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 高校残障意识的成熟,既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自身培育、更新理念的过程。
    ◆ 从传统课堂向融合课堂转化,是融合教育走向专业化的重中之重。
    眼下,各地高校招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每年此时,都会有一些高校的残疾人招生和入学引发社会关注。自1985年滨州医学院设立残疾人临床医学系,正式开启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序幕以来,33年已经过去。
    如今,中国残疾人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新时代。如何让更多残疾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怎样创新残疾人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如何让残疾人高等教育更适合社会发展需求?这一系列问题,成为新时代的新命题。针对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残疾人高招信息“梗阻”咋破?
    虽然现在正值高招季节,许多考生的录取结果还未出炉,但山东省栖霞县残疾人考生姜小婷(化名)悬着的心却提前落了下来。今年4月,她通过单考单招的方式被滨州医学院录取。
    过程有点惊险。有听力障碍的姜小婷从小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对残疾人高考招生中的具体政策缺乏了解渠道。姜小婷妈妈偶然从朋友圈里发现有关单考单招听障生的信息,此时距离学校正式开考时间仅剩3天。最终,学校考虑到姜小婷的情况,决定开启绿色通道,上门为其办理了报考手续。
    但是,姜小婷若没有妈妈朋友群中的那条“单招”信息,也许会跟滨州医学院擦肩而过。
    据了解,目前我国残疾人读大学,主要有参加普通高考和单独招生两种渠道。
    单独招生情况比较乐观。大多是招生院校自主命题,然后单独录取。参加单独招考的学生集中在视障和听障两个类别,凡是达到相关院校录取标准的学生,基本能够顺利录取。
    “问题在于成本。”一位招生老师算了一笔账:目前全国约有20余家高校有针对听障学生的单考单招。一个残障学生,从南到北跑上10个招生点,一圈跑下来,体力透支不说,基本费用也要过万元。对学校来说,为数量不多的招生名额,跑遍各个生源地进行宣传,自主出题考试,也有不小的成本消耗。
    参加统考的情况比较复杂。根据以往的情况,均存在残疾人考生未能如愿进入相关院校的情况,特别是包括肢体残疾、自闭症以及其他精神障碍类别的残疾人,还不能完全圆了大学梦。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刘全礼分析,原因出在两方面:一是相关法律规定还比较粗放。从教育法、高等教育法到残疾人保障法、残疾人教育条例等,都还没有对残疾人高等教育进行详细的规定。“什么叫符合录取标准”“录取该如何补救”,这些关键性标准亟待进一步明确。二是全国各高等学校还没有形成普遍的文化氛围或者共识,就是残疾人也应该和普通人一样能够在普通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
    滨州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院长曹同涛认为,破局的关键在观念。滨州医学院最早招收肢残学生就读临床医学系,本质上就是观念突破,彰显的是“尊重每一个生命”的人文理念。从那时起,全国高考招生录取标准逐渐修改,残疾人高等教育法律法规及政策不断出台,招收残疾人大学生的高校试点逐渐扩大,大学校门基本向残疾人敞开了。现在,进入滨州医学院的残疾学生早已不再仅限临床专业,而是分布在各个院系。
    近些年,情况又有新变化,90后、00后中的一部分残疾人,特别是视听障碍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大多是在特殊学校完成的,他们的教育起点和方式有独特性,参加全国统招统考难以满足其特殊需求,因此教育部进一步开拓了单考单招平台,并逐步在高校中设置特殊教育门类。
    “通过统招,全方位打开门,让更多残疾人迈入大学;通过单招,沉下去挖需求,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大学。”滨州医学院分管招生工作的副院长吕长俊认为,这种双轨制“全纳招生”模式是符合目前中国国情的。
    在刘全礼看来,残疾人高招需要细化相关法律规定,比如,对分数达到录取标准又非特定专业的不录取残疾人的高校,要研究相应罚则;再如,针对上述姜小婷遇到的统招与单招渠道中的信息“梗阻”问题,除了高校自身应加强宣传力度,也希望相关部门建立统一信息发布平台,不能让一个残疾学生掉队。
    另外,对单招学校招考政策、方式及考点设置还应统筹布局,尽最大限度降低招考双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
    “标签摘不下,保护多过保障”状况咋改?
    济南听障考生小凯(化名)今年在高考报考前,特意对各特教学院的培养模式作了咨询。对实行残疾学生相对封闭管理的学校一概回避,最终他选择了采用“残健融合”模式的滨州医学院。小凯妈妈说,孩子这么多年一直坚持上普通学校,就是想从小“融入集体”,不想被“打入另册”。
    对小师弟的想法,滨州医学院校友、现任联华科技公司总裁隋淑杰感同身受:“如果特殊教育学院里只有残疾学生,就等于把一群残疾人圈起来去教育,跟外面是隔离的,跟这个社会中好多东西都是割裂的。我最反感的一件事,是每逢朋友请我去唱歌时,总有人为我们点《水手》这首歌。在一些健全人心目中,我们该有的样子就是‘身残志坚、自强不息’。这不是歧视,但完全把残疾人标签化了。”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国际教育政策博士胡鸾娇,也有这样的“特殊”经历。2006年,她在西安上大学时,因为安装了假肢,一时间成了宿舍的谈资。2013年,去美国读硕士,她选择的课题之一就是“中国残疾人的高等教育代表率”。基于2006年人口普查数据,残疾人口为8300万,她初步统计的结果是,中国残疾人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比例为1∶840。对比之下,2010年美国高等教育里的残疾学生占比为10%—11%。“少见必然多怪”,高校残障意识的成熟,既是一个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更是一个自身培育、更新理念的过程。
    对此,滨州医学院特教辅导员李敏有着自己的带班体验。初次带教视障学生时,一切的原动力是爱,恨不得替他们包办一切。但是学生并不领情,认为她看低了他们。“教会他们胜于帮助他们,他们内心真正需要的,更多的是保障,而不是保护。”现在的李敏和学生相处中特别注重把握这种分寸感,在班级管理中立规矩、讲制度,毫不含糊。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怎样为残疾人提供适合的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