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爆棚”免费十年名利双收
发布时间:2021-08-0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10月1日国庆节,杭城西湖迎来大批游客。图为人山人海的西湖景区。中新社发 李晨韵摄
中新网杭州10月3日电(记者汪恩民 实习生罗雅迪)“西湖刚刚免费的时候,我到扬州瘦西湖游玩,正巧碰上工作人员让我填建议书。”10月3日,正在西湖边游览的杭州市民张晓东告诉记者,他清晰记得自己写上“建议学习西湖免费时候”,对方的疑问:“不收门票,怎么赚钱?”
十年前,杭州西湖在全国率先尝试免费模式,众多游客慕名而至。十年间,整个西湖景区免费开放公园景点及博物馆、纪念馆共52处,占景点总数73%。
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党委书记、主任刘颖说,免费开放之初,2000多万门票收入没了,而管理投入大增,每年增加的经济压力约3000万元。那么,杭州为什么把免费坚持到底,一做就是十年?
对此,杭州市副市长张建庭解释,“免费开放背后是杭州对还湖于民理念的坚持”。
对于杭州的“心意”,游客们已经用“脚”做出了反馈。杭州市旅游委员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杭州旅游总人数达到7487.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为1191亿元,是2002年的四倍。今年双节长假又遇高速免费,西湖景区游客骤然“爆棚”。连日来,杭州各景点接待游客总数突破百万人次,因交通繁忙,交警已发布橙色通行预警。
对于游客的“捧场”,杭州市旅游委员会主任李虹表示,杭州西湖免费开放对于游客而言,不仅仅是节约了门票开支,同时环西湖景点得以打通,带来的旅游体验是无与伦比的。
免费的西湖,赚回的不仅仅是口碑和人气。
“西湖免费开放必定是利大于弊,使杭州真正的从旅游城市转变成为城市旅游。”浙江旅游学院院长王昆欣告诉记者,杭州把只关注西湖的视点转移到了对整个城市的扩展,表面上是一种取消门票的行为,实际是扩大并推出了更多的旅游资源。目前杭州已经成为一个涵盖西湖的大景区。
王昆欣表示,西湖免费政策是杭州摆脱景区门票经济、推广第三产业的体现,杭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饮食文化、旅游商品等都得到了发展,所以西湖免费实现了口碑与利益的双赢。
据杭州审计局报告,西湖免费开放和西湖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带动了西湖景区商业网点经营价值的提升,通过拍卖、出租或承包景区商业网点经营权等市场化手段,不仅抵补了损失的门票收入,也理顺了景区管理养护单位与政府、企业、游客间的利益关系。
“西湖免费不仅做到了还湖于民,还做到了保持良好的服务水平。”浙江大学旅游学院院长周玲强表示,西湖免费看上去是一种现象,实际上表现了杭州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理念,即不以门票为主要追求,而是注重城市与旅游的共同发展,达到一种品质生活。
据悉,在2011年西湖申遗成功后,杭州市政府承诺,西湖将坚持“六个不”:“还湖于民”目标不改变、门票不涨价、博物馆不收费、土地不出让、文物不破坏、公共资源不侵占。
但是,自免费以来特别是西湖申遗成功之后,每逢节假日,西湖都要面对超大客流,出现拥堵爆棚的现象,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担忧。
那么,在各地门票高涨的情形下,西湖免费之路是否应该坚持?如何才能实现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的双赢?
王昆欣告诉记者,无论如何拥挤也应坚持免费政策,不能用经济杠杆来限制百姓。“西湖是全中国百姓的资源。特别是西湖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它又是全世界的。拥堵问题可以通过城市管理等渠道得以解决,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游客拥挤的层面,而是应该考虑怎样管理,怎样才能容纳更多的人。”
浙江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主任汪成设也认为,通过门票限制游客量不能成为最主要的方法,政府可以通过向市民及时发布信息预告来控制客流量。“杭州应开发更多的旅游资源分散人流。”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杭州西湖黄金周游客“爆棚”免费十年名利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