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部门发文,打造3500亿市场!加速"虚拟现实+行业、场景"应用落地
发布时间:2023-03-29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11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虚拟现实与行业应用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6年)》(下称《行动计划》)。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6年,三维化、虚实融合沉浸影音关键技术重点突破,新一代适人化虚拟现实终端产品不断丰富,产业生态进一步完善,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
到2026年,我国虚拟现实产业总体规模(含相关硬件、软件、应用等)超过3500亿元,虚拟现实终端销量超过2500万台,培育100家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行业影响力的骨干企业,打造10个具有区域影响力、引领虚拟现实生态发展的集聚区。
同时,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融合媒体、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智慧城市等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实现突破。
《行动方案》还指出,统筹利用国家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产业资金有效供给。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加速“虚拟现实+行业、场景”应用落地
《行动计划》指出,推进关键技术融合创新,围绕近眼显示、渲染处理、感知交互等关键领域,做优“虚拟现实+”内生能力,强化虚拟现实与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面向特定场景、具备商用潜力的应用技术研发。
提升全产业链条供给能力,全面提升虚拟现实关键器件、终端外设、业务运营平台、内容生产工具、专用信息基础设施的产业化供给能力;并加大对内容生产工具开发的投入力度,提高优质内容供给水平。
加速多行业多场景应用落地方面,《行动方案》提出,在工业生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商贸创意等方面,深化虚拟现实在行业领域的有机融合。
虚拟现实+工业生产领域,《行动方案》指出,支持虚拟现实技术在设计、制造、运维、培训等产品全生命周期重点环节的应用推广。支持工业企业、园区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优化生产管理与节能减排,实现提质增效降本。构建虚实融合的远程运维新型解决方案,加速工业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虚拟现实+文化旅游领域,推动文化展馆、旅游场所、特色街区开发虚拟现实数字化体验产品。开展行前预览、虚实融合导航、导游导览、艺术品展陈、文物古迹复原等虚拟现实创新应用。
虚拟现实+教育培训领域,《行动方案》提出,在中小学校、高等教育、职业学校建设一批虚拟现实课堂、教研室、实验室与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开发一批基于教学大纲的虚拟现实数字课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推进“虚拟仿真实验教学2.0”,支持建设一批虚拟仿真实验实训重点项目,加快培养紧缺人才。
虚拟现实+体育健康领域,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化的新型体育运动解决方案,构建大众健身新业态。推动虚拟现实在医学教育、临床诊治、康复护理、成瘾戒断、心理辅导、关怀探视、手术导航等场景应用落地。
虚拟现实+商贸创意领域,《行动方案》明确,发展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商贸活动体验新模式,打造商贸新场景、新业务。
虚拟现实+智慧城市领域,探索虚拟现实在城市治理中的融合应用,形成城市可视化管理解决方案。面向交通出行、餐饮购物、文娱休闲等场景,打造虚实融合、高效便捷的个性化智慧生活信息服务。
引导社会资本助力虚拟现实产业发展
《行动方案》指出,加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设共性应用技术支撑平台,挖掘行业领域关键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解决制约行业应用复制推广的技术瓶颈,提升跨行业的虚拟现实应用基础能力。
开展沉浸式内容生产工具及流程优化研究及培训,支持建设沉浸式内容开发开源软件社区,鼓励向社会开放,扶植用户生成内容(UGC)生产。鼓励创作者经济,构建优质内容共建共享平台。
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建设一批虚拟现实体验中心,集中展示先锋应用场景。建设孵化器、众创空间等服务载体,打造专业化、全流程覆盖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在保障措施方面,《行动方案》指出,鼓励地方搭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推动虚拟现实企业与行业应用方合作交流,加速新技术、新产品应用落地。
统筹利用国家级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推进产业资金有效供给。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同时,建立安全保障体系,加强个人及公共信息资源保护,提升对数据滥用、侵犯隐私等行为的风险防范。引导开发适合青少年使用的虚拟现实产品和服务。
《行动方案》还提出,围绕虚拟现实重点应用领域,组织开展应用试点,挖掘有潜在商业价值的应用场景,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先锋应用案例。鼓励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等参与建设虚拟现实内容开发中心和应用体验展示中心。
另外,要打造产业集群,开展虚拟现实融合应用领航城市及园区建设,加快培育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骨干企业。结合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支持虚拟现实产业集聚发展。
元宇宙上下游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
日前,在2022服贸会Web3.0发展趋势高峰论坛上发布的《中国元宇宙发展报告(2022)》显示,中国元宇宙上下游产业产值超过400亿元,主要体现在游戏娱乐、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硬件等方面,未来五年,国内元宇宙市场规模至少突破2000亿元大关。
近期,多地围绕元宇宙产业出台的政策法规,上海与河南更是从省级层面印发元宇宙专项行动计划。
7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布《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赛道行动方案(2022-2025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则在9月21日发布《河南省元宇宙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
记者注意到,两份文件都在虚拟现实方面做出了相关表述,两地文件都强调了对虚拟现实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对产业生态的构建。
中泰证券研报指出,VR/AR长期趋势明确,龙头厂商具备确定性成长。随着品牌厂商在VR应用领域拓展方面进行不断尝试,消费级AR产品逐步成熟落地,具备充分技术沉淀和多品牌覆盖的龙头厂商,具备更强的确定性成长。
安信证券研报也指出,行业巨头新品迭代开启新一轮产品周期,2023年将迎来新硬件大年,VR消费市场有望加速放量,利好硬件与内容生态正向循环。当下VR市场的发展阶段可类比于早期的智能手机市场。首先是VR设备的整体升级方向是轻薄化、便携化、提升用户体验,用户量爬升速度不快,主要由头部产品提振。其次硬件产业链各环节的升级迭代趋势较为明确,光学、显示、交互等模块均存在较大的创新与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