定。1999年科伦拜恩中学枪击案爆发以后,当时的克林顿政府就一直力推一个更严厉的枪支管制法案,但从1999年到2000年,这项法案始终没有在国会通过。而以NRA为代表的利益集团在国会的游说和阻挠,是法案未能通过的直接原因。

  除了在国会游说,财大气粗的NRA还通过提供竞选资金的方式操纵国内政治。2000年总统大选,小布什和共和党获得了NRA大力支持,该协会捐赠的160万美元中有92%给了共和党。因此,在2001年3月连续出现校园枪杀案后,小布什认为防范学校暴力的最好手段是教导孩子们分辨是非,却不理会枪支管制组织通过新的立法来强化枪支管制的要求。

  NRA的论调是,控枪倡议的最终目标是将所有的枪支充公,彻底解除公民武装,从而导致政府暴力专行。NRA已掌握了这种单一问题组织的专业操作方式,无论是对于盟友还是敌人,NRA均紧密跟踪其动向,掌握并制作名单,他们在国会悄悄运作,同时利用支持者的愤怒和热情壮大组织。

  “拥枪派”反击无力:

  美国人已经司空见惯

  对于倾向于控枪的总统,NRA实行打压政策。克林顿曾在2001年接受专访时直言不讳,拥枪组织是当年戈尔在同年总统选举中负于小布什的重要因素。奥巴马任期内推行控枪,也在国会遭到了NRA的阻挠。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资料:解读美国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