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市
发布时间:2018-08-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10月15日-16日,在郑州举行的"2003河南商品周转粮竞价交易会",引发了小麦市场一次大地震,成为小麦价格大幅上涨的导火索。拍卖会结束后,全国小麦价格应声而起,大幅飚升。可以说,小麦历经多年的买方市场格局一夜之间已经转向卖方市场。小麦市场"拐点"已经形成 。
一、小麦现货价格的飚升表明近几年的小麦价格本身就不正常。
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小麦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小麦产量连续四年下降,小麦库存持续递减。而小麦现货价格却反应迟钝,长期在低位运行。这一不正常现象的背后,是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不健全,现行小麦市场仍然保留着部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色彩。由于小麦市场还未能完全放开,作为小麦市场唯一收购主体的粮食部门,依靠政府制定的保护价,形成的所谓"市场价格"已不能真实反映小麦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体现小麦的价值。小麦价格始终没有随着小麦产量的增减,库存的变化而有所调整。归根到底,我国小麦市场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价格形成机制,期货市场的价格对小麦现货市场的价格影响也极为有限。在这样一个比较落后的,信息闭塞的粮食流通体制下形成的现货价格,往往是一个错误的、扭曲的价格。这种价格被扭曲到一定程度,必然面临着一次强烈的修正。正可谓:蓄之愈久,其发必速。
正是因为缺乏小麦价格的形成机制,尤其是象CBOT那样一个成熟的权威的定价中心,小麦现货价格出现这种不正常的飚升也就不难理解了。客观地说,近几年的小麦现货价格本身就不正常,现今小麦现货价格的大幅上涨只是其价值的自然回归,是多年矛盾积累的一次释放。
二、秋粮减产和库存水平是促使小麦价格上涨的二大因素
10月中旬郑州小麦拍卖会结束至今,小麦现货价格劲升20%,产区粮食部门的惜售和销区粮商的抢购,使得这场小麦价格战愈演愈烈,小麦现货价格涨势如此迅猛,已多年未见。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秋粮大幅度减产:受今年天气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秋季作物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自然灾害,造成秋季农付产品大幅度减产。以河南为例,减产面积达5500万亩,绝收面积达2200万亩,秋粮减产25.4%,其幅度之大,已创下历史之最。由于秋粮占粮食总产的比例非常大,秋粮收成的好坏将决定粮价的总体水平。秋粮减产,必将促使粮价整体走强。从目前看,所有农产品价格已开始全面上涨,且部分品种涨幅巨大。
2. 库存水平已至低位:我国小麦已经连续四年减产,供需矛盾已经发生转变。小麦的库存水平也降至一定水平,尤其是在库存结构上存有二大隐患:其一是除中央储备之外,地方储备以及周转粮库存普遍存在一定的虚数,一旦小麦现货价格上涨,将引发该部分虚数的补库行为,其对小麦价格的影响非同小可;其二由于小麦价格的长期低迷,销区和加工单位均是零库存状态。随着消费旺季的到来,近期销区和加工单位采购小麦的力度明显加大,无疑会直接推动小麦现货价格的上涨。
三、小麦现货价格突破历史新高将成必然
"十一"过后,国内商品期货价格全面上涨,这种罕见局面的背后,是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近来,国内主要价格指数全面回升,国内经济已经走出通货紧缩的阴影,人民币的坚挺以及投资需求的拉动,已经不排除出现通货膨胀的可能,而粮价的上涨和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较紧密的联系,二者相互推动。95-96年高通胀期间,普通小麦现货价格曾创出1800-2000元/吨的天价。而今,展望小麦后市,这一价格极有可能在未来一、二年内被刷新。
1. 首先,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将推动我国物价总体水平提高 ,粮价上涨不可避免。
2. 我国小麦产量已创下15年来的新低,并且短期内不可能增长,小麦库存也相应降至历史低点,小麦价格必然会创出历史新高。
3. 小麦市场"拐点"一旦形成,后期小麦市场将进入一个长期供不应求的阶段。小麦种植面积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可能迅速增加,小麦生产也不可能出现恢复性增长,大品种的惯性,将使得这一趋势至少运行三~五年。
当然,小麦价格的持续上涨,将会引起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直至采用行政手段进行调控。主要措施一是抛售国储粮;二是增加进口量。但是,由于小麦供求关系已经发生质变,政策的调控往往只能在短期内延缓价格的涨势,而难以阻挡大的趋势。例如,小麦保护价执行了5年,都难以扭转小麦价格5年的跌势;棉花、大豆市场,政府相继出台了抛售储备、增加进口等相应措施,也无法阻止其价格的大幅上涨。而中国一旦开始从国际市场进口小麦,则对世界小麦市场的影响将是空前的。根据以往经验分析,中国每进口200万吨美国小麦,CBOT小麦价格将上涨30-50美分。因此,指望小麦进口来满足国内需求是不太现实的,这也是近期温家宝总理首次强调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
可以这样认为,小麦市场"拐点"一旦形成,则小麦后期价格的上涨空间是非常大的。目前,小麦价格的上涨仅仅是郑麦涨势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