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百事斗了100年 可口可乐凭什么「赢」?
发布时间:2021-08-27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 在刚刚过去的二季度,可口可乐最出圈的新闻不是推出哪一款新饮料,而是在6月14日的欧洲杯赛前发布会上,C罗将面前的可口可乐挪走,示意大家多喝水,少喝可乐,随后可口可乐的股价应声下跌,市值一度在30分钟内蒸发40亿美元。
戏谑之余,值得思考的是,从企业成长的角度来看,这家百年饮料巨头还是否健康?
近期,可口可乐公布了今年二季度财报。整体而言,在去年同期业绩遭受疫情重创的低基数下,可口可乐实现了较高增长。
二季度,可口可乐营收录得101.3亿美元,同比增长42%,超出市场预期的9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0.68美元,同比增长61%,高于市场预期的0.56美元。可口可乐还上调了2021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全年有机营收增速为12%至14%,每股收益增速为13%至15%。此前的业绩指引为预计2021年有机收入将实现高个位数增长,每股收益将实现高个位数到低双位数的增长。
与此同时,在软饮料行业的激烈竞争下,从毛利率及净利率两大指标来看,可口可乐依然超越多数同行,保持着较高的盈利能力。
通常情况下,软饮料公司盈利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产品涨价。然而,根据国盛证券研报,可口可乐自1990年以来,产品售价并未出现明显的上涨,1990-2019年,其产品单价的复合增速仅为0.42%。
在此情况下,可口可乐是如何保持高盈利水平的?它的战略布局具备怎样的优劣势?
剥离装瓶厂是关键
前有百事可乐,后有农夫山泉、元气森林,仅在中国市场,可口可乐的竞争对手就一天都没消停过。
但从财务数据来看,近三年,可口可乐的销售毛利率、净利率均高于百事可乐和农夫山泉。
图1: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毛利率对比;来源:Wind,36氪
图2: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农夫山泉净利率对比;来源:Wind,36氪
对于可口可乐来说,2017年是一个关键的分界点。这一年,可口可乐营收同比下滑15%至354.1亿美元,净利润同比下跌81%至12.83亿美元,同期百事可乐净利润同比下滑23%至49.08亿美元,反超可口可乐。
2017年的业绩之所以出现大幅下滑,是因为2016年可口可乐在业务上出现了很多变动。这一年,可口可乐将北美及世界各地的装瓶业务出售给特许经营合作伙伴,严重影响了业绩,而这些“负面”影响延续到了2017年。
不过,剥离装瓶厂虽然在短期内冲击了可口可乐的业绩,但长远来看,这正是其后来维持高盈利水平的关键之举。
可口可乐以碳酸饮料起家,随着消费升级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觉醒,碳酸饮料市场逐渐疲软。以中国为例,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4年,中国碳酸饮料产量增速就由31%同比大幅下滑至5.41%,次年起甚至进入了负增长阶段。
图3:中国碳酸饮料产量及增速;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36氪
碳酸饮料市场的低迷走势直接影响到了可口可乐的销量和业绩。
销量方面,公司碳酸饮料代表“可口可乐”商标饮料的单箱销量在全球单箱销量中的占比逐年下降,2016年这一占比已由五年前的近50%下降到46%。业绩方面,2016年之前,可口可乐的营收、营业利润均已连续下滑三年。
在此情况下,可口可乐开始打包出售各个市场的装瓶厂,以达到大幅缩减成本的目的。例如,2016年底,可口可乐将中国的装瓶业务正式交由中粮和太古两大集团运营,有报道称,在此之前可口可乐约三分之一的装瓶业务都聚集在中国。
成本缩减的逻辑在于——当剥离装瓶厂业务后,可口可乐的主要业务就是销售原浆,从而把生产、装瓶、运输、分销等一系列重资产业务全部转嫁给了装瓶厂。得益于销售原浆所带来的超高毛利润,“轻装上阵”的可口可乐整体盈利能力得以再上一个台阶。
销售原浆和装瓶业务的毛利率差距有多大?对比可口可乐和其装瓶业务运营主体之一中国食品来看,在出售装瓶厂后的2017-2020年,中国食品的平均毛利率(算术平均)为36.7%,可口可乐的平均毛利率(算术平均)则为61.4%。
图4:可口可乐和中国食品毛利率对比;来源:Wind,36氪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跟百事斗了100年 可口可乐凭什么「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