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专家钻研笔迹20年 用笔迹分析帮人找工作找对象

发布时间:2021-03-1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职业有千千万万种,但有一种职业靠分析笔迹“吃饭”,你听说过吗?这个职业通过分析笔迹,可以推测一个人性格,还可以帮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员工,甚至还能帮女生找到如意郎君。

  高家峰从1996年开始专门钻研笔迹,坚持至今近20年,是广东乃至全国笔迹分析界最早从事笔迹分析应用的专职笔迹分析师。目前是华南师范大学笔迹学研究与应用中心的兼职研究员。

  他说笔迹分析入门容易,但把它当饭碗、成为一个职业难度很大,因为笔迹分析对人的要求很高,要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笔迹分析,不仅要看清性格,还要帮助人解决实际问题,如同大夫给病人看病,光诊断出什么病没用,还要能帮人治好病。”

  写字:从一笔一划到龙飞凤舞

  高家峰这辈子与汉字“结下了梁子”。走上笔迹分析的这条路,与高家峰的成长经历有关系。他小时候写字很工整,一笔一划。上数学课时写的数字好像印刷体一样,还常被老师表扬。

  字写得好看,或许还跟他的家族基因有关。高家峰祖籍江苏,在他的印象中,祖父写字非常漂亮,尤其是毛笔字,“在当地,每家有红白喜事的时候都请他去写字,春节也会请他去写对联。”高家峰的父亲和几个叔叔也都写得一手好字,“我父亲是一个老好人,一直做财务工作,忠厚老实,规规矩矩,他的字写得非常工整,为人处世一板一眼如同他写的字。”

  然而,上初中后,高家峰的写字习惯被语文老师颠覆了:成年人写字不能一笔一划、规规矩矩,写作文时如果按照格子写的话说明你的思维比较固化,太死板了。这个老师曾经培养出好几个非常有名的作家,出于对老师的崇拜,高家峰开始模仿他写字,从此不按格子,龙飞凤舞。

  让高家峰感到意外的是,自己写字变得既快速又潦草,语文老师竟然在其他班级又表扬了他,说他思维很快,想象力丰富,富有创造力。

  个性:从自卑内向到天马行空

  语文老师的教育给了高家峰启发,后来他逐渐意识到,一个人受另一个人影响,其实是被一种潜在性格左右。

  高家峰告诉记者,他的祖父经历很丰富、复杂,在那个“成份论”的年代常遭批斗,有一段时间还在他乡隐姓埋名。“祖父很严肃,和我们兄弟姐妹们几乎不怎么讲话,但其实,他内心是有许多话要讲的。”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高家峰小时候的性格显得比较自卑,也很少说话。

  “很多人没和我深层交流,以为我比较内向,做事比较稳健。但其实我是比较天马行空的。”高家峰骨子里的潜在性格从遇到初中语文老师之后就被激发出来了。在那个文学地位非常崇高的年代,他也爱上了文学。

  不过,他坦言,天马行空的性格有利有弊,对于做技术工作、开公司做管理和做官都是致命的缺点,这也让他吃了不少苦头。

  梦想:读无线电却想成为作家

  初中毕业之后,高家峰考上了南京一所无线电技术专科学校。虽然不是名牌大学,但那时中考成绩要非常好才能考上中专。

  当时无线电很热门,但是高家峰却一点都不喜欢。上学三年,他都把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他读文学作品,写小说,非常向往庄子的个性,梦想以后成为一名作家。“我骨子里是有点狂妄的,不食人间烟火。”他说。

  俗话说,字如其人。高家峰在看书过程中突然联想到,父亲写字很认真,比较老实,语文老师写字很潦草,做事不按照常理出牌,思维很跳跃。“我就想,其实写字与人的个性有关系。”其实,在上初中时他心中就隐隐约约有这样的感觉。

  中专毕业后,高家峰被分配到南京无线电集团下属的一个企业,做的是与专业相关的技术工作。然而,他依然“醉翁之意不在酒”,那个企业离南京图书馆非常近,走路只需几分钟。高家峰在企业工作几年时间里,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到图书馆去看书、写作。

  酝酿:“技术男”变身文学编辑

  在企业做“技术男”的几年时间里,高家峰发表过一些作品。至今,他依然清晰记得自己的第一篇中篇小说——《走出你的感觉》,发表在安徽《作家天地》的头条上。那是1992年,他参加工作已有八九年。

  小说写得很跳跃,随心所欲,有点意识流。“当时以我的感觉,写一个青年人很有理想抱负,有所作为,但是对现实不满,在生活中经历方方面面的挫折。”这也是因为受到作家王蒙的影响,也有钱钟书《围城》里的调侃风格。

  喜欢文学创作的高家峰开始结识了一些文学圈的人。1995年,南京大学开设作家班,他就报名去读了。一些圈内人读过他的作品后,都认为他可以走专业的创作道路。

  不久,江苏省文学艺术联合会招聘文学编辑。在朋友的建议下,成为了一名文学编辑。

  启发:办报纸把人才当“生意”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逐渐被边缘化。从事文学编辑的过程,让高家峰体会到“过去让我向往的光环不过如此”。

  1996年,新华日报成立一份新的报纸,报纸中有一个跟劳动局合办的专刊——《就业广场》。高家峰成为这个求职专刊的采编负责人,与很多求职者和企业的招聘人员打交道。也正是从那时起,跟他做笔迹分析开始对接起来。

  作为新手,高家峰一开始不知道如何办好报纸,感觉很吃力。有一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告知留意到他的专刊,要来跟他交流。这个人就是中国著名笔迹分析师李青范。见面之后,李青范并没有讲笔迹分析的事,而是帮高家峰出了个“好点子”。

  李青范分析道,中国刚开始转型,很多求职者找不到理想工作,很多单位招不到满意的人才,怎么把《就业广场》办得火热一些?他建议将专刊打造成一个信息平台,还想好了标题:“你想招聘满意的人才吗?你想找到理想的工作吗?”

  果然,专刊受到了读者追捧,收到了很多求职和招聘的手写材料。搞出名堂之后,高家峰慢慢寻思,不能单纯给人提供信息,要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去分析,把人才作为生意。

  他说,“单位招聘人才方法无非就看学历、经历加面试,这些都千篇一律,看不出一个人最核心的个性。但是笔迹分析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和专长。”于是,他开始专门琢磨通过笔迹分析来帮助用人单位选拔人才,通过笔迹分析帮助个人找工作。

  通过专刊的信息平台,高家峰一边办报纸一边分析笔迹,还接触到很多企业,扮演着猎头和策划的角色。后来,他索性开了一家广告策划公司,还代理其他媒体的广告业务。

  再后来,高家峰又做起酒类、保健品实体企业。企业越做越大,管理上却出现了问题。“以至于压力越来越大,到2002年底感觉崩溃。后来发觉我自己的性格不适合做实体和管理。”最后,他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开拓:南下广州最早从事分析笔迹应用

  2002年底,南京下着大雪,身心俱疲的高家峰终于摆脱了创业的压力。李青范老师跟高家峰谈心,建议他一起到广州去,“搞一个思想库,做你最擅长的事情。”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专家钻研笔迹20年 用笔迹分析帮人找工作找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