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新原料1年备案69起 完美备案1起
发布时间:2024-01-15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近两年,国内外美妆企业在原料上开启了新一轮的竞争,譬如今年以来,贝泰妮、珀莱雅、丸美生物等均备案了首款新原料。
据聚美丽统计,2023年共有69起原料备案,去年则为42起。其中,今年5月、10月、11月、12月的备案数量较多,分别为9起、8起、13起、13起,由季度统计结果上来看,Q4的原料备案有明显的提速。
除此外,今年的化妆品原料备案还有什么趋势?各家品牌备案化妆品原料的情况如何?谁在新原料备案潮中更具热度?基于这些问题,聚美丽对2023年化妆品新原料备案进行了梳理。
原料备案大“爆发”?1年备案69起
聚美丽发现今年化妆品原料备案有以下3个特点:
1.国货品牌纷纷入局,珀莱雅、贝泰妮等首款新原料备案获批
随着科研、技术等在品牌竞争中的重要性凸显,今年以来,包括贝泰妮、珀莱雅、华熙生物、丸美股份、水羊生物、环亚集团等多个美妆企业入局或加码了原料赛道。其中不乏备案了首款新原料的国货美妆企业。
另外,从聚美丽统计结果来看,除了株式会社资生堂、株式会社爱茉莉太平洋是国外企业,其余均是国内化妆品品牌相关企业。由此可见,品牌方也正加紧原料竞争的步伐。
其中,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于今年备案了两款原料,分别为驴油、阿胶粉,均为动物原料;水羊生物、贝泰妮则备案了三款。
而去年就已入局原料市场的华熙生物在今年也备案了新原料,11月7日其完成了氨基乙酰丙酸 HCl备案。
△图源:国家药监局
与去年仅6家美妆品牌相关企业进行原料备案这一数据相比,今年数量是去年的2倍有余,显而易见,原料备案的这股风已然吹向了品牌相关企业。
2.化学原料备案数量仍居首位,占比45%
从原料分类来看,在今年备案的化妆品原料中,化学原料备案31款,占比约45%,仍呈最高状态;植物原料备案10款,占比15%;生物技术原料备案12款,占比17%;动物原料为2款,占比3%,水解原料仅1款,占比1%,没有显示技术要求的原料有13款,占比19%。
而2022年植物原料仅备案3款,生物技术原料备案数量为9款。对比来看,今年植物原料、生物技术原料备案数量较去年均有所增长。
其中,植物原料备案企业大多为本土美妆企业。随着植物原料市场规模逐步扩张,企业也在加快布局。
据Markets and Markets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植物提取物市场规模预计在2025年约为58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185亿元)。在此境况下,不少业内人士告诉聚美丽,中国特色植物资源会是未来本土化妆品发展的重要支柱,也是国货品牌弯道超车的关键因素。
另外,生物技术原料备案数量也有所增长。生物技术原料通常从天然来源提取,进而合成化学物质,利用生物技术原料也有助于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推进可持续发展,更符合消费者对天然健康的需求。
此外,生物技术企业也在被资本“看好”,譬如近两年来的合成生物学“热”,这也在一定程度推动原料的开发与研究。
3.国产原料备案比重较去年提升1成
结合去年的原料备案情况来看,2022年国产原料备案25个,占总数近6成,进口原料备案17款。而今年备案50款国产原料,占总数7成多,进口原料数量则为19个。
某种程度而言,国产原料的占比提升,表明本土品牌正努力突破原料“卡脖子”局面。
投资“风”吹往上游,助推中国化妆品原料“突围”
在原料端,除了原料“上新”不断之外,今年在投资市场上,“原料”也算是热门投资领域。据聚美丽不完全统计,今年在原料技术相关的融资至少20起。
另外,国际美妆巨头的投资目光也不再只是停留在品牌端,转向了技术、原料等上游领域。9月16日,LVMH集团投资中国重组胶原蛋白企业创健医疗;9月22日,欧莱雅集团宣布了对中国创新型生物科技公司杉海创新进行少数股权投资。
此外,法规政策也在一定程度推动原料行业正向化发展。仅在今年,国家药监局就出台了多项与原料相关的“新规”。
其中,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化妆品新原料鼓励创新和规范管理有关事宜的公告(2023年第143号)》显示,鼓励结合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化妆品新原料,支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化妆品原料研究创新。
此份公告出台恰好与上文提及的植物原料备案趋势相呼应,通过法规政策,企业和市场或能窥见“风口”,同时,法规政策出台在一定程度推动技术和原料的创新发展。
今年6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湖州市加快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显示,对取得化妆品新原料注册证的,每个品种奖补100万元;取得化妆品新原料备案的,每个品种奖补50万元。单个企业每年奖补总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同年9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将对化妆品及化妆品新原料等注册项目给予现金资助。
整体来看,政府支持,市场利好下,原料备案正在加速加量,不少国货头部企业备案了今年的首款化妆品原料,并在原料、技术端不断加码,这也使得中国化妆品原料被“卡脖子”的问题有望解决。
但国内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原料赛道分一杯“羹”,首要条件就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还要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提高成分、品牌知名度,增强竞争力,才能既自身获利又推动国产原料“突围”。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
转载请标注:我爱技术网——化妆品新原料1年备案69起 完美备案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