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爱技术网-河南网站建设-上海网站建设-SEO优化-网络营销-SEO三人行

  • 专注网站建设 服务热线: 13061801310

当前位置:我爱技术网 > 新闻信息 > 正文

日本,42中国,24出口,21产品,18进口,16贸易,15对中国,15实施,14日

发布时间:2018-12-0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外经贸部国际经济贸易研究院李光辉

  6月18日,外经贸部新闻发言人高燕发表谈话指出,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决定于近期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进口商品加征特别关税。对此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有人在问:中日贸易战真的开始了吗?结果真的会出现两败俱伤吗?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须先从分析日本对中国农产品的限制的原因说起。

日本首先挑起贸易摩擦

4月23日,日本政府开始对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大葱、香菇、蔺草席实施临时性紧急进口限制措施。同时,其它产品如鳗鱼、自行车、筷子等产品也在酝酿进行限制。日本政府的这一决定,是对本国农产品市场的保护,转嫁本国矛盾,歧视中国的一种不正当的做法,并挑起中日贸易摩擦。日本对中国农产品实施临时性限制措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拉农民选票是贸易摩擦的“导火线”

日本政府在实施这一措施时,正好是日本政坛动荡处于大选之际,其对外解释的理由是由于进口数量激增,已经给本国的农民造成严重冲击。其实这一措施的实施主要是缘于“票田的压力”。众所周知,日本内阁选举是在4月进行,这一措施的实施决定是在4月10日,在日本内阁选举之前,名为保护农民的利益,实为确保“票田”不要歉收。

在日本内阁选举中,日本的农协组织一直是自民党强有力的支持者,自民党内的“农林族”早在去年秋天就向原大藏大臣和通产两相提出实施这一措施的要求,并且农民对自民党议员直接提出:政府如果继续拒绝发动限制措施,我们将不再对(自民党)选举进行援助(日本《朝日新闻》4月7日)。在农民的压力下,为了不丢失“票田”,日本政府实施了对我国大葱、香菇、蔺草席临时性紧急限制措施。

2、中日贸易逆差是“借口”

2000年中日贸易额再创历史最高水平。据中国外经贸部统计,中日贸易额为831.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5.7%。其中中国对日出口金额为416.5亿美元,进口为415.1亿美元,中国顺差仅为1.4亿美元。而日本方面统计,2000年,日中贸易额为857.3亿美元。其中日本从中国进口553.0亿美元,对中国出口为304.3亿美元,日本的贸易逆差为248.8亿美元。中日两国统计相差甚远。

看到如此大的逆差数字,日本有些人便开始以此为借口,呼吁政府对中国的商品采取限制措施。

那么,中日双方统计数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距呢?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日本按商品的原产地统计,我国内地出口到香港、台湾等地区的产品,再转口到日本时,日本也将这部分产品统计在中国大陆的名下。这样的统计显然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一部分产品已经统计在中国内地对香港、台湾地区的贸易数字中,日本将其又重新统计到中国大陆的名下,出现了两次统计,数额当然增加了,与我国统计数字相差甚远。

3、日本国内经济萧条是“根本原因”

进入2001年以来,日本经济进一步开始恶化,3月16日,日本政府宣告经济的温和复苏已经停止,并首次承认日本处于通货紧缩之中。1-3月份,日本工矿业生产指数比上个月减少了1.1%;制造业进一步恶化,大大低于预期的指数;对外贸易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进口只增长了6.3%;新建住宅开工比上年同期下降了6.0%。进入5月份,日本经济持续出现萧条,生产继续下降,库存增加,雇佣和加班时间趋减,进口增加速度减慢,以制造业为主的设备投资正在减少。面对经济的严峻形势,日本政府想通过限制进口来扭转经济的萧条,刺激国内市场的消费。其实,这是无济于事的,因为这并不能解决日本经济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改善不良债权,刺激个人消费和实现经济结构调整才是日本经济实现复苏的核心问题。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来看,日本政府对中国农产品实行限制,是出于本国的政治需要,经济的萧条,转移国内矛盾。那对中国出口到日本禽类产品的限制就是对中国的歧视。6月8日,日本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这与4月23日,日本对中国的大葱等产品实施临时紧急限制进口措施,前后相隔45天。而且这次对中国禽类产品的限制毫无道理。6月4日,韩国农林部在没有提供任何检验证据的情况下,宣布从中国上海大盈肉禽联合公司出口到韩国的鸭肉中检测出h5n1禽流感病毒,自即日起禁止从中国进口家禽及禽类产品。日本政府的有关部门仅仅依据韩国提供的情况,也宣布停止从中国进口禽类产品。这种决定简直是毫无道理,是对中国的一种歧视。

限制措施严重影响了中日贸易关系

1、日本这一措施使中日两国企业受损

在中国对日出口的限制产品中,大部分都是日本公司在中国合资生产或组织货源后,返销到日本的。这一措施的实施固然对我国的菜农有一定的冲击,同时,日本的公司也将受到很大的冲击。福建专门做中日蔬菜进出口的日本kifa公司在中国福建和山东有1.5万亩的生产基地,年贸易额600万美元,其中90%对日本出口,这一措施的实行对该公司的打击是致命的。

2、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已经显现

据日本财务省5月28日发表的贸易统计报告显示,因实行了进口限制措施,4月份日本大葱进口量比3月份减少35%,鲜菇减少37%,日本国内市场批发价格上升。但日本国内零售企业对此却非常不满,因为在外国零售业云集日本的情况下,此举将削弱依赖批发商供货的日本本土零售业的竞争,直接威胁零售企业的收益,继而使全世界投资者大失所望。在日本实施对中国禽类产品限制进口后,占全国30万吨的出口量中占三分之一的山东省鸡肉的平均价格已经下降了1元左右,保守估计损失几千万元。如果按照加工出口企业和养殖户之间的利益均摊、风险共担的约定,普通农家就有破产的可能。上海大盈更是首当其冲,“以前占总产量70%的出口产品全都停产了”。

3、破坏中日贸易平衡

中日两国贸易互补性较强。2000年,从日本对华出口的商品来看,通信设备及电子产品分别增长95.4%和47.14%;其次是小轿车的增长,比上年同期增长83.3%;其它如音像设备、汽车零部件、精密仪器等增长也较快,增幅均在50%以上。而我国对日出口增长较快的产品主要是纺织品、矿物性燃料、半导体等零部件、食品等。上述产品的出口额占我国对日出口总额近75%,两国进出口产品互补性强。日本这一措施的实施,使两国的贸易平衡被打破,受损害的是中日两国的贸易关系。中国如果采取反限制措施真正实施,中日两国的贸易摩擦将会升级为贸易战,这对中日两国的经济都将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特别是对本来已经处于萧条的日本经济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中国采取反限制措施是正当的

在日本政府对中国农副产品实施限制后,中国政府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与日方进行协商。而日方不顾中方的强烈反对和一再交涉,对中国部分出口商品采取一系列不公正的贸易限制措施和歧视性做法,严重损害了中国国内相关行业、企业和生产者的利益,也严重影响了双边贸易的正常开展。日本政府采取的这些措施,无疑给中国产品出口创汇带来了困难,具体到某些相关生产企业甚至是灭顶之灾。经多次双边磋商,日方拒不接受中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仍然坚持其对中国采取限制措施的错误做法。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决定近期对原产于日本的汽车、手持和车载无线电话、空气调节器三种进口商品加征特别关税,这是完全正当的。中国政府对日本已经做到了仁至义尽,中日贸易发生贸易战责任完全在日本政府。

日本政府必须悬崖勒马,才能回头是岸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日本,42中国,24出口,21产品,18进口,16贸易,15对中国,15实施,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