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漾濞密古村:集中發展特色養殖業走出脫貧致富路
发布时间:2019-06-18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從破舊的土坯房搬進寬敞明亮的磚瓦水泥房,在集中養殖區養生態豬、土雞,還利用自家門前的一塊小地種些蔬菜,實現自給自足……如今,蘇建國的小日子過得一天比一天紅火。
“大雨過后,羊腸小道被破壞,基本都出不了門,更別說下地干活了。”蘇建國原來住在漾濞縣龍潭鄉密古村的山腳下,雨季一到,道路經常受到雨水侵襲而損毀,一年內有四個多月無法正常生產生活,加上住在山腳,屋背后的大山隨時會有坍塌的危險。“一到下大雨,整天都是提心吊膽的,就害怕山垮下來。”提起過去的日子,蘇建國至今還滿臉憂愁。可現如今,在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的支持下,和蘇建國受到同樣困擾的村民們,都搬離了原來的居住地,搬進了90多平米的新房子,水電網絡齊全、交通便捷、出行就學方便,還有集中的養殖區和稠密的“新鄰居”,不再是以前的單家獨戶了,生產生活變得更加方便。
在龍潭鄉密古村宜祿新村的集中養殖區,一排干淨整齊的豬舍,隨處可見的林下散養雞,陣陣“哞哞”的牛聲此起彼伏,呈現一派興盛氣象。“去年我光是賣豬就有一萬多塊錢的收入,再加上土雞有2000多塊錢,農閑的時候還可以就近打打零工,全年總收入接近3萬塊。”蘇建國一邊給小豬喂著食,一邊興奮地說,今年他還想多養幾頭豬,逐步擴大規模。“現在豬的市場價格慢慢回升,再加上村裡幫忙做統一推銷,我們喂養的生態豬銷路不錯。”
近年來,龍潭鄉在“易地扶貧搬遷戶如何致富”上狠下功夫,依托強勁的基層黨組織領導和群眾觀念的不斷轉變,致富之路越來越明朗、越來越寬闊。“我們村社干部都是保障員,通過提供種豬、修建豬舍、發展林下散養生態雞等模式,讓搬遷戶自願發展特色養殖產業。”在談到如何能“逐步致富”上,該村黨總支書記蘇光介紹說,密古村按照“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做法,投資了100多萬元在搬遷點建設了集中養殖場,為搬遷點農戶提供養殖場所,並積極引導搬遷戶發展生態養殖業。
“我們村成立了養殖合作社,定期向搬遷戶收購生態豬,土雞,這樣每戶每年大概能收入3-6萬左右。”蘇光說,以前固有的生產生活方式很難改變,養豬養雞是農村最慣常的方式,讓他們發展能做、會做、擅長做且市場前景好的產業,在“新家”旁邊為他們提供一些廄舍等硬件設施和相關的技術幫扶,再通過他們自己的勞動和付出,充分調動和激發其內生動力,從而實現普遍增收。
蘇光介紹,村裡還經常安排技術人員上門指導、防治疫情、養殖管護,在農產品的銷售方面,密古村“兩委”班子召開專題會議,專門到省城、周邊地州縣市搞推銷,成立“專賣店”,暢通銷售渠道。“我們的豬、雞、羊、牛這些都是純生態養殖,沒有用飼料喂養,其他地方的人都喜歡吃,而且賣出的價格也要比市場價高一點。”談及目前的銷售情況,蘇光滿臉自信的說,按照現在發展的勢頭,搬遷戶逐步能致富只是時間的問題,而且時間不會太長。
蘇建國的變化只是龍潭鄉密古宜祿新村搬遷戶的一個縮影,如今,在特色養殖業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搬遷戶告別了看天吃飯的窘境,全村人靠著特色種養殖業,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得越來越愜意,逐步走上了脫貧致富路。(張雲俊 楊佳燕 何碧蕊 黃曉娟)
(責編:徐前、朱紅霞)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雲南漾濞密古村:集中發展特色養殖業走出脫貧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