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广播影视总台
发布时间:2018-12-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近年来,广电总局多次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全国的电视节目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释,引导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模式创新。在此背景下,一批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基因的原创节目涌现出来,实现了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在新时代新发展的语境下,电视文艺创作如何建立“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自主创新模式,如何坚持发掘中国特色的优势文化基因,以及面向世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需要从业人员从学术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予以高度关注。
一、电视文艺创作的新时代特性
传统的电视文艺具有多样性、参与互动性、时尚性、仪式性等多种表达样态及文化内涵,在探讨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之时,要先从技术功能以及艺术功能层面明确电视文艺创作所应承担的内涵及外延。
从技术功能层面来看,电视文艺创作具备远距离传送功能,这主要是从电视媒介的时空覆盖层面而言,也就是说,电视能够不受具体地域、具体环境的限制,远距离、同步地传播信息;同时,电视文艺还具备现场实况转播功能,电视媒介具有以视听形象同步动态传送报道现实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件实况的转播功能,这也是电视文艺能够最大限度地吸引大众关注的重要功能。比如,央视“春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的“年夜饭”,根本上的技术基础就在于电视能够使晚会的现场节目同步、动态、实况地传播到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华人面前,人们不但能被动地接受观看,而且可以通过电话、电报、传真以及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直接参与到现场的节目中去,从而使“春晚”成为全民族参加的联欢活动。电视文艺创作还具备日常伴随功能,看电视成为人们的一项日常行为,这种潜移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日常渗透功能,显然大大削弱了以往传统文化精英们的权威身份与话语中心地位。再者,电视文艺创作涵盖了包罗万象的杂糅功能,从电视传播的内容角度讲,它囊括了新闻报道、生活知识、教育课程、经济分析、消费信息、节日庆典、体育竞技活动、音乐歌舞、小品戏剧、电影、电视剧等各种各样的人类文化生活层面。而从传播手段和艺术形式角度讲,电视媒介语言更是丰富多彩的。
从艺术功能层面来看,电视文艺创作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其一,娱乐功能。电视文艺所提供的娱乐是一种具有审美性质的娱乐。谈到“娱乐性”,我国传统文艺理论往往把它与审美对立起来,认为它摆不上台面。其实,游戏、娱乐是人追求自由的一种表现,当代中国的电视文艺节目正愈来愈多地认识到娱乐性作为自身基本功能的积极意义。其二,教化功能。电视文艺虽然不直接传授某种实用知识或生产技能,但优秀的电视文艺节目在完善人的伦理道德修养、培养人的美好情感、健全人的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上却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三,认识功能。电视文艺节目同时还具有某种认识功能,这主要是指电视文艺作为源于人类生活、人类历史的艺术产品,必然反映和打上了某一时代、某个社会、某种民族文化的烙印。因而从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解读中,人们能够或多或少地获得某种历史文化知识,了解某些风土人情和时代精神。
因此,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反映出与时代紧密相连、代表社会审美趣味、影响大众世俗生活与精神世界、凝结主创们文化内涵及社会责任的重要媒介属性。
二、电视文艺创作的新时代使命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现代大众传播具有明显的负面功能,将现代人淹没在表层信息和通俗娱乐的滔滔洪水中,人们每天在接触媒介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降低了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大众传播的“麻醉作用”。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曾指出,当文化成为一种滑稽戏时,就会导致文化精神的枯萎。我们在追求电视文艺节目多元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时刻警惕低俗化、泛娱乐化对于节目的消解。
部分电视文艺节目中,文化的认知、审美、教育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娱乐却被过分强调和放大。赫胥黎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这样的预言——我们将毁于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应当保持文化的品质,通过不同的节目形态,嫁接历史记忆、人性关怀、人物命运、健身健康、常识教育、职业体验等,为其注入更深远的精神内涵和社会意义。
央视《经典咏流传》在创作时就找到了两把钥匙,即时代性与时尚性,希望观众能够在聆听经典的过程中提升文化自信。所谓时代性,是选择的诗词普遍观照当下中国社会;时尚性则是让古典诗词插上音乐的翅膀。节目的成功之处在于,给世界传统文化的传播难题找到了中国特色的解决途径,在潮流时尚与传统文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交融互通的全新的创作机制。
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将其嫁接到电视节目中,不仅有助于开发出适合本土的原创模式,也能有力地促进优秀文化的传播,形成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这也是新时代电视文艺创作的使命所在。
比如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以真人秀的方式为观众打开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兼具历史教育性与趣味性,让枯燥的历史焕发出丰富的质感。北京卫视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节目《传承者》,为受人敬仰的“传承者”设置一席之地,凸显传统文化的厚重和地位。由此可见,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为电视节目制作提供了源泉,借助真人秀的方式,文化也做到了喜闻乐见的传播。再比如央视《叮咯咙咚呛》,让中韩嘉宾学习京剧、川剧、越剧等中国传统艺术曲目,最后在梅兰芳大剧院以竞技的方式检验嘉宾的学习成果,不仅让更多的国人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将中国文化在异国发扬光大。
基于此,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要成为主流舆论的引领者,遵循媒体发展规律,为新时代新征程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作者们不仅要坚持做先进文化的积极传播者,加快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加大力气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要努力成为中国故事的生动讲述者,努力让中国故事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话题;所有的创作者及管理者都要始终做融合传播的深入实践者,将新媒体的有益理念和传播优势融入广播电视发展之中,强化立体化精准化精细化传播,打造具有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智慧融媒体。
三、电视文艺创作要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
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给新时代的电视文艺创作提出了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