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后,助贷还能有什么大利空?
发布时间:2023-03-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24%后,助贷还能有什么大利空?)
曾经,以P2P、助贷、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为主角的互联网信贷市场充斥着一些问题——数据、催收、砍头息,这一切问题都可以看做是高利率的“并发症”。
过去几年里,监管一步步解决掉高利率的“并发症”,将99%的玩家淘汰,最终以非正式的方式一锤定音——利率24%!
经过一年左右的整改、适应,助贷和消费金融公司都很痛苦,但头部和腰部也都扛了下来,这也意味着,这个市场不会再有大利空了,触底反弹不远了。
未来的助贷,必将奔跑于阳光下。
二季报,助贷上市公司步履一致的保持低调。
受24%利率上限和疫情的双重影响,它们的收入、净利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但若抛去财务数据看,2022年二季度,是值得被这个行业铭记的。
这个季度,助贷上市公司基本确定了,它们可以全面实现24%的利率,这最核心也是最后一个核弹级的政策风险终将平稳落地,“达摩利斯之剑”即将成为过去式。
这个行业还会有什么大利空吗?很难找到了。
在24%的新常态下,助贷的发展路径已经变得十分清晰:降低成本、扩大规模,从过去粗放式的跑马圈地转变为高效、精细化运营,比如:探索消费金融之外的小微金融、房抵贷、车抵贷业务;再比如:以线下团队获客降低成本。
当利润不够厚的时候,就要将规模做大!
1、24%阵痛
24%的窗口指导初期,无论是消费金融还是助贷,均是忧心忡忡。据了解,大量资金方在与助贷平台合作时,会将"IRR24%“作为一个强制条件,这无疑给”降费“增加了一丝紧迫性。
无论是放贷还是助贷都像是在做夹心饼干,上层是利率上限,下层是资金成本,中间才是它们的收入,如今“上层”压降,它们的业绩不可避免的受到负面影响,甚至有刚刚实现盈利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因为24%的利率限制而再次陷入阶段性亏损。
挑战虽然剧烈但并不是毁灭性的,时间为平台们换来了空间。
多家助贷上市公司均在二季度财报或财报会中明确表示,公司能够经受住24%的考验,并且它们24%以内的贷款比例越来越高。
去年第四季度,信也科技大约80%的贷款利率已经低于24%。在2022年第二季度,信也科技的平均贷款价格约为24.2%,且所有新借款人的贷款已经低于24%。
二季度,360数科发起或促成的贷款的平均内部收益率也进一步下降至22%至23%之间,远低于24%的利率上限要求。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于其他几家上市公司身上,营收、利润空间摊薄加上疫情对经营效率和风控的影响,自然导致本季度助贷上市公司的营收、净利润或二者增速出现不同程度下滑。
但读懂君认为,财务业绩的下滑为阶段性问题,随着助贷上市公司规模的增加和成本压降,行业将重回增长车道。
2、成长性
二季度,助贷上市公司充分展示了它们的成长性。
信也科技在二季度促成贷款415亿元,同比增长24.3%,环比增长4.5%;贷款余额564亿元,同比增长43.9%,环比增长4.8%。这在头部助贷平台中是极为喜人的涨幅。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信也科技的融资成本在7.5%左右,相较其他头部平台而言略高,但这也恰恰说明信也科技的营收、利润更具有成长潜力。
此外,一些助贷上市公司虽然规模较陆金所、360数科等小了很多,但成长性却十分惊人。
比如嘉银金科二季度的贷款发放量为135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138.4%,这个涨幅对于陆金所或是小三巨头而言已经很难实现。而嘉银金科董事长严定贵将全年促成交易金额目标则由先前的360亿元,进一步提升至430亿元。
此外,小赢科技二季度促成和提供的贷款总额为168.7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加31.5%;贷款实现量达246.42亿元,较2021年下半年增长35.5%,两家公司也都实现了不错的增长。
鉴于互联网信贷市场之庞大,嘉银金科、小赢科技等平台可能复刻小三巨头的成长路径。
其他一线平台的业务规模整体也呈现正增长趋势。
截至6月末,陆金所零售借款余额同比增长9.0%,达6614亿元,新增贷款为1295亿元,虽然较2021年同期下降15.2%,但这是基于其单季1000多亿的大基数下;乐信促成借款491亿元,环比上升13.9%;在贷余额866亿元,环比上升3.3%;360数科促成贷款982.8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较一季度环比略降0.6%,贷款余额达1504.9亿元,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2.6%。
3、第二曲线
当前的助贷上市公司多是做消费金融出身,而如今它们同时将小微金融作为了扩大规模的第二发展曲线。
比如上半年,小赢科技撮合和提供贷款总额达321.29亿元。在贷款总额中,有46.18%流向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嘉银金科累计为超过24.77万小微企业主提供服务,共辐射31个省和368座城市。
而信也科技单季为超过50.1万家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同比增长22.8%;在小微领域单季促成的借款金额增长至104亿元,占二季度促成借款总额的25.1%,同比增长67.7%。
86.1%的新增借款流向小微企业主,实现连续四个季度小微借款占比达八成,高比例+大基数,陆金所成了助贷行业当之无愧的小微之王。
在业务形式上,过往助贷上市公司所经营的多为“无抵押信贷”,而开拓小微金融业务时,一些助贷上市公司开始向“有抵押信贷”探索,比如某头部上市公司曾在抖音平台发布大量关于房抵贷视频,从视频内容可以推断该产品面向的客群也是小微企业主。
在金额上,一些上市公司正尝试突破20万的消费金融上限,比如360借条推出尊享贷最高额度30万元,更高的借款金额更加适配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也能赚取更多收入。
从以上信息不难看出,在保持基本盘稳定的前提下,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客单价正成为助贷上市公司做规模的主要方式。
4、压成本
通过第二曲线做大规模的同时,各个助贷上市公司都将目光放到了压降成本上。
在获客上,各个上市公司过往多以互联网和电销为主,与过去不同的是,当前各平台均利用科技手段精细化运营以实现降本增效,“采用传统的方法在媒体后台创编设置广告时,设置100个广告大约需要3个小时,而我们只需要大约5分钟。”信也科技举了个例子。
此外,乐信、360数科两家平台继续坚持线下获客。其中乐信借助智慧商业引擎的数字化经营工具,遍布全国、以线下获客见长的乐信普惠团队,作业人效提升30%,小微客户规模提升50%。
值得一提的是,线下获客或将逐步被更多助贷上市公司所重视,尤其是该模式被陆金所、360数科、乐信等机构验证之后。
在资金成本上,随着助贷上市公司合作机构的增加,合作显得愈加“市场化”,助贷上市公司的融资成本多呈现下降趋势,但与获客成本不同的是,资金成本具有更强的周期性,这意味着资金成本虽然整体下行,但会呈现阶段性波动。
同时,资金成本也具有更强的区域性特点,一些地区如广东是很多助贷平台攻不进的“禁地”,若这些禁地被攻克,未来助贷平台资金成本和规模有望进一步突破。此外,已经有很多助贷平台开始将担保方从融资租赁转变为保险公司,以求付出更低的成本,这本身也是对资金成本的优化。
在风控上,虽然助贷上市公司逾期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但在“24%+疫情”双重打击下,二季度各平台逾期率不出现爆炸式增长就是胜利。而在未来,各个机构的客群稳定在24%之下,相比过去更加优质。
可能会有一些挑战出现于小微金融上。
5、三个阶段
读懂君斗胆将助贷或互联网信贷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白条、花呗与P2P、助贷同行,各自野蛮生长,最终大浪淘沙,99%的参与者死掉。这个阶段可谓泥沙俱下,处处是暴利、处处是乱象, 行业爆炸式发展也高频率洗牌,最终为互联网信贷留下了几粒种子。
第二个阶段:可以看做24%的窗口指导开始。这个阶段的互联网信贷必将触底反弹,发展逐步精细化,场景、规模、增量、风控、获客......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同时也有短板,补短板的过程就是做增量过程,各公司竭力保持双位数的增速,偶尔爆发一下。
第三个阶段:各平台发展潜力挖掘殆尽,进入成熟、稳定的状态,这阶段的互联网信贷行业或将重走银行的发展历程,随宏观环境和通货膨胀实现业绩个位数增长。当然没有增长不代表公司不行了,而是公司太赚钱了......
当然,第三阶段也有第二个版本,毕竟信贷是个百万亿级市场,当前助贷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陆金所也不过6000多亿的存量,未来各个平台若积极切入各类信贷业务,或可将第二阶段延长,延长到什么地步是临界点?蚂蚁或许可以提供一个参照。
不过,无论怎样,这个行业终将有一天告别高增长,如何再次将第二阶段延长?学学腾讯,做做投资。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读懂数字科技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24%后,助贷还能有什么大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