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代出了7位老师,最重要就是教师节
发布时间:2018-09-11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安徽萧县的一个大家庭里,三代人出了7位教师,每年教师节,都是家里最重要的节日。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2018年春节的家风教育后,一家人在老宅门前合影。 本文图片 受访者供图
对于安徽萧县的吴家人来说,每年最重要的节日不是春节,而是教师节。
“我爷爷办小私塾,教会了父亲读书识字,后来父亲成为一名教师,又在学校里教我们姊妹几个读书,我们中有5个从事教育事业,现在再教后面的侄子侄女们读书……”吴家的老师之一吴丽向澎湃新闻()娓娓道来。
在这个44口人的大家族里,“三代教师”将他们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彼此不仅仅是有血缘关系的至亲,更是知识启蒙的指路人。在排行老六的吴丽看来,这是一种家族的“世代传承”。
父教子
教师节前夕,已经退休多年的吴忠明回到了位于吴老家村的老宅,堂屋的四面墙上,有两面都贴满了合影和孩子们奖状、证书翻拍的照片。
“奖状太多了,以前都是一张张贴在墙上,后来贴不下了,就都拍成小照片,拼在一起。”说完,吴忠明从里屋里抱出了一大摞奖状、奖杯、奖牌,有些奖状的边缘已经磨破、泛黄,但他都分门别类的收好,介绍起来如数家珍。
院子里的一间小屋里,还保留着一面占满墙的黑板,上面依稀可见用粉笔写下的数学公式,字迹已经有了些年头。尽管因为闲置,屋子里堆满了杂物,但这块不起眼的黑板,仍然承载着整个家庭最重要的回忆。
出生于1940年的吴忠明,来自安徽萧县马井镇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父母皆在家务农,生活艰苦,却格外重视教育。“我父亲曾经上过私塾,学过一些知识,在我出生之前,他就经常把亲戚朋友们的孩子聚在一起,教他们读书识字。”
吴忠明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当时的农村并没有开设学堂,有钱的家庭请个先生来家里教学,普通的农村孩子则没有学习识字的机会。“慢慢家里就成了村里的小私塾,父亲就在务农之余免费教孩子们,多的时候家里经常有七八个孩子一起读书。”
这件事情对吴忠明影响颇大,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学生一起学习,让他对读书充满了兴趣,“感觉上学真好,所以后来上学都比较用功。”
1948年,村子附近开了学校,父亲就马上把吴忠明送进了学校。“当时生活很困难,村子里大部分的孩子都没条件上学,但我父亲还是坚持让我读书,一直读到考高中。”
对知识的渴望,让吴忠明一直保持着优秀的成绩,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的高中,而当时大多数的学生都仅仅上到小学,就选择了回家务农。
“当时很缺懂知识的人,读完高中后,我可能会继续往上读,以后去省里任职,但父亲觉得我的知识够了,还是退学回家教书吧。”吴忠明还记得,父亲曾和他说:“教书育人是千秋大业,真正能做大贡献。”而成为教师,也是吴忠明从小的梦想。
高中就读不到一年,吴忠明选择了退学回到老家,19岁就成为了朱庄小学的一名代课教师。
从教43年里,他一路从代课教师当到了校长,直至退休才离开校园。如今已经78岁的他,回想起当初退学的决定,未曾感到后悔,“我教书那么多年,培养了那么多的学生,有时候想想也很受感动,没什么可后悔的。”
年近八旬,但对于曾经教书的经历,吴忠明依然记得清楚。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是1959年,当时我们这边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50%左右。”深知知识对一个农村孩子的重要性,吴忠明开始在教学之余,带着教师们去农村动员学生进校读书。
1963年,因为洪涝灾害,吴忠明所教的五年级班里,有一名学生因家庭困难而退学回家帮忙。为了让这个学生重返课堂,吴忠明放学后就去学生家里劝说,“我说家里条件不好,学费可以给他免了,书钱我来帮他垫,只要父母同意让他继续上学。”
去了七八次,学生母亲才同意把孩子送回学校,“我还记得,当时孩子头发乱糟糟的,他妈妈拿出了剪刀,给他把头发剪了,然后说让孩子回学校。”而这个学生也没有辜负吴忠明,一路考上清华大学,成为了一名高级工程师,一直和吴忠明保持着联系。
1980年普及教育时,吴忠明更是一出了学校门就往农村跑,挨家挨户的去劝家长送孩子读书,最终他所负责的片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0%多,“是我们那一片最高的,尤其是女孩子。”
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吴忠明育有8个子女,其中6个是女儿,他一直坚持无论儿女均一视同仁,尽管生活困难,但还是把6个女儿都送进了学堂。“当时很多人劝我,女孩子上什么学?你一个人拿工资,要供6个女孩子上学多累。但我觉得女孩子也能为社会做贡献啊,都是一样的。”
最终5个女儿读到了师范学院,之后又考了本科,4个女儿都成为了教师,这让吴忠明很是自豪。如今,大女儿已经退休,仍有3个女儿奔波在教学一线。
到了今年教师节,二女儿已经教书33年,五女儿教书25年,最小的女儿也已经有了24年教龄,四个女儿加上吴忠明,两代人的教龄已经有164年。
子相传
吴丽在家里排行老六,和父亲一样,在19岁那年成为了一名教师。
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她从小就跟着父亲在学校长大,“当时家里干农活,母亲没时间照顾我,父亲就把我和姐姐们都带到了学校生活,当时姐姐们跟着父亲上课,我还小,就每天趴在教室门口看其他老师上课,最多的还是看我父亲上课,当时就觉得教师真神圣,我以后一定要当老师。”
而这个想法,也已经在几个姐姐的心中根深蒂固。老家的房子里有一块黑板,每逢周末回家,姐姐们就带着吴丽一起模拟当老师,“大姐教数学、二姐当美术老师,四姐当语文老师,我和弟弟才三四岁,就只能坐在下面当学生。”
吴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有一次自己按捺不住,想感受下当老师的感觉,就蹲在教室外面,等父亲下课后,赶紧跑到讲台上装成老师讲课,在黑板上写姐姐教她的数学公式。
“父亲曾经说过,学习成绩好才能当老师,于是我们几姊妹都争着比成绩。”吴丽说,小时候每次写作业都像比赛一样,写完都要请父亲过来评比,评选出优秀作业再总结学习办法。
父母亲还给孩子们编了很多和数学或者其他科目相关的儿歌和绕口令,每次玩的时候,孩子们都会轮流唱父母给编的儿歌,“跳橡皮筋的时候就要边跳边背诗歌。”
“我们每周回家都要帮母亲干农活,父亲就要求我们要在劳动中学习,我们每次都是用猜字谜、猜谜语的方式来分配工作,猜对的就可以优先选择。”父亲的教育方式一直影响着下面的几个孩子,在现在的教学中,吴丽仍然会时常在课堂中加上一些谜语、儿歌来配合上课。
1995年,19岁的吴丽从师范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了萧县实验小学。而当时三个姐姐已经当上了教师,父亲也还未退休。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一家三代出了7位老师,最重要就是教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