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单身已经够难了 还要被收割

发布时间:2021-02-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今年的七夕,打开方式有些不同寻常。

  昨天,微信官方专门发布声明,七夕没有调整红包200元限额——就在几个月前的“2.14”情人节以及“5.20”当天,微信都调高限额,以便于用户表达“爱意”。

  一年来一次的“扎堆领证”似乎也热度渐消。在一些城市,往常凌晨就开始排起长龙的民政局,到了上午上班时间仍人迹寥寥,让早早就在民政局门口“备战”的情侣大呼“崩溃”。

  与婚恋话题逐渐降温相比,单身群体受到的关注与日俱增。婚恋交友网站一如既往拿出不同报告,论证“哪座城市单身最多”;而今年,加入这场比拼的还有电影票务平台、招聘平台、旅游平台……在全国超2亿单身男女中,势必要拉开一番“单身经济”的竞争。

  瑟瑟发抖的“单身贵族”们,你们(的钱包)怕了吗?“高阶”孤独玩家

  当单身成了一种“经济”,单身人群越多的地方,自然越受资本青睐。

  探探、百合网等交友平台,收割了第一波流量。百合网大数据显示,北京、广东、四川、上海、山东是全国前五大“单身重灾区”,而一线城市则是“重中之重”。

  而根据探探提供的数据,江西(35.91%)、广西(34.65%)、内蒙古(34.44%)、广东(33.77%)、福建(33.24%),荣登最“寂寞”省份。

  当然,数量不能完全与购买力画上等号。不同地区的单身人群,消费取向也不尽相同。

  去年,随手记分析其用户七夕一周的消费时发现,通过点外卖解决独自吃饭问题的单身人群中,有16.06%来自广东,紧随其后的是上海与北京。

  网上流传着一份“国际孤独等级表”,从一个人吃饭、一个人看电影到一个人做手术,“孤独值”不断增加。

  如果说独自吃饭对单身一族而言只能算“低阶”挑战,如今,越来越多的“高阶”玩家开始入场。

  比如,处于孤独等级表第四级的“独自观影”,对许多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近日,淘票票和灯塔专业版联合发布针对观影人群的《95后“单身”地图》,在95后单身群体中,观影人数最多的来自威海、北京、济南三市,而在前十名城市中,有5个都是山东城市。此外,文艺片爱好者构成单身观影人群的主要力量。

  更敢于挑战自我的单身人士,在随处都是情侣的七夕毅然选择独自出行。根据携程度假产品订单数据,在七夕一人出游的游客与情侣不相上下,各占9%和10%,他们更多来自上海、北京、广州、成都、西安等地,与情侣相比,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大城市而非游山玩水,上海、北京、西安、广州、杭州、重庆、成都、珠海、深圳、三亚构成十大单身旅游胜地。

  单身人士的消费能力从何而来?

  58同城发布的《2019职场单身人才调研报告》刻画了另一类“过劳单”人群,单身“码农”(计算机/互联网/通信行业单身人才)毫无疑问登顶单身职业人士榜首。但与想象有所出入的是,49.6%的职场单身人才是中层管理者,且大都来自一线城市。

  在工作之余,他们作为高净值人群,自然也构成单身经济的“顶梁柱”。越单身,越精致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Eric Klinenberg)曾指出:“现代企业应将注意力从夫妻和家庭转移到单身人士身上,因为比起有伴侣的人,单身人士更能刺激经济,愿意花费更多可支配资金。”

  今年初,国金证券研究所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单身经济专题分析报告》显示,占全国总人口15%的2.2亿单身人口中,“月光”几乎成为常态。比起一线、新一线和二线城市40%的“月光族”,四、五线城市单身族消费理念更为超前,月光比例高达76%。

  这不仅是国内趋势,更是全球常态。在意大利,单身人士比2-5人的普通家庭人均饮食消费多出71%;而在英国,单身群体的年支出比拥有伴侣的人多5000英镑。没有家庭负担的单身人士更舍得在自己身上“砸钱”,他们注重提升心理状态、讲究消费体验。

  不少人开始习惯于把“精致的猪猪女孩/男孩”挂在嘴边。能买吸尘器就不用扫帚;吃完牛油果又要吃藜麦;100块钱一张的面膜用起来丝毫不心疼;口红两三只不够,要集齐全套……总之,“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为什么要找对象?是游戏不好玩,还是手机没电了?”物质的极大满足和外卖等业态的诞生,“单身一时爽,一直单身一直爽”似乎成了定律。

  “精致”生活的另一面,是单身社交的涌现。

  希尔顿集团副总裁兰迪盖恩斯曾提出“socially alone”概念。他发现,酒店中的单身人群比起在房间内,更喜欢停留在公共区域。他们并非一定需要社交,但更倾向于身处社交环境当中。这种独自一人、渴望社交又不想刻意与人交流的状态,几乎是单身人士的一个常态。

  有人指出,相比传统卖场和小卖部,便利店是一种更接近“单身经济”的业态。它天然与家庭式消费不同,24小时开放可以让劳累一天的上班族获得短暂的个人时间——在更适合家庭一起采买的大卖场,难得有这样安静的公共空间。

  国金证券研究所消费升级与娱乐研究中心另一篇研究报告指出,在开辟单身社交新领域上,95后似乎更有心得:他们以一种“人设”文化重构社交形式,例如“语C”(语言Cosplay)、Pia戏(声音扮演)、PARO(同人创作)等社交性角色扮演,满足了95后单身人群的“非面对面”社交需求。单身友好城市

  随着时代发展,单身人士愈加能够在城市中找到同类和归属感。近年来,一波便利店建设潮在各大城市兴起。去年底,北京市商务委员会等7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便利店发展的若干措施》,计划在2020年达到6000家以上便利店。

  对于单身而言,生活状态或许仍不算理想。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受到来自社会与家庭的“恶意”、甚至不得不与各类中国式相亲、职场歧视斗法……单身经济的出现,让“单身”二字不仅作为贬义词存在——他们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超预期。

  但这显然还不够。上文提到的克里南伯格在《单身社会》一书中写道,在不少欧美国家,尽管选择单身已经不再被社会嫌弃,但由于其社交圈子因为朋友们纷纷结婚生子而日渐式微,工作的成就感并不能带来精神满足,很可能不得不被迫走向婚姻。

  在满足单身人士的需求上,不少欧美国家已经展开行动。

  1990年,英国威尔斯大学Maria Brenton在伦敦发起名为New Ground的社区项目。该社区专门接纳年龄在50到87岁之间,由于离婚、丧偶、未婚等因素处于单身状态的女性,因此被看作是一个新型“单身社区”。社区还规定,住户若有伴侣超过6个星期后决定共同生活,就必须搬离社区。

  与养老院相比,单身社区能够带来更多尊严——“共居养老”的参与者既是好邻居,又能保证充分尊重彼此隐私。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单身已经够难了 还要被收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