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梦圆照此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实
发布时间:2021-09-06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中华民族迎来又一个历史时刻――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从党的建立到新中国成立,再到推进改革开放,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紧紧依靠人民,攻坚克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新时代砥砺奋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续奋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
千年梦想,百年梦圆,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铸就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朽丰碑。
不负使命的历史担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踏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北京,天安门广场。国家博物馆内,《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吸引大量参观者。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作出“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的郑重宣示。
上海,兴业路老石库门。今年6月3日,中共一大纪念馆开馆,建党时期珍贵文物得以集中展示。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一大会址,向全党发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号召。
从石库门到天安门,我们党百年来所付出的一切努力、进行的一切斗争、作出的一切牺牲,都是为了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
小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不懈追求的梦想。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与人民甘苦与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构想。经过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两个目标提前实现。
布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接连作出战略部署。
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立足发展全局,明确历史方位――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彰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历史担当。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习近平总书记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中国梦的大格局中加以谋划和布局。
8年多时间,3000多个日夜,倒计时一刻不停。
2014年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6年时间”。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
从“决定性阶段”到“决胜期”,这个时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历程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冲刺的历史时刻。
“时间不等人!历史不等人!”“我们必须同时间赛跑、同历史并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是我们对人民立下的军令状,必须全力以赴去实现。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小康社会,如何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全面小康的实现标准上,总书记要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协调发展;
在全面小康的覆盖面上,总书记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覆盖的领域要全面”“覆盖的人口要全面”“覆盖的区域要全面”;
在全面小康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总书记指出“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不是新一轮大干快上”“不是一个‘数字游戏’或‘速度游戏’,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目标”“要考虑更长远时期的发展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根据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着眼补齐短板,作出系统部署――
“‘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
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作“十三五”规划建议说明时强调。
面对全面小康目标,既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这一突出短板,也有社会事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的一些明显短板。
“如果到2020年我们在总量和速度上完成了目标,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更加严重,短板更加突出,就算不上真正实现了目标,即使最后宣布实现了,也无法得到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认可。”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告诫。
“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导向,落实新发展理念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部署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从党的十九大提出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部署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针对补短板、强弱项,一系列重大部署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业不断前进。
强化党的领导,提供有力保障――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调研,提出“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一个月后,总书记来到江苏考察时,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全面从严治党”。
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引领地位,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证。
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
五级书记抓扶贫,向脱贫攻坚主战场选派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疫情,党中央统揽全局、果断决策,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在财经、网络和信息化、国家安全等事关全面小康的关键领域,建立党领导的协调机制……我们党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形成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
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
春华秋实,不负耕耘。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
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集中力量坚决打赢打好三大攻坚战,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惠及全体人民
河南南阳,丹江口水库。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专题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运行和库区移民安置等情况。
在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移民户邹新曾家。通过种田、务工和电商直播,这家的日子红红火火。
总书记接过土坯房老照片端详:“移民之后,乡亲们10年收入提高了3.6倍,这是我们欣慰的地方。”
听了总书记的话,邹新曾有些激动:“共产党好,都是为着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我们党的一百年多不容易、多么艰难,但有一条,这个党建起来就是为了老百姓。人民就是江山。共产党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什么?就是守人民的心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人民幸福。
“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看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
以革命老区阜平为起点,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7次主持召开中央扶贫工作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