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试点这一账户体系 首批落地广深杭榕四城 再也不用来回跑了
发布时间:2021-09-23 | 发布者: 东东工作室 | 浏览次数: 次(原标题:银行试点这一账户体系 首批落地广深杭榕四城 再也不用来回跑了)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7月26日起,深圳、广州、福州、杭州四地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
其中,工行深圳市分行、中行深圳市分行和招行深圳分行的共计57个网点参加深圳辖区试点;广州地区的工行广东省分行、农行广东省分行、中行广东省分行合计87个网点参加试点;工行福建省分行、建行福建省分行、招行福州分行等3家银行福州辖区的40个网点参加试点;工、农、中、建四大行在杭州开展试点,覆盖当地51个银行网点。
随着此次试点的启动,单位和个人开立、使用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将更为便利,银行对本外币结算账户的管理也将全面加强。
此外,此番试点不影响单位和个人资金存取、汇兑结算等业务办理。试点启动后,单位和个人办理人民币和外币的存取、兑换、结算等仍按人民银行、外管局有关规定执行。
四地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
据了解,早在2019年初,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就在答记者问时透露,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本外币合一的银行账户体系,对现行银行账户管理制度进行修订。
此后,央行相关负责人又在陆家嘴论坛和自贸区建设中提及这一概念。到2020年8月,“稳步审慎推进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试点”首次出现在央行工作会上,被列入下半年的五大重点工作之一。
此番四地启动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试点,也意味着本外币银行账户双头管理的局面被改变。在这之前,境内账户中的本币和外币银行账户分别由人民银行、外管局管理,账户分类、结售汇、资金划转、数据统计报送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双头管理的背景下,外贸企业、结算银行的开户、结算流程非常麻烦,双方运营成本都很高。同时,在资本账户开放提速的大背景下,双头管理容易放大风险,拖累开放进程。”一位华南地区城商行高管表示。
而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的主要内容,即为“构建合一体系,统一业务规则”。
具体来说,是以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为基础整合外币账户,构建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统一本外币账户开立、变更、年检、撤销等业务规则,加强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账户监管和监测,提升本外币银行结算账户业务便利性。
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试点将带来什么变化?简单地说,以往企业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分别开立,涉及币种越多,需要开立的外汇结算账户越多,要跑多次银行、准备多套资料,在不同柜台排多次队,办多遍手续;现在只要满足相关条件,即可开立资金性质相同、币种不同的本外币合一账户,同时开通多币种结算服务,实现使用一个账户展示本外币资金。此外,个人也可以通过一个本外币合一的Ⅰ类银行结算账户,使用管理多币种资金。
对客户而言,本次试点减少了客户往返银行的次数,从管理不同币种的多个账户到现在仅需管理本外币合一账户,解决了客户开户准备工作繁琐及后期账户管理不便的问题,也降低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成本;对银行而言,其审核及处理效率大幅提升,整体流程耗时缩短。
银行账户管理改革持续推进
在本次试点前,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是唯一已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体系。FT账户自2014年在上海自贸区创新推出以来,已陆续复制到海南、广东、天津、深圳等地区。
那么,为何不直接复制推广FT账户,作为全国范围内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的基础?多位受访银行人士认为,主要在于FT账户的两个局限性:
一是,FT账户是一个特定群体的账户体系,可以开通FT账户的企业、个人相对有限,不具备普适性。也就是说,很多普通的外贸企业都不具备开立FT账户的资质;
二是,FT账户理论上与境外完全打通,但与普通境内账户只能实现部分业务的有限渗透,其他业务仍被视为跨境业务。
“从我们行内来说,FT账户是完全独立的一套账户体系和系统。现在试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则需要重新再开发一套系统,改造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有银行人士称。
据了解,新客户在试点银行网点可以申请开立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原有客户满足条件的也可以方便地通过换签协议的方式整合之前开立的各币种账户。有需要的企业和个人也可以在试点网点咨询具体操作程序。
招行深圳分行相关负责人透露,客户对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体系的接受程度较高,试点启动当日,已经有部分客户到网点开户。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试点前,今年3月,人民银行、外管局还在深圳、北京开展跨国公司本外币一体化资金池业务首批试点,便利跨国公司企业集团跨境资金统筹使用。这也是本外币一体化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实上,近年来,央行在银行账户管理改革方面动作频频。除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开展本外币合一跨境资金池试点、开展本外币合一银行结算账户试点外,去年10月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莫万贵还表示,人民银行将“稳步推动远程开立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试点”。