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五院总工陈泓:鼓励青少年研发手机卫星,为空间事业贡献智慧
发布时间:2021-05-10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新京报讯(记者 李玉坤)4月24日是中国航天日,近来,中国的航天大动作也接连不断,第一辆火星车命名“祝融号”,空间站“天和”号核心舱发射在即。
近日,记者专访中国航天科技(000901,股吧)集团第五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泓。他认为,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活动,可以培养他们对航天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习惯,为积蓄创新英才、推动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五研究院总工程师陈泓。新京报记者 王贵彬 摄
直面钱学森之问,目标逐渐达成
新京报:对青少年进行航天科普,有什么意义?
陈泓:在将来航天强国的建设和大国竞争中,人才是第一位的。自古英雄出少年,科普活动是启迪明智的重要途径,所以依托学校、航天单位共同搭建传播航天精神、科学知识的平台,对青少年进行航天科普,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可以培养他们对航天的兴趣,引导他们从事航天事业,为国家航天科技的创新发展打牢人才基础。
新京报:“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几乎和李约瑟难题齐名。你觉得,现在这个问题解决得如何了?
陈泓:现在已经有明确的解决途径。当年钱老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科技发展水平和教育能力都有限,目前来说,这个情况得到了好转,涌现了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说明之前已经做了很好的工作。
在教育资源紧缺的时候,受到方方面面的限制。目前的教育体制也在推动从知识学习到能力素养提高的转变,这是我们科学创新非常需要的能力。可以说,中国的创新人才正在不断涌现,不断地接近钱老所提出的目标。
觅音计划,培养青少年探索宇宙兴趣
新京报:培养青少年对于宇宙的好奇心是科普的目标之一,目前有科学探索和科普结合得很好的例子吗?
陈泓:让学生参与到真实的航天探索中,比纸上教学的效果更好,对孩子们能力的培养更为全面。比方说对遥远星球的探索是人类一直在做的事情。地球是适合于人类生存的星球,难道宇宙中就仅有一个这样的星球吗?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科学家也在不断发出中国声音,已经在着手做一些研究,郑晓静、包为民院士等十位科学家也提出“觅音”——宜居行星搜寻空间计划,计划搜寻太阳系近邻的宜居行星。
这是极富想象力的事情,已经列入国家的航天计划,也激励了后续的一些科研计划。比如,人类在一颗新的星球上生存,是否需要一些基本要素?对于外星球的探索,会推动地外生存的技术和理论创新。这些探索活动将极大吸引全体国民的关注,也能吸引青少年,培养他们对航天探索的兴趣。
新京报:判断一个星球是否适宜人类居住有哪些依据?
陈泓:地球的能量,基本都来自太阳。目前发现太阳系外也存在数千颗行星,它们也围绕自己的恒星运转。因此行星——恒星距离也是判断行星是否适宜居住的重要参考。
天文学家依靠观测以及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推测其温度是否适宜、有没有可以保卫行星的磁场;还可以分辨其元素成分乃至分子成分,比如有没有氧、有没有碳、是否存在生命活动产生的化学成分、是否存在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资等。科学家会根据这一系列的探索,逐步深入判断一个行星是否适宜人类居住,同时也加深对行星宜居性的认识。
我们钱学森实验室已经发布了第四届“太空探索实验”青少年教育项目,就是欢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的学生,设计一些太空实验项目,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科学的机理。
鼓励中学生研发手机卫星
新京报:你觉得当下的中学生可以参与到哪些太空探索项目中?
陈泓:在我们那个年代,业余无线电是很重要的科普工具。现在,青少年能够参与的项目非常多。比如构建一些在太空微重力下的生物实验、物理实验。
再就是制作一些卫星。将来卫星也将不断智能化,软件可定义,对编程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运用软件知识,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做一些卫星的控制实验,这也能催生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兴趣。据我了解,八一中学已经做了自己的卫星,人大附中也在做这件事情,他们的理解力是非常厉害的。
手机卫星是一种很有应用潜力的卫星。
和手机一样,卫星本身也有计算机,有一个心脏,也有一些控制,比如照相、传递信息。这些元素手机基本上都有,现在的手机都装有陀螺仪,也能传递信息。所以,像手机一样在卫星上加入一些新模块、APP,就是手机卫星的概念,国外有的大学在做,已经有发射上天的卫星,中国也有大学在做。
新京报:你觉得中学生能独立完成吗?
陈泓:对于手机卫星,我觉得,需要搭建一个框架,建立一些公共的平台,使这件事变成中学生能完成的事情,让他们参与其中,从点上、局部,扩大到整体的工作,这样,对他们的成长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果一开始就瞄着一个很复杂的目标去做,反而达不到目的。
新京报记者 李玉坤 摄影记者 王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