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二十)
发布时间:2018-12-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金庸先生到陕西最想见到的另一位作家是贾平凹先生。到西安的第一天就问过主办方接待的同志:这次能不能见到贾平凹先生?而在筹划“华山论剑”的过程中,金庸先生几次提及贾平凹先生。他告诉我,大陆的作家中,他读过贾平凹先生的《废都》,为了了解贾先生,又读了他的《秦腔》,“贾先生的小说和散文风格独特,与众不同。”
在西安碑林的高层论坛上,贾平凹先生给金庸先生的评价同样是充满溢美之词:“我从1992年开始接触金庸的武侠作品,此后我收集了很多金庸先生的作品,其中对《笑傲江湖》特别感兴趣,也有许多感慨。我很喜欢金庸小说中弥漫的那种气氛,感觉就是在读一幅中国山水画,那些景色是扑面而来的。金庸小说写作方法独特,有高超的想象力。读金庸小说,使我受到了许多启发,从中汲取了不少写作方法。作为报人,他的小说站的角度很高。金庸小说写的是江湖和武侠,但其作品却透出金庸写作时代的现实背景。他把国与国之间的对峙,把政治矛盾都写进了江湖中,显示了作者对现实社会宏大而又深刻的感知。这种感觉在《笑傲江湖》里很明显。”
金庸先生笑容可掬地插话:“当时写《笑傲江湖》的时候,正是‘文革’的时候,我每天都要在《明报》上写评论,当时情绪很激动,于是在小说中也不由自主地渗透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借此纾解内心的不平之鸣。”
金庸先生在这次陕西之行过程中遇到了不少老朋友,“巴蜀鬼才”魏明伦便是其中的一位。魏明伦先生参加论坛并且发表了很辩证的意见,也让金庸先生感到很高兴。此前,金庸先生曾告诉我,他与魏明伦先生相识是在1998年,当时,魏先生带川剧团到香港演出,两人一见如故。“魏先生当年就姚雪垠先生《李自成》写的论战文章十分精彩,好像就是发表在你们文汇报办的杂志(注:《文汇月刊》)上。他的《潘金莲》《巴山秀才》《变脸》我都很喜欢。他的长短句写得很有水平,是写赋的高手。”金庸先生对魏明伦先生十分了解。
在我的印象中,魏明伦先生很少在公众场合给别人唱赞歌。我曾通过文汇报的同事找过他,希望他能够为我主编的一本散文集写一篇序言,并告知会付给润笔费,因为这本散文集是我的一位好朋友写的,在文汇出版社出版。但魏先生婉言谢绝了。我的同事告诉我,魏先生不太愿意为别人唱赞歌。
但在“金庸小说高层论坛”上,魏先生却不吝赞语:“我多次说过,《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就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但小燕子与韦小宝又有很大的不同。主要是因为作者的思想境界不同。金庸是清醒的,他看到了韦小宝人性中的某些缺陷,向年轻读者清楚地表明小说中的一些东西是不能模仿的。因此,韦小宝虽然家喻户晓,却没有人把他当偶像学。
“金庸小说从本质上说就是武侠小说,是杰出的武侠小说,因为金庸小说反映的是武侠和江湖。金庸小说的成功,除了金庸先生自身的原因,还有时代的因素。张恨水就只能写言情小说,因为他没有经历金庸的年代。‘海到无边天作岸,山至绝顶金为峰’,金庸小说在武侠小说中的地位是前无古人,可能也是后无来者。《鹿鼎记》至今已30年,其后没有作品能超越它。如果不把武侠小说看作文学作品是没有道理的。”
▲2004年,金庸到成都,专程邀魏明伦相见
但魏明伦先生此刻却话锋一转,“同样,把武侠小说当作至尊也不妥当,华山脚下毕竟还有陈忠实的《白鹿原》,还有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武侠小说呼唤侠义的主题有其局限性和负面效应,我们的时代不应把前途寄托在侠义上,而应该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是清代林则徐年少时与老师间的应和之作。如今,这副对联在福州的林则徐祠堂内和罗星公园内呈现。魏明伦先生信手拈来,用于金庸先生在武侠小说上的成就。金庸先生连说“不敢当”。至于魏明伦先生把自己的小说与陈忠实、路遥先生的作品相比较,金庸先生不加评说和解释,因为陈忠实和路遥都是他敬重的作家。
费勇、李震和蔡澜等专家学者也在论坛上发了言。
论坛结束后,在返回的途中,金庸先生余兴未尽。他谈到了魏明伦先生和他的川剧作品,说自己很喜欢魏先生写的川剧。如果魏先生愿意把自己的作品改编成川剧,可以参照当年把《笑傲江湖》的改编权以一元钱的价格转让给央视的模式。但金庸先生的此愿并未成为现实。金庸先生去世后,魏明伦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披露了这一段故事。他说,金庸先生与他提过请他改编自己作品的建议,但是他有点不敢“接招”,因为金庸先生的作品太深入人心了,这些大部头的作品根本无法用两个小时左右的戏剧表现出来,任何细节的取舍都叫人为难。但他表示,如果有人愿意改编,他十分愿意出谋划策。
若干年后,我的好友杭州越剧院院长侯军听说我要去香港采访金庸先生,让我带口信征询金庸先生意见,说杭州越剧院想把金庸先生的小说改编成越剧。我向金庸先生转达了侯院长的请求,金庸先生欣然应诺,说愿意以一元钱的价钱授权,并表示,改编成越剧最好选《鹿鼎记》和《书剑恩仇录》,这两部小说中的宫廷戏和情感戏适合演越剧。后来侯军院长专程赴港面见金庸先生签下授权书,说是一元钱转让,其实一分钱不收。那是后话。(未完待续)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我与金庸先生的交往(之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