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 灾害损失明显偏少
发布时间:2020-09-1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中国天气网讯 22日下午,中国气象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8年中国气候公报》。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今天
春夏季气温创新高 高温日数为历史次多
图为发布会现场。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介绍,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气温偏高,降水偏多。台风和低温冷冻害损失偏重,暴雨洪涝、干旱、强对流、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偏轻。与近5年相比,农作物受灾面积、死亡失踪人口以及直接经济损失均明显偏少。
2018年,全国平均气温(10.1℃)较常年偏高0.5℃,除1月、2月、10月、12月气温偏低外,其余各月均偏高,季节转换春夏季偏早、秋冬季接近常年或偏晚。春、夏季气温创历史新高,秋、冬季气温接近常年同期。高温日数多,全国平均高温日数为11.8天,较常年偏多4.1天,为历史次多,仅少于2017年。东北及中东部地区高温极端性突出,区域性和阶段性干旱明显,但影响偏轻。
降水偏多 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
2018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73.8毫米,比常年偏多7%;夏、秋季降水分别偏多10%和6%,夏季暴雨过程频繁,全国共出现21次暴雨过程,但暴雨洪涝灾害总体偏轻;冬季偏少17%,春季接近常年同期。七大流域中除辽河偏少11%外,其余均偏多或接近常年。强对流天气少,经济损失偏轻。
华南前汛期开始时间较常年明显偏晚,结束偏早,雨量偏少;西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多;入梅晚、出梅早,梅雨量偏少;华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偏早,雨量偏多;华西秋雨开始和结束均偏晚,雨量偏少;东北雨季开始和结束均接近常年,雨量偏少。
生成和登陆台风多 上海遭三连击
2018年生成和登陆台风多、登陆位置偏北、灾损重,“安比”、“云雀”、“温比亚”3个台风在一个月内相继登陆上海,其中“温比亚”灾损为今年最重。
低温冷冻害及雪灾频发,1月底寒潮侵袭中东部引发暴雪,4月上旬西北、华北等地出现阶段性春寒,12月底出现入冬以来范围最大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低温冷冻害及雪灾损失偏重;春季北方沙尘天气少,影响偏轻;阶段性雾霾影响大。
气候条件利于农业生产 植被长势好
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主要粮食产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比较有利,但是部分地区仍然出现了暴雨洪涝、低温阴雨寡照、高温等灾害,使得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一定影响。全国年降水资源总量为63937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多近7%,属于丰水年份,其中黑龙江、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属于异常丰水年份。与2001-2010年同期平均相比,2018年我国东北西部至西南东部一线及华南中西部等地植被长势偏好,其中,东北中西部、华北西部和北部、西北东部、西南东部、江南中西部、华南中西部及内蒙古中东部等地偏好程度较明显。
厄尔尼诺事件将形成 南方或多雨水
在谈到今年气候趋势及厄尔尼诺影响时,张强介绍:“2018年9月中东太平洋海温升高,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由于海温持续上升,预计2019年1月底将形成一次厄尔尼诺事件。一般来说厄尔尼诺会导致冬季南方降水多、北方降水少,目前华北等地降水已经偏少。春夏季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降水可能偏多,华北地区初春以稳定天气为主。厄尔尼诺是影响气候的因子之一,但不是唯一因子,气候还要受到大气环流等影响,国家气候中心将继续监测。”
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张祖强主持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张强、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总工梁海河、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大气成分室副主任方双喜、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室首席周兵、艾婉秀出席发布会。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2018年我国气候年景总体正常 灾害损失明显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