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 宜宾“鱼痴”父子执着了近三十年
发布时间:2021-01-2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一个兴趣,一个信念,父子俩走上了珍稀鱼类艰难的保护历程
    ●12年精心培育,子一代中华鲟产卵并受精出苗,标志着中华鲟内塘驯养全人工繁殖成功,为中华鲟的保护探索出新的路径
    ●各方多年增殖放流和保护,长江鲟的野外资源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范芮菱
    1月7日,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所长周亮站在育苗池前,观察、记录着每一尾中华鲟鱼苗的最新情况。去年10月,所里培育的中华鲟排卵25万余粒,孵出鱼苗8万余尾。最终存活下来的1万余尾如今已长到4厘米长。“做一件事儿真不容易,整整28年就搞珍稀鱼类这个东西。如今,终于实现中华鲟的规模繁育生产了,‘鱼痴’要熬出头咯!”周亮由衷地感叹。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数据令周亮欣喜——通过各方多年增殖放流和保护,长江鲟每年的误捕数量已从几年前的几十尾增加到现在的几百尾,这表示长江鲟的野外资源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
    1992年,出于兴趣,周亮的父亲周世武创办了全国首个民营长江珍稀鱼类保护机构——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旨在保护繁殖珍稀鱼类,以维护长江上游的生态平衡和开发特有水产种质资源。从此,父子俩走上了艰难的保护历程,并在这个坐落在会诗沟,不起眼的民营研究所里,为保护长江独有的珍稀鱼类做出了突出贡献。
    28年只做一件事,是因为“痴”。能把看似不可能成功的事做出成绩,也是因为“痴”。
    1 缘起兴趣 筹建会诗沟的奇迹
    “他之前是宜宾造纸厂的工人,还当过副厂长。”谈起父亲周世武的经历,周亮打开了话匣子。因为一次意外受伤,1982年,39岁的周世武从厂里病退,在家休养了半年时间,闲不住的他决定“下海”经商,辗转到过广州、深圳、上海、昆明等城市。
    1988年,周世武回到宜宾,开了一个花草鱼虫服务部,和一些水生动物的接触慢慢多了起来。“以前父亲在厂里面的时候,就非常喜欢养小动物,别人都叫他‘海陆空三军总司令’。有一次,他看到胭脂鱼在国际上被评了一个金奖,才了解到,原来胭脂鱼的产卵场就在我们四川宜宾。就这样,他对长江里的鱼兴趣越来越浓。”
    渐渐地,周世武了解到,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等鱼类都是长江里的珍稀特有鱼类,都有特别的洄游习性。中华鲟每年要从大海进入长江,逆流而上,融易资讯网(ironge.com.cn)消息,回到它们出生地宜宾的金沙江里繁殖。长江鲟、胭脂鱼也会在长江里洄游,到长江上游宜宾、泸州一带产卵。然而随着酷渔滥捕、挖砂采石、航道整治、水利工程的阻隔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野生种群在长江里已难觅踪影,濒临灭绝。
    尽管住在江边,但周世武以前并不知道长江里竟有这么多珍稀品种。随着了解的深入,他有了一个“异想天开”的想法:开办一个研究所,自己来人工繁殖这些珍稀鱼类,把长江里的记忆留下来!
    说干就干,1992年,周世武牵头,和朋友合伙开始筹建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正在读大学的周亮也一同跟着父亲跑遍宜宾三十多个地点,最终将研究所地点选在了翠屏区会诗沟。
    会诗沟两岸风景秀丽,一座长远水库位于沟头,是一个天然的养鱼理想场所。这里还有个很有意境的传说——黄庭坚和苏轼曾在此吟诗唱和,因此,这里便被命名为“会诗沟”。
    虽然水质好、文化底蕴深,但会诗沟的交通却极其不便。“都是很烂的石子路,每一天只有一、两班车。”周亮记得,研究所距离宜宾城区有接近30公里,公交车到站后,还要步行两公里才能够到达。由于车到不了,修建研究所的建筑材料全部都是靠人挑进去的。
    条件很艰苦,但为了那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梦,周世武坚持了下来,投资20多万元,用了半年时间,终于建起了2个24米×14米的鱼池,和几个小产卵池、孵化池及其附属设施。
    1993年7月,由周世武创办的全国首家民营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正式挂牌营业。此后,周世武又招聘了几个工人,先养名贵的江团、河鲇等商品鱼,为研究所的发展打基础。
    2 骑虎难下 养最难养的鱼
    研究所虽然建好,但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异常艰难。周氏父子找鱼、喂鱼、养鱼的那股“痴”劲儿,令人深深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