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珊动刀,淘宝天猫
发布时间:2023-04-14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戴珊动刀,淘宝天猫)
组织架构的调整,似乎是今年互联网大厂们的主题。
没有办法,时代变了,组织架构也要跟着变,只有这样,企业的发展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纵然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巨型公司,亦不例外。
这不,阿里巴巴在逍遥子宣布组织架构调整为中国数字商业和海外数字商业两大版块之后,负责中国数字商业版块的戴珊,开始了组织架构的调整。
无疑,整合淘宝天猫,是此次组织架构调整最引人注意的,也是调整最大的。
曾经,淘宝天猫实现分拆,是电商行业真正开始细分用户类型的标志。
现在,淘宝天猫实现整合,诠释出来的或许是电商行业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
对于这样的调整,没有十足的魄力是无法做出的,要知道,淘宝和天猫是阿里巴巴核心业务里的核心,所以,对这样的业务进行调整,如果没有十足的信心和勇气,是无法做出的。
但是,正是基于这样一种非常具有魄力的调整,我们同样看到的是阿里巴巴旗下的淘系,正在面临着的困难和挑战。
一方面,用户的天花板迫近,仅仅只是依靠传统意义上的流量模式,业已很难再找到新的发展潜能;
另一方面,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大幕已然拉开,回归产业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互联网将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一起。
我们在互联网时代司空见惯的线上和线下的二元经济模式,将会最终走向统一。
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一味地做平台,一味地做流量,而没有在数字经济时代找到自身的定位,纵然是再大的公司,依然会被淘汰。
意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无法理解此次戴珊动刀淘宝天猫如此坚决的内在逻辑。
这不得不让我们联想到的是淘宝和天猫分治的缘起。
曾经,淘宝仅仅只有淘宝,并没有天猫,而天猫之所以会出现,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用户对于品牌商家需求的出现以及品牌商家直营时代的来临。
但,这仅仅只是表面现象,我认为,天猫之所以会出现,其中一个更为深层的原因在于,它依然还是流量时代的产物。
说白了,天猫其实给上游的品牌商家开了一道口子,同样给下游的用户打开了一道口子,归根到底,最终阿里巴巴的流量还是增加了的。
因此,淘宝和天猫分治的局面如果依然可以继续为阿里巴巴的业务体系带来流量上的增量时,两者之间这样一种二元分治的局面,尚且存在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一旦无法给阿里巴巴带来增量的时候,二元分治的局面带来的必然是资源上的重合与浪费。
无疑,当下淘宝天猫正在面临这样一种局面。
以这样的角度来看待淘宝与天猫的分分合合,或许有更加贴合现实的内涵与意义。
正是因为如此,我将此次淘宝与天猫的整合,看成是电商行业真正开始从流量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成为产业主导的发展模式的重要标志。
以此为开端,我们将会看到阿里巴巴以及其他的电商公司开始深度转向产业端,开始深度融合产业的更多事件的出现。
很多人认为,淘宝天猫的合并,将会给中小商家带来更多的福利。
在我看来,这依然仅仅只是以流量的思维来看待这件事,并未真正从产业的角度来看待它。
没错,淘宝天猫的合并的确可以带来一定的流量增量,但是,如果仅仅只是流量上的增量,而没有实质性的购买,所谓的流量增长,依然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真正能够给中小商家带来流量的转化,而不仅仅只是数量上的增长,还要看此次调整之后,新的淘宝和天猫对于产业的深度赋能的成效。
如果此次调整之后,新的淘宝天猫可以给产业端带来新的发展动能,甚至能够改变传统的产业运行逻辑,助力中小商家的流量转化,那么,对于中小商家来讲,此次调整所释放的流量则是有效的。
反之,这样的调整,或许是无关痛痒的。
基于这个角度,我们认为,此次戴珊动刀淘宝天猫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需要更多地去看待调整之后,新的淘宝天猫将会如何赋能产业端,如何实现自身与产业端的深度融合。
我想,这才是留给戴珊的真正课题。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当初淘宝和天猫的分拆和现在淘宝和天猫的合并,阿里巴巴面临着同样的场景。
它的动作都不是最早的,但是,却是做得比较成功的。
然而,那个时候的阿里巴巴尚且处于上升期,而现在的阿里巴巴面临着的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境遇。
互联网的大潮退却自必不说,蚂蚁金服的上市被叫停,因涉嫌垄断被罚等一系列的事件,都在告诉我们,现在的阿里巴巴早已不再是以往的那个阿里巴巴。
然而,我们同样需要知道的是,穷则思变,变则通。
不可否认的是,戴珊的此次动刀,的确是有很大的魄力的,不愧为马云的「嫡传弟子」。
但是,这样的魄力究竟会有怎样的成效,或许,才是我们真正应该关注的。
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孟永辉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